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69篇“ 十二指肠穿孔“的相关文章
- 关于胃十二指肠穿孔, 你了解多少
- 2024年
- 胃十二指肠穿孔是一种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尽管日常生活中相对少见,但其后果却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了解胃十二指肠穿孔的定义、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信息,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以便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减少并发症发生,确保身体健康。
- 许广练
-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穿孔胃肠道疾病减少并发症身体健康
- 中国ERCP致十二指肠穿孔并发症管理指南(2023版)被引量:1
- 2024年
- ERCP目前已成为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十二指肠穿孔是ERCP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处理棘手,病死率高。为规范ERCP临床管理,改善患者结局,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内镜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内镜外科专家工作组、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ERCP领域专家,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中国ERCP致十二指肠穿孔并发症管理指南(2023版)》,就临床医师最关注的ERCP致十二指肠穿孔并发症管理的6个方面给出16条推荐意见,以期进一步规范我国ERCP致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流程,促进ERCP技术的安全推广。
-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内镜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内镜外科专家工作组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李汛
-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镜外科十二指肠穿孔并发症
- 针刺治疗在腹腔镜修补胃十二指肠穿孔中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究针刺辅助治疗在腹腔镜修补胃十二指肠穿孔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双侧曲池、合谷、内关、阴陵泉、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1次/d,30 min/次,持续4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首次通气时间、通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炎症指标恢复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通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修补联合针刺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临床疗效确切,可减少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 汪晋郑磊罗瑞琳丰茂坤江雯葛宇徐茂奇芮景
-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穿孔腹腔镜针刺疗效
- 探析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时应用腹腔镜术式的疗效
- 2024年
- 根据现状讨论腹腔镜术式的实际优势,通过分组数据分析方式调查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应用该方案的有效价值。方法 外科确定研究时间跨度为2年,2022年1月起对现有病例资料予以分析和调查,同期内有80例患者通过核查后在双盲法的帮助下完成小组匹配,指明有两项治疗方案参与研究:常规治疗、腹腔镜术式,数据支持均由生活质量、恢复情况、不良症状、治疗结果提供,且2023年8月结束并上报结果。结果 术式组按照手术要求依次观察了患者生活指标,且根据指标变化得出在该方案治疗下患者能够在预期内完全恢复基础状态,生活指标监测中评分均值已超过基础标准,结论得出统计价值高(P<0.05);术式组统计了患者的各项恢复指标,根据恢复速度、恢复程度和患者实际表现来看,治疗方案的疗效得到有效体现,结论得出统计价值高(P<0.05);术式组调查了各类常见并发症,筛选出临床发生风险最高的三种,并在跟进式统计中得出,术后患者并未受并发症等因素影响,恢复时间及恢复程度均达到预期,结论得出统计价值高(P<0.05);术式组以患者临床表现为观察依据,对研究期限内的疗效予以评估,经调查量表可知,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且并未出现不良情况,结论得出统计价值高(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缩短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手术及康复时间,避免出现常见并发症,同时患者预后普遍良好。
- 靳巍孙大鹏
-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穿孔腹腔镜术式疗效研究
- ERCP术后十二指肠穿孔及其相关腹膜后感染诊治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十二指肠穿孔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偶发但严重的并发症。早期临床症状常难以与术后胰腺炎和胆管炎鉴别,诊断延迟可导致腹膜后感染;而腹膜后间隙组织疏松,感染容易沿腹膜后间隙扩散,血运较差且易形成脓肿,引起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伴随着住院时间长和较高的病死率;有效地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病人的预后可得到极大的改善。此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ERCP术后十二指肠穿孔和相关的腹膜后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 孟稼祥李幼生
- 关键词:腹膜后感染十二指肠穿孔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括约肌切开术
- 腹腔镜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通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的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分为紊乱组(35例)和非紊乱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腹腔镜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发病时间、合并高血压、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术后感染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紊乱组患者年龄>50岁、穿孔直径>8 mm、合并糖尿病、术后肠梗阻、术后幽门梗阻、血清白蛋白≤30 g/L占比均高于非紊乱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穿孔直径>8 mm、术后肠梗阻、术后幽门梗阻、血清白蛋白≤30 g/L均是影响腹腔镜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穿孔直径>8 mm、术后肠梗阻、术后幽门梗阻、血清白蛋白≤30 g/L均是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消化功能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
- 吴旭初王昕朱雄兵
- 关键词:十二指肠穿孔
- 大承气汤联合皮内针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肠麻痹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灌肠联合皮内针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肠麻痹(POI)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PO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联合皮内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疗程3 d。记录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正常进食时间,治疗前后进行湿热壅滞证评分和术后胃肠动力评分;记录腹胀、腹痛和恶心、呕吐消失时间。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IL-6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及腹胀、腹痛和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湿热壅滞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胃肠动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CRP、IL-1、IL-6、VI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MTL、GA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结论大承气汤灌肠联合皮内针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POI,能调节胃肠激素,抑制过度的肠道炎症反应,促进胃肠动力恢复,加速症状、体征的消失,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 梁立雪霍景山杨志林梁梓宁陈文丽黄少娟
-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术后肠麻痹大承气汤皮内针胃肠激素
- 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病人术后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 2024年
- 分析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病人术后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院内胃十二指肠穿孔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观察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首次排气与排便及下床活动时间以观察组较短(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13.33%(P<0.05)。干预前,组间焦虑、抑郁评分未见差异性,干预后,以观察组评分较低(P<0.05)。护理总满意度以观察组的97.78%,高于对照组82.22%(P<0.05)。结论 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治疗期间,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及预防并发症,对减轻不良情绪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
- 韦小燕莫兰凤丘雪霖
-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穿孔责任制整体护理焦虑护理满意度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两种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对其术后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的影响
- 2024年
- 探讨基于临床罹患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即: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分析其对患者术后排气、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遴选时间范围显示在2020年3月-2024年3月区域,设本医院为研究地址,选取共计50例临床罹患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作为手术对象,在专业统计软件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处理,分为:对照组(落实开腹手术疗法)、观察组(落实腹腔镜手术疗法),各25例。结果 分组之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进行比对,呈现观察组居低水平(P<0.05)。比较分组之间的炎性水平,在手术前组间比对数据均衡(P>0.05),手术方案执行之后,显示观察组的降钙素原检验值、白细胞介素-6化验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落实比较组间的手术指标,统计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23.56±3.12)h、下床活动时间(14.17±2.86)h、手术时间(66.76±5.98)min、切口长度(2.34±0.45)cm、住院时间(6.63±1.54)d、术中出血量(26.87±4.28)mL、疼痛评分(2.03±0.76)分,对照组分别对应为(51.45±6.28)h、(45.65±5.21)h、(66.39±6.12)min、(9.54±1.97)cm、(10.56±2.78)d、(48.38±7.32)mL、(4.12±1.32)分,比较显示除开手术时间之外,观察组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临床罹患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段相较开腹手术更具手术治疗价值,并发症发生数据更少,炎性反应更低,且术后恢复更快,减少术中出血,缩短切口长度,缓解术后疼痛,作用价值突出性强。
- 李畅
-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穿孔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 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的6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按照双盲法分组为对照组(31例)行开腹修补手术,观察组(31例)行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放置引流管时间、恢复消化道功能时间(39.26±18.27)min、(82.43±6.56)mL、(16.23±4.86)h、(6.13±1.85)d、(58.92±6.37)h、(1.57±0.75)d、(1.94±0.43)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0、10.173、11.256、6.596、11.626、8.326、8.881,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微创手术效果显著,和生活质量效果佳。
- 项田岗刘金凤
-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穿孔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
相关作者
- 张筱凤

- 作品数:320被引量:1,039H指数:14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胆总管结石 ERCP 内镜治疗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 张啸

- 作品数:223被引量:922H指数:14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ERCP 内镜治疗 内镜 胆总管结石 胆胰疾病
- 李汛

- 作品数:373被引量:1,03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ERCP 肝癌 胃癌 壶腹周围憩室
- 梁忠炎

- 作品数:37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急腹症 结肠癌 诊疗分析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 梗阻性无精子症
- 许怀瑾

- 作品数:98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诊治 急性腹痛 体表肿物 外科手术 乳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