搜索到1183篇“ 前部缺血性“的相关文章
- 综合护理应用于复方樟柳碱辅助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复方樟柳碱辅助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接诊的86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复方樟柳碱辅助治疗,同时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情评估、基础护理、技能管理、专科知识、健康宣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复方樟柳碱辅助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 沈婷婷
- 关键词: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复方樟柳碱不良情绪满意度
- PDE5抑制剂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本发明涉及6‑(硝基氧基)己酸[(2S)‑1‑(4‑{[(3‑氯‑4‑甲氧基苯基)甲基]氨基}‑5‑{[(嘧啶‑2‑基)甲基]氨基甲酰基}嘧啶‑2‑基)吡咯烷‑2‑基]甲酯用于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用途。上述化合物改...
- F·因派纳提洛 E·巴斯蒂亚 G·罗森
- 残余胆固醇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RC)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01/2023-12于临沂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AION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临沂市人民医院完成健康体检者(未发生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其他眼底血管病变)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评价RC与AION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ION患者残余胆固醇(RC)、空腹血糖(FBG)、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RC与TG、TC、LDL-C呈正相关(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RC、FBG是AION发病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与FBG相比,RC水平对于AION的发生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结论:RC与AION的发生相关,是AION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对于RC水平高的人群进行规范化管理,可降低AION的发病风险,这对预防AION的发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范清琳伦英俊邰仁清葛瑶高宏程陈晨
- 关键词: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血脂
-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药品综合评价
- 2024年
- 目的:对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进行药品综合评价,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等中英文数据库及药品生产企业和市场情况等,获取相关数据。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6个维度对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检索到915篇文献,最终共纳入14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有效性方面,与对照药物相比,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与对照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性方面,与对照药物相比,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日治疗费用为17.97元,费用较低。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为眼科国家三类新药,使用操作无特殊要求,患者可负担性较高。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日治疗费用有一定优势。医护人员操作方便,覆盖地域范围广,可获得性良好。
- 冯英楠邢晓璇李晓曦庄伟王之舟王可张兰董宪喆
- 关键词: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长期血压控制水平与视力预后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患者长期血压控制水平与视力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省眼科医院自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03例AIO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将患者分入正常血压组(n=59)和高血压组(n=44);再根据确诊至降压治疗1年内的长期血压控制水平,将高血压组患者进行分级,分为正常血压者(收缩压<140 mmHg,n=5)、1级高血压者(收缩压140~159 mmHg,n=16)、2级高血压者(收缩压160~179 mmHg,n=12)、3级高血压者(收缩压≥180 mmHg,n=11)。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血压、血糖、血脂、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觉诱发电位(VEP)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等临床资料。比较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的BCVA、VEP、FFA情况;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ON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AION患者血压控制水平与BCVA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血压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水平及BCVA<0.3、VEP异常、FFA异常比例低于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级高血压者、3级高血压者的BCVA<0.3、VEP异常、FFA异常比例高于正常血压者、1级高血压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甘油三酯是AION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随访期间,AION患者收缩压变化值为(14.21±2.33)mmHg,BCVA变化值为(0.19±0.02),收缩压变化值与BCVA变化值呈负相关(r=-0.722,P<0.001)。结论AION患者长期血压控制水平与视力预后密切相关,积极控制血压有助于提高视力预后。
- 赵芳张芳石慧君冯娜许莹莹杨洁张心红刘瑞飞靳丽慧董洁英
- 关键词: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血压控制视力预后
- 亢泽峰辨治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思路被引量:2
- 2024年
-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危害中老年人视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疾病谱的年轻化,发病率不断升高。现代医学缺乏有效且公认的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措施多样,临床疗效显著。亢泽峰认为,本病急性发病期应行气利水以治其标,慢性进展期需知其形气顺逆,调其虚实,后期宜补益气血以固其本,全程祛瘀通络以消其因,针对本病伏邪内藏的特点,灵活使用凉血清络法、温阳通络法、搜剔通络法,以祛除深藏之伏邪。本文通过总结亢泽峰辨治NAION的思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护患者视功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目标。
- 孙宏睿亢泽峰曹珂儿
- 关键词: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伏邪理论辨治思路
- 基于“瞳神络病”理论辨治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2024年
-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常见的危害中老年人视功能的急性视神经疾病,目前缺乏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案。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亢泽峰教授在继承和发扬络病学说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创新性地提出了“瞳神络病”证治体系,在指导曈神疾病辨证治疗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疗效。文章主要探讨NAION在“瞳神络病”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辨证论治,提出络虚不荣、络阻失养为该病的核心病机,治疗总以“通、补”立法,重视分期论治。
- 王露露张明明李书娇邢凯亢泽峰侯昕玥
- 关键词: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络病学说
- 针灸联合腺苷钴胺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 2024年
- 评估针灸联合腺苷钴胺注射液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80位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人。对照组每日接受1.5mg的腺苷钴胺肌肉注射一次;观察组在采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额外实施针灸治疗,治疗针对的穴位包括双侧的上睛明、承泣和上明穴,频率同样为每日一次。在连续进行28天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同时评估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状态(包括平均光敏感度[MS]和平均缺损[MD]),以及视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并对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完成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平均光敏感度(MS)指标均出现显著上升,平均缺损(MD)指标则显著下降。观察组的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增加,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此外,就提升BCVA、MS指标及增加RNFL厚度方面,观察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整体有效性方面,对照组的效率为67.5%,而观察组达到了87.5%,组间差异也显示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灸与腺苷钴胺注射液的联合应用能显著提升NAION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有效改善视野条件,以及增强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这种治疗方案相比于单一使用腺苷钴胺注射液的方法展现出了更优越的疗效,操作也简易且安全,未观察到显著的不良反应。
- 曾文姣
- 关键词: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针灸
-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风险因素及预防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4年3月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收治的80例NAION患者作为病变组,另取同期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NAION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NAION患者临床表现[症状表现、眼底检查结果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变组研究对象年龄≥60岁、有家族史、有高血压、有糖尿病、有动脉硬化史占比均高于健康组,视杯面积、视盘面积均小于健康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家族史、有高血压、有糖尿病、有动脉硬化史、视杯面积小、视盘面积小均为影响NAION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80例NAION患者主要症状包括无痛性视物模糊或遮挡73例,占比91.25%;视乳头缺血水肿51例,占比63.75%;初诊检查最佳矫正视力0.1~1.0,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51±0.23)。眼底检查结果显示,上方视野缺损20例,占比25.00%;下方或鼻下方视野缺损50例,占比62.50%;管状视野4例,占比5.00%;不规则象限缺损6例,占比7.50%。OCT检查提示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较健侧眼增厚71例,占比88.75%;较健侧眼变薄9例,占比11.25%。结论年龄≥60岁、有家族史、有高血压、有糖尿病、有动脉硬化史、视杯面积小、视盘面积小均为影响NAION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上述因素的干预,有效降低NAION发生风险。
- 杨海燕武荣
- 关键词: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独立危险因素
- 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2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101例。常规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组采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视野平均缺损(MD)、最佳矫正视力(BCV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血管内皮素(ET-1)水平及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MD、BCVA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EGF、ET-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视力,改善视野缺损情况,有效降低血清ET-1、VEGF水平,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冯国丽王雪刘永华
-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糖皮质激素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相关作者
- 朱红

- 作品数:127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
- 研究主题:血流储备 经胸超声 心肌缺血 左前降支 侧支循环
- 陈兹满

- 作品数:51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干眼 眼科血证 临床疗效
- 李志英

- 作品数:129被引量:58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 眼科 中医治疗
- 徐国旭

- 作品数:115被引量:405H指数:10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多焦视网膜电图 彩色多普勒超声 氟西汀
- 唐杰

- 作品数:15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 彩色多普勒超声 GLUT-1 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