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37篇“ 区系地理学“的相关文章
广西喀斯特林大型真菌地理学与资源学研究
牟光福
植物统发育地理学研究:以云南植物为例被引量:17
2017年
传统植物地理学研究主要以植物的分类群组成及其分布类型的分析为主,忽视了进化历史的分析。本文根据前期云南植物的分研究,基于云南种子植物1,983个属的统发育关,结合其地理分布,从进化历史的角度分析不同地理单元的分类群组成、统发育组成及其相似性,探讨各个地理单元的统发育结构及地理单元间的统发育相似性。结果表明:云南植物不同地理单元的统发育多样性与科或属的丰富度显著相关,其统发育结构为非随机型;不同地理单元间的统发育组成相似性与分类群组成相似性显著相关,二者的聚类分析均表明具有热带植物性质的地理单元与具有温带植物性质的地理单元各自聚为一类。由此可见,融合进化历史信息的植物分析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植物的性质和来源。
李嵘孙航
关键词:系统发育多样性生物地理学
中国蹄盖蕨属植物的地理学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对中国产蹄盖蕨属(AthyriumRoth)进行较为统的地理学分析。结果表明,国产蹄盖蕨属所包含的130种(含变种)可划分为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3大类型。其中,中国特有比例最高,其次是东亚分布,只有个别种为热带亚洲分布。特有种分布最多的地是横断山脉地。因此,国产蹄盖蕨属全部分布在亚洲,而横断山脉地是其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但起源地可能在北方,属温带起源。进行蹄盖蕨属的地理学分析,对研究该属的统分类、起源演化有重要意义。
王金虎郝日明汤庚国
关键词:蹄盖蕨属地理分布区系地理学
鸟类宏观分类和地理学研究概述被引量:6
2009年
依据Dickinson,E.C.,主编,2003年出版的"The Howard and Moore Complete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一书和2000~2008年的有关文献的记载,在1958~2008年的50年期间,全世界所描述发表鸟类的新种,计有171种。以每10年中所发表的新种数进行统计比较,以1997~2007年期间所发表的新种为最多;按发现新种所属目级分类阶元的统计比较,以雀形目发现的新种为最多;按地进行统计比较,以南美洲发现的新种数为最多,非洲中南部地和太平洋诸岛为次;在中国境内描记的新种有台湾短翅莺Bradypterus alishannensis、峨嵋柳莺Phylloscopus emeiensis、海南柳莺Phylloscopus hainanus、峨嵋鹟莺Seicercus omeiensis、淡尾鹟莺Seicercus soror、弄岗穗鹛Stachyris nonggangensis、四川旋木雀Certhia tianquanensis等7种,其中由中国鸟类学者描记的有四川旋木雀和弄岗穗鹛两种。这说明鸟类的宏观分类研究,时至今日仍有研究的必要和发展空间。种下分类,是探讨同一个物种,随着分布域的扩大,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地性分布种群的变异,以致新物种形成的途径,是宏观分类学研究一个物种的演化发展。所以是当今鸟类分类研究的热点之一。据统计,1958~2008年的50年间,新描述发表的亚种数,约为1129亚种。繁殖域分布较为广泛的种类,所描记的亚种较多。如岛鸫Turdus poliocephalus分化有51亚种之多。中国鸟类的分类与地理学研究,大致可分为起步时期(1949年以前)、新中国建立之后的考察及宏观分类研究的总结整理时期(1950~2005)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发展研究时期(1999年以后)等3个时期。郑作新所出版的《中国鸟类分布名录》和《中国鸟类纲要》等专著,是中国鸟类宏观分类和地理学研究较为翔实的阶段性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岚雷富民
关键词:鸟类区系地理
中国三清山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属的地理学研究
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是最为著名的洲际间断分布类型之一。资料分析表明,华东、华中地是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属的两大集中分布中心。位于华东中部的三清山,有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属62属,占三清山种子植物总属的9.0%,占华东地该类...
廖文波沈如江李建华李庆艳凡强
文献传递
凤阳山自然保护植物分布新记录及其地理学意义被引量:4
2004年
报道了广西越桔、疏花无叶莲两种浙江龙泉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植物分布新记录,其中广西越桔还是浙江省的分布新记录。并调查了这两种植物的栖息地。通过对其的分析,表明了华东、华南植物的紧密联
叶立新徐双喜梅盛龙金孝锋
关键词:凤阳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分布植物区系种子植物栖息地
国产石斑木属的地理学初析
2000年
对我国石斑木属的地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石斑木属共有15种,中国产7个种、3个变种,国产种占该属全部种数的46.7%,主要分布于华南、西南及华中、华东地。从该属在我国的分布现状来看,我国的华南地不仅含有较多的种类,而且其特有现象亦十分明显,是我国该属的现代分布中心。
高健张晓兰
关键词:区系地理学
苹果优良种质——花叶海棠地理学研究被引量:18
2000年
花叶海棠地理分布较广泛 ,分布海拔高度 1 2 90~ 40 0 0m之间。分布以兰州为中心 ,域分异为 4个植物亚 :(1 )亚洲荒漠植物亚的中亚东部地—阿拉善亚地。 (2 )青藏高原植物亚的唐古特地。 (3)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的横断山脉地。 (4)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的华北地—黄土高原亚地。分布的自然环境极其复杂多样 ,因此在苹果属植物中 ,花叶海棠耐瘠薄土壤 ,具有最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花叶海棠具有极强的抗旱、耐热、耐盐、耐寒等多种抗逆性 ;作苹果砧木嫁接亲和性好 ,嫁接树具有矮化、提早结果、产量高、果实品质好等优良性状 。
成明昊李晓林张云贵
关键词:苹果属种质区系地理学
变叶海棠多样性的地理学研究被引量:20
1999年
在苹果属植物中,变叶海棠(Malustoringoides(Redh.)Hughes)不同形态类型间,其耐盐、耐旱、耐热、耐涝,抗腐烂病和根腐病等都呈明显的多样性差异。在其主要分布内,有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或其中之一)零星分布。它们在四川西部和甘肃东南部汇集,表现为地理亲缘,其分布的分异,表现为地理替代(含垂直替代)。变叶海棠以兼性无融合生殖方式与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产生渗入杂交变异,又以无融合生殖方式保持新产生变异的遗传,经数千万年的世代繁衍,不断增加种群的多样性,促进物种的分化与进化。
成明昊张云贵李晓林金强谢晓黎
关键词:苹果属变叶海棠无融合生殖区系地理学多样性
广东亚热带植物表征科的地理学分析被引量:24
1994年
山茶科、金缕梅科、安息香科、木兰科、清风藤科、壳斗科、山矾科、樟科、竹亚科等都是广东亚热带植物的表征科,它们在组成和植被组成中皆占有重要地位,分别占世界同类的比例为:22.6%,21.4%,16.0%,13.5%,13.3%,12.2%,8.2%,6.3%,6.1%等。本文对这些特征科的统地位、特点、植被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科同时也是中国亚热带植物或华夏植物的表征科,而且广东及邻近地很可能是这些科属或起源的核心地之一。
廖文波张宏达仲铭锦
关键词:植物区系热带植物地理学分析

相关作者

李晓林
作品数:468被引量:5,577H指数:4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研究主题:丛枝菌根真菌 枇杷 丛枝菌根 玉米 苹果属
成明昊
作品数:55被引量:330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研究主题:苹果属 变叶海棠 苹果属植物 苹果 砧木
张云贵
作品数:64被引量:283H指数:12
供职机构:重庆市果树研究所
研究主题:龙眼 柑桔 苹果属 大乌圆龙眼 幼树
杨岚
作品数:67被引量:42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鸟类 鸟纲 笼养 绿孔雀 物种多样性
凡强
作品数:67被引量:22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新资料 种子植物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