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64篇“ 化学发光法“的相关文章
化学发光检测稻谷新鲜度
2024年
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以作为判定稻谷新鲜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过氧化物酶可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这一化学发光体系,基于此,该文建立一种新的稻谷新鲜度检测方——化学发光。通过优化实验条件,选择过氧化氢浓度为5.0×10^(−3) mol/L、鲁米诺浓度为2.0×10^(−6) mol/L、pH 9.2、稻谷颗粒数10颗,作为检测稻谷新鲜度的最佳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使用化学发光测量稻谷的新鲜度,并与传统的检测稻谷新鲜度检测方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两者相关性良好。这也表明,化学发光检测稻谷新鲜度方可靠,可为稻谷新鲜度的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方
顾雨熹王平东刘金阳张学峰刘冬雨王锦单晓雪杨超兰雪萍陈晋莹
关键词:稻谷新鲜度化学发光鲁米诺过氧化氢
化学发光检测甲功五项的临床应用
化学发光是一种敏感、快速、高通量的检测技术。近年来,化学发光在临床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对于检测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的甲状腺功能检测方需要使用大量的放射性核素,对环境和人体都有一定的危害。而...
江炳林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甲状腺功能亢进
一种化学发光检测醛固酮的试剂盒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发光检测醛固酮的试剂盒,包括酶标工作液、抗体工作液、磁珠工作液;所述酶标工作液采用含有10‑100ng/mL ALD‑AP的酶标缓冲液,所述抗体工作液采用含有20‑200ng/mL ALD‑Ab‑Bi...
贾亮张娟林建浩廖智星黄雪仪何胜宽秦献辉冯品宁于波海尹力邱艳霞许文敏张亮亮李京红
一种超敏均相化学发光在检测上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敏均相化学发光在检测上的应用。本发明在配置完毕化学发光系统后,利用光学原理采用聚光设备对系统发散的光纤进行汇聚,将其向四周散播的光纤汇聚成束,然后使用仪器计算荧光剂强度,进而换算成物质浓度。本发明可以...
杜旭忠
化学发光和ELISA检测肝炎病毒指标结果的比较
2024年
比较化学发光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肝炎病毒指标结果。方 随机抽取2023年3月-2023年9月期间检验科收集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样本50份进行研究,每份样本分为2份,分别应用化学发光和ELISA进行乙肝病毒指标水平检验,并对比检验结果。结果 化学发光检验HBs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eAg(乙型肝炎E抗原)及HBeAb(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0.00%、36.00%、54.00%与ELISA检验结果16.00%、34.00%、5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与HBc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化学发光92.00%、92.00%高于ELISA76.00%、74.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学发光在检测乙肝病毒指标结果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特别是在检测HBsAb和HBeAg方面。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化学发光可以作为一种更可靠的检测方来评估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情和治疗效果。
刘向杰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ELISA法乙肝病毒指标阳性
化学发光和酶联免疫检测乙肝病毒血清的效果
2024年
确定研究对象为乙肝病毒血清,分析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效果。方 研究对象:患者(确诊乙肝,430例);收治时间:2022.01-2023.05。收集血液标本,共430份,平均分为2份。分别用2种方式检验,分别为化学发光(H组)、酶联免疫(M组)。结果 ①检出率,H组vsM组=45.81%>30.23%(=22.150,P<0.05)。②阳性检出率,HBsAb、HBcAb、HBeAb、HBsAg、HBeAg,H组>M组(=9.671/7.839/10.153/9.107/8.401,,P<0.05)。结论 HBV检测中,与酶联免疫相比,化学发光检验准确性更高,可行。
李晓格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法乙肝病毒血清
提高化学发光检测梅毒螺旋体准确性和效率的探索
2024年
目的探索提高化学发光检测梅毒螺旋体准确性和效率的方。方回顾性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3个院区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门诊和住院的496013例患者的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检测梅毒抗体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使用SPSS 23.0对不同年份TPPA阳性率差异和TPPA检测阳性样本的S/CO值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CMIA的最佳S/CO值。结果根据样本采集时间分组,TPPA的阳性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不同年份TPP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847、P=0.089)。496013例样本经CMIA筛查试验检测梅毒抗体阳性样本8696例。经TPPA确证阳性样本6875例,CMIA初筛试验假阳性率为0.37%,阳性预测值为79.06%,特异性为99.63%。根据S/CO值可将CMIA阳性样本分为1≤S/CO<2、2≤S/CO<3、3≤S/CO<4、4≤S/CO<18、S/CO≥18共5组,当S/CO≥18时,TPPA的阳性预测值为100%,当4≤S/CO<18时,TPPA的阳性预测值为95.81%。5组间的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5.005、P<0.05)。当S/CO=4.635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239,约登指数最大为0.7298,敏感度为80.12%,特异性为92.86%,阳性似然比为11.22,阳性预测值为97.69%。结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梅毒感染人数已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CMI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存在假阳性,对于1≤S/CO<4.635的样本应当用TPPA来确认,降低假阳性率;对于S/CO≥4.635的样本,可以选用胶体金等便捷、快速的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复核,复核结果不一致,再加做TPPA进行确证,可缩短报告周期,提高检测效率,但是否可应用于临床需要进一步的评估。
冯家立徐鲁
关键词:梅毒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河南地区电化学发光CEA、CYFRA21-1、NSE参考值的建立
2024年
目的 建立河南地区电化学发光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参考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 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检测并进行性能验证,按照WS/T 402-2012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要求筛选符合标准的参考个体组成参考人群。进行CEA检测男1 517例,女923例;进行CYFRA21-1检测男1 456例,女1 049例;进行NSE检测男1 494例,女1 295例。以40岁为界分别统计≤40岁和>40岁的参考值。性别间差异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时,合并统计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则分别统计参考值。以单侧95%百分位数确定参考值。结果 参考值如下。CEA:男(≤40岁)0.60~5.09μg/L,男(>40岁)0.60~7.86μg/L,女(≤40岁)0.60~2.95μg/L,女(>40岁)0.60~9.24μg/L。CYFRA21-1:(≤40岁)0.30~3.93μg/L,(>40岁)0.30~5.02μg/L。NSE:男(≤40岁)0.15~19.83μg/L,男(>40岁)0.15~23.06μg/L,女(≤40岁)0.15~19.73μg/L,女(>40岁)0.15~21.95μg/L。经小样本验证,全部通过。除≤40岁女性CEA低于罗氏说明书提供的参考值上限外,其他均高于罗氏说明书提供的参考值上限(P<0.001)。结论 国内使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CEA、CYFRA21-1、NSE的实验室不宜直接使用罗氏说明书提供的参考值,而应该先验证罗氏参考值是否适用于该实验室服务的人群,必要时建立自己实验室的参考值。
侯艳丽闫春宇陈秀付海雁齐振普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细胞角蛋白19片段参考值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ELISA检测及化学发光检测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 本研究探讨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吸附在(HBV)中的诊断价值。方 收集本院2020年6月—2023年4月收治的3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的血标本为观察组,另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300例非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的血标本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HBV的ELISA检测及化学发光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化学发光对HBV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8,平均批内变异系数2.98%,批间变异系数4.20%,优于ELISA检测的平均批内变异系数6.27%及平均批间变异系数7.74%;化学发光的最低检出浓度为2.5ng/mL,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最低检出浓度为25ng/mL,化学发光灵敏度优于ELISA检测。ELISA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化学发光检测结果,阴性率高于化学发光。结论 化学发光有利于早期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较ELISA检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黎群连
关键词:ELISA检测化学发光法
被动凝集化学发光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被动凝集化学发光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价值。方选取本院2021年4—12月收治的53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3mL,采用被动凝集化学发光进行检测,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动凝集化学发光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出率以及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以免疫荧光为金标准,检测5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结果显示MP感染43例,检出率为43/53(81.13%),非MP感染为10例,检出率为10/53(18.87%);其中化学发光与病原学判断标准一致性好(Kappa=0.870),被动凝集与病原学判断标准一致性尚可(Kappa=-0.537);化学发光检测肺炎MP感染的特异度(40.00%)、敏感度(69.77%)、阳性预测值(83.33%)、阴性预测值(23.53%)及诊断准确率(64.15%)均高于被动凝集检测,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动凝集化学发光均可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检查,化学发光检测可提高对儿童MP感染早期的检测诊断率。
容冰苏春燕
关键词:被动凝集法化学发光法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

相关作者

章竹君
作品数:391被引量:1,636H指数:21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鲁米诺 化学发光法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石文兵
作品数:100被引量:138H指数:6
供职机构:长江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法 流动注射分析 流动注射 逆胶束
吕小虎
作品数:51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反应 鲁米诺 过氧化氢
陆明刚
作品数:50被引量:12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系
研究主题: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反应 鲁米诺 过氧化氢
刘二保
作品数:93被引量:427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法 流动注射 毛细管电泳 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