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4篇“ 半湿润“的相关文章
宁夏六盘山半湿润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蒸腾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2025年
林分蒸腾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占森林总蒸散量的40%~70%,直接影响着区域小气候及下游用水安全。预测变化环境下的林分蒸腾量(T),分析林分蒸腾的影响因子及其对这些因子的响应,对于森林水分调控和林水综合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于2019年生长季(5-10月),在宁夏六盘山半湿润区香水河流域,选取1块林龄38 a、林分密度为746株/hm^(2)、平均胸径19.94 cm、平均树高17.54 m的华北落叶松纯林,通过观测其树干液流,经尺度上推得到林分蒸腾量,并对生长季内的潜在蒸散量(ET_(o))、土壤水分相对可利用度(RSWC)以及冠层叶面积指数(LAI)进行监测。研究表明,生长季内林分蒸腾变化范围为0.031~1.191 mm/d,呈现出先增后减的波动趋势,平均值为0.572 mm/d。利用外包线法确定的林分蒸腾单因素响应规律表明,T与ET_(o)之间为二次函数关系,阈值为1.191;T与RSWC之间为饱和指数函数关系,阈值为1.094;T与LAI之间为线性增长关系。基于单因素响应函数研究,进一步构建了T的多因素耦合模型,且得到了良好的拟合效果(R^(2)=0.85,NSE=0.83,P<0.01)。通过T模型计算各主要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发现,无雨日ET_(o)是T变化的主要贡献因素(13.35%),LAI次之(-4.63%),RSWC最小(-0.03%);有雨日LAI是T变化的主要贡献因素(6.95%),RSWC次之(0.05%),ET_(o)最小(-23.60%)。对T随各主要因素动态变化的研究表明,在高ET_(o)、RSWC和LAI水平下,T的变化幅度最大。研究确定了T对潜在蒸散量、土壤水分相对可利用度的单因素响应关系以及T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并构建了多因素T模型,可用于评估和预测林分蒸腾量,量化各因素的影响。
刘璇郭建斌付高冉韩炎穆于澎涛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潜在蒸散量叶面积指数
陇中黄土丘陵半湿润区露地蔬菜集雨节灌模式探索与研究
2025年
通过对陇中黄土丘陵半湿润区露地蔬菜山区灌溉中进行雨水资源化利用分析,研究开发一种在高海拔低产田或冷凉山区高原的夏菜种植模式,论述集雨、蓄水和节灌技术实施方案,开发应用集雨节灌技术并且配套高效栽培集成技术,总结出一套黄土丘陵半湿润区高原夏菜生产模式,并探讨集雨节灌技术在水土保持中发挥的作用及效益。蔬菜集雨节灌技术的推广能有效保障蔬菜种植面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对助推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魏雯
关键词:集雨节灌技术
半湿润偏旱区水肥耦合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以洛阳市农林科学院长期定位14 a(2004年始)的水肥耦合试验为平台,于2017-2020年连续4 a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对大豆产量及成产因素进行测定分析。探明半湿润偏旱区不同降水年景下大豆对水肥耦合的响应,为实现大豆增产及水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大豆生育期干旱发生不同的4 a, 2017年苗期—花期,2018年荚期,2019年盛花期,2020年鼓粒期,大豆的产量趋势一致,同一年度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大于383 mm灌水能打破干旱的约束,可满足大豆的生长,使产量显著增加;氮肥对产量的影响较平缓,大体趋势是升-降-升-降,以N90达最大值。磷肥对产量影响更平缓,趋势与氮肥一致,4个年度以P84产量最高。3个因素影响大小为水>氮肥>磷肥。有效荚数对水肥的响应较敏感,百粒质量对水肥的响应较平稳。不同年景不同时期的干旱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要素不同,盛花期的干旱对有效荚数影响较大,荚期干旱对百粒质量影响最大,鼓粒期对产量影响较小;生产上应重视大豆花期和荚期的水分供应。
张洁张洁黄向荣郭建秋丁志强李俊红丁志强李芳李俊红亢江飞姚宇卿李芳
关键词:水肥耦合大豆
半湿润区玉米‖花生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产量效应
肖牧
降雨减少对半湿润区刺槐蒸腾耗水、光合特征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黄土高原作为全球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严重,是中国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生长迅速,成为了黄土高原地区人工林面积最大的树种。近...
郭海宁
关键词:黄土高原刺槐蒸腾耗水光合特征叶绿素荧光
半湿润地区蒸发-入渗交替影响下不同岩性包气带水热耦合运移研究
李桂英
不同补灌时期对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冬小麦水氮利用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尚丽
保水剂对豫西南半湿润区雪茄烟田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及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研究不同用量保水剂在豫西南雪茄烟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在半湿润区种植雪茄烟、提高国产雪茄原料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以雪茄烟品种哈伯纳斯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用量保水剂(CK:0 g/株;T1:2 g/株;T2:4 g/株;T3:6 g/株)对雪茄烟田耕层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能够显著提升耕层土壤体积含水率,降低土壤电导率,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施用保水剂增加了雪茄烟的株高、茎围、叶片数,促进烟叶开片,提高烟株干物质积累量,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更有利于改善烟株农艺性状,促进干物质积累。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烟株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积累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保水剂的施用能提高雪茄烟氮素积累总量,与CK相比,各处理提高7.69%~44.65%,同时也使烟叶氮素积累分配占比提高2.46%~13.47%。施用保水剂使雪茄烟株氮肥吸收效率提高8.27%~30.45%。综上,施用保水剂可以改善雪茄烟田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缓解半湿润区种植雪茄烟土壤水分不足时的不利影响,提高雪茄烟干物质积累及氮肥吸收效率。在豫西南种植雪茄烟时,保水剂施用量为4 g/株时效果最优。
马宇王硕立赵曦侯冰清薛子钟张扬习红昂程玉渊时向东邢雪霞
关键词:雪茄烟保水剂生长发育
一种半湿润高寒沙化草地土壤增汇修复和养分调控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半湿润高寒沙化草地土壤增汇修复和养分调控方法,就地取材,以牛羊粪、食用菌菌渣等作为有机物料,按干品计,取50‑70%的有机物料,并调节其含水量,使有机物料含水量为50%‑60%;将...
胡玉福 钱虹宇 江昊东 黄俊强 李垚岑 申奥
滇中高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斑块的鸟类多样性
2024年
本研究选取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性分布区——滇中高原地区8处天然森林群落作为调查取样对象,定量评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现存斑块中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及其组成与分布的特点。野外观测集中于2023年4—8月,采用样线-样点法,共布设3~4 km长调查路线8条。结果表明:1)调查共记录鸟类1286只次,隶属7目30科102种。种类最丰富的前3科分别是鹟科(含14种)、噪鹛科(含9种)、柳莺科(含7种);2)东洋界物种占81.4%,古北界物种占4.9%,广布种占13.7%;3)森林斑块中调查到的平均鸟类物种数为32.0±3.5;鸟类Shannon指数在火后恢复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1.536±0.110)中低于原生森林群落(2.037±0.100);4)不同斑块间存在共同的优势种(红头长尾山雀、蓝翅希鹛、灰腹绣眼鸟)和常见种(西南冠纹柳莺、蓝喉太阳鸟、棕头雀鹛),稀有种则各不相同,导致不同斑块中鸟类物种成分有很大不同;5)基于食性划分生态种组,食无脊椎动物和杂食的鸟类占84.3%,植食性鸟类占11.8%,肉食性鸟类占3.9%。食性相近的鸟类主要通过分割占用森林的垂直取食空间,稀释种间竞争,维持物种共存。对于鸟类物种多样性维持而言,现存的原生性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斑块都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刘越强沈泽昊沈泽昊
关键词:滇中高原鸟类物种多样性物种构成

相关作者

李致家
作品数:343被引量:1,696H指数:23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新安江模型 流域 洪水预报 水文模型 分布式水文模型
李世清
作品数:275被引量:5,358H指数:4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冬小麦 施氮 黄土高原 地膜覆盖 氮肥
李生秀
作品数:531被引量:10,039H指数:59
供职机构:新疆农垦科学院
研究主题:冬小麦 硝态氮 旱地 土壤 旱地土壤
贾志宽
作品数:403被引量:6,755H指数:5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苜蓿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水分 宁南旱区 紫花苜蓿
邵明安
作品数:592被引量:10,925H指数:6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土壤水分 土壤 黄土区 土壤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