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篇“ 北麂列岛“的相关文章
- 北麂列岛附近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被引量:2
- 2014年
- 2013年11月对北麂列岛附近进行水质、沉积物和海域生态环境现状(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按照一类海洋功能标准,水质中无机氮和磷酸盐严重超标,锌部分站位超标。浮游植物45种,以硅藻类为主,占88.4%。大型浮游动物26种,以桡足类为主,占34.6%。大型底栖生物11种,以软体动物和多毛类为主,各占45.5%。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偏低。
- 张玉荣郭远明李子孟李铁军薛彬朱剑丁跃平
- 关键词:沉积物质量生态环境现状北麂列岛
- 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贻贝类的群落结构
- 2005年
- 报导了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贻贝类的群落结构。用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H (S) )、Pielous种类均匀度(J)、Margalef种类丰度(d)、McNunghton优势度(D) 4个测定群落种类多样性指标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贻贝类群落结构简单。
- 周化斌张永普高素阳姚智勇
- 关键词:群落结构北麂列岛
- 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被引量:14
- 2001年
- 利用 1 997年 7月~ 1 998年 4月在北麂列岛壳菜岙北侧岩礁、海利南岙岙口岩礁、关帝山岩礁及大筲箕屿岩礁 4个断面所采集的样品 ,对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类型及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 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 (H′)、Pielous均匀度 (J)、Margalef丰度 (d)、 Mc Naunghton优势度 (D) 4个测定群落种类多样性的指标及 Whittaker群落相似性指数公式进行数值分析 ,结果表明 :该群落属于典型的外海高盐性生物群落。水平变化 ,H′、J及 d值以大筲箕屿岩礁处为最大 ,D值以关帝山岩礁处为最大 ;垂直变化 ,H′、J及 d值为低潮区 >中潮区 >高潮区 ,D值为高潮区 >中潮区 >低潮区 ;季节变化 ,H′和 J值以春季最高、秋季最低 ,d值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 ,D值以秋季最高、春季最低。 4个断面群落种类的相似程度较为接近 ,根据相似性指数 I的值 ,可将其划分为开敞性群落组和极开敞性群落组 ,其中壳菜岙北侧岩礁、海利南岙岙口岩礁和大筲箕屿岩礁为开敞性群落组 。
- 张永普应雪萍高素阳王一农
- 关键词: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群落结构无脊椎动物
- 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动物的种类分布被引量:2
- 2001年
- 对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动物的种类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 :种类的水平分布主要受海岸开敞度的影响 ;垂直分布主要受潮汐和浪击度的影响 ,不同潮区的种类数为低潮区 >中潮区 >高潮区 ;
- 张永普潘太仲卓成周戴本鑫
- 关键词:岩相潮间带北麂列岛底栖动物潮汐
- 北麂列岛潮间带蔓足类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对北麂列岛潮间带蔓足类群落结构的研究表明 ,该列岛蔓足类群落属外海高盐类型 ,群落结构简单 .用 Shannon- Wiever多样性指数 H′( s)、Pielou均匀度 J、Margalef种类丰度 d及 Mc Naughton优势度 D 4 个测定群落种类多样性指标进行数值分析 ,结果表明 ,从北到南 ,H′( s)、J、d值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而 D值则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各断面的多样性指数 H′( s)及种类均匀度 J值以春、夏季较高 ,d值夏、秋季较高 。
- 应雪萍张永普杨万喜
- 关键词:北麂列岛潮间带蔓足类群落结构
- 北麂列岛的植被类型和植物区系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北麂列岛共有种子植物 177种 (包括种及种下等级 ) ,隶属于 69科 154属 .植物区系组成复杂 ,地理 成分多样 ,热带成分占较大比重 ;其次是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 ,并且滨海成分多 ,单属种多等特点 .植被类型在 本岛以黑松林为主 。
- 胡仁勇陈贤兴叶升儒
- 关键词: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北麂列岛
- 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蔓足类的种类及数量分布被引量:7
- 2000年
- 根据 1 997年 7月至 1 998年 4月在浙江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采集的样品 ,共鉴定出蔓足类 9种 ,隶属于 5科 7属 ,以东、南海及日本海南部的暖水性种占优势。描述了蔓足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 ,讨论了盐度、潮区和浪击作用对岩相潮间带蔓足类分布的影响。
- 应雪萍张永普戴本鑫
- 关键词:蔓足类海洋污染
- 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动物资源现状及持续发展对策
- 2000年
- 本文报导了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动物的资源现状 。
- 郑祥信应雪萍姚志勇
- 关键词:北麂列岛
- 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被引量:24
- 2000年
- 本文报导了1997.7-1998.4期间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总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5091.809·m-2和4269个·m-2;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水平分布为关帝山>大筲箕屿>海利>壳菜岙,垂直分布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季节变化分别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和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数量的水平分布主要受海岸开敞度及浪击度的影响、垂直分布主要受潮区及浪击度的影响、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和动植物繁殖的影响。
- 张永普应雪萍吴海龙王一农
- 关键词:潮间带栖息密度底栖生物群落生物量
- 浙江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区系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作者于1997年4月至1998年4月,对浙江北虎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经初步整理、鉴定,共计无脊椎动物153种,隶属于68科116属,并对其种类组成。
- 张永普应雪萍郑祥信叶文俊王一农
- 关键词:无脊椎动物潮间带区系底栖动物
相关作者
- 张永普

- 作品数:159被引量:774H指数:15
-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泥蚶 橄榄蚶 岩相潮间带 潮间带 小荚蛏
- 应雪萍

- 作品数:79被引量:505H指数:14
-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文蛤 中华绒螯蟹 超微结构 镉 肥满度
- 王一农

- 作品数:147被引量:49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 研究主题:泥螺 潮间带 贝类 群落结构 软体动物
- 郭远明

- 作品数:211被引量:1,030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水产品 水质 附近海域 沉积物 海洋环境
- 丁跃平

- 作品数:51被引量:266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附近海域 海洋环境 海域 沉积物质量 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