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9篇“ 单细胞藻“的相关文章
- 电磁干预对单细胞藻虫害与丝状藻水污染处理研究
- 郑红靖
- 海洋单细胞藻抗癌配方
- 本发明涉及海洋单细胞藻抗癌配方,按重量百分比的组成成份如下:海洋单细胞藻20‑45%;云芝提取物30‑75%;它采用海洋单细胞藻和云芝菇进行组合,通过胶囊机制成胶囊,它具有能在短期内迅速纠正化疗药造成的食欲减退,自细胞及...
- 陈献明
- 一种海洋单细胞藻抗癌配方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单细胞藻抗癌配方,按重量百分比的组成成份如下:微小绿球藻10‑30%;盐藻5‑15.00%;云芝提取物40‑75%;它采用海洋单细胞藻和云芝菇进行组合,通过胶囊机制成胶囊,它具有能在短期内迅速纠正化疗药...
- 陈献明
- 一种单细胞藻的培养基与使用单细胞藻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细胞藻的培养基,包括碳源、氮源、磷源、无机盐。一种使用单细胞藻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单细胞藻置于培养基中进行封闭培养;2)培养完成后,浓缩,得到单细胞藻的浓缩液;3)将上述浓缩液与0....
- 吴早春 罗丽
- 文献传递
- 一种单细胞藻的培养基与使用单细胞藻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细胞藻的培养基,包括碳源、氮源、磷源、无机盐。一种使用单细胞藻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单细胞藻置于培养基中进行封闭培养;2)培养完成后,浓缩,得到单细胞藻的浓缩液;3)将上述浓缩液与0....
- 吴早春 罗丽
- 文献传递
- Hg(Ⅱ)和Pb(Ⅱ)对海洋单细胞藻的急性毒性效应被引量:12
- 2011年
- 近年来,海洋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为考察重金属对海洋藻类的生物毒性效应,进而评估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一次性培养的实验方法,测定了2种重金属Hg(Ⅱ)和Pb(Ⅱ)对8种海洋单细胞藻的急性毒性效应,包括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 Hada)、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 Cleve)、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 Ehrenberg)、裸甲藻(Gymnodinium sp.)、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Greville)Cleve)、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Bohlin)、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idica)和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测定出Hg(Ⅱ)对8种海洋藻的96 h-EC50分别为16、42、24、37、31、12、385和161μg.L-1,而Pb(Ⅱ)对赤潮异弯藻、旋链角毛藻、海洋原甲藻和裸甲藻的96 h-EC50分别为9 516、8 373、12 002和10 128μg.L-1。在本研究的培养条件下,Hg(Ⅱ)对受试海洋藻的毒性效应明显大于Pb(Ⅱ),Pb(Ⅱ)对赤潮异弯藻、旋链角毛藻、海洋原甲藻和裸甲藻的96 h-EC50与Hg(Ⅱ)对这4种藻的96 h-EC50的比值分别为594.75、199.36、500.08和273.73,而中肋骨条藻、三角褐指藻、青岛大扁藻和亚心型扁藻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未能检测到Pb(Ⅱ)对其相应的96 h-EC50,说明Pb(Ⅱ)对这4种藻的生物毒性作用比较小;比较重金属对各种藻作用的96 h-EC50,可知饵料藻对重金属的耐受性高于赤潮藻。同时发现,低浓度的Pb(Ⅱ)对藻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f/2营养液的培养条件下,重金属对海洋单细胞藻96 h-EC50值高于自然海水条件下相应的值。
- 战玉杰杨茹君王修林张莹莹王世荣
- 关键词:急性毒性EC50
- DDT及其衍生物对2种单细胞藻的毒性效应被引量:5
- 2008年
- 研究4种同质量浓度的DDT及其衍生物对2种单细胞藻(Nannochloropsis sp.和Nannochlompsis.Oculata)生长及细胞活力的影响。将单细胞藻接种于f/2培养液中,接种培养10d后,再添加各种种类及质量浓度的DDT及其衍生物,其后每隔7d记数一次,培养周期为38d,观察并记录单细胞藻的生长状况。单细胞藻的定量方法,参照血球计数板计数法。结果表明,Nannochloropsis sp.具有较明显的抗性及良好的生长特征,其生长受DDT及其衍生物的影响较小,在P.p'-DDD作用组中,培养36d后细胞数达到最高(23510细胞数·μL^-1),空白对照为23290细胞数·μL^-1;而DDT及其衍牛物对Nannochlompsis.oculata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p.p'-DDT,p.p'DDE,o.p'-DDT,p.p'-DDD;其中,p.p'-DDT的最大抑制质晕浓度为5μg·L^-1,p.p'-DDE的最大抑制质量浓度为10μg·L^-1,o.p'-DDT最大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1μg·L^-1,p.p'-DDD的最大抑制质量浓度为10μg·L^-1。细胞活力的测定采用MTT法.检测结果表明,从第10d起,Nannochlompsissp.就呈现出较高的细胞活力水平。其中p.p'-DDT.p.p'-DDD,p.p'-DDE对其作用所引起的变化较大,在0.13~0.325OD范围,o.p'-DDT引起的变化较小,在0.145~0.237OD范围,这与该藻具有抗逆性强特性相吻合。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DDT及其衍生物后,从10~17d起.Nannochloropsis.oculata均呈现出呈较低水平的细胞活力.平均在0.072~0.26OD范围,但从24d起出现较高的细胞活力,平均在0.249~0.408OD水平,其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 帅莉邵丽艳杨永亮
- 关键词:单细胞藻NANNOCHLOROPSISDDT细胞活力毒性效应
- 二十二碳六烯酸单细胞藻油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 目的:对二十二碳六烯酸单细胞藻油(DHA)的安全性进行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
方法:依据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方法)》(2003版)进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
- 廖春华吴争丁晟黄翟之谌乐礼夏芝璐
- 关键词:食品安全动物实验
- 文献传递
- 充气在几种饵料单细胞藻二级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采用实验与生产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充气条件下几种饵料单胞藻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充气能大幅度提高4种饵料单胞藻的生长速度。在充气条件下,新月菱形藻、金藻3011、3012和扁藻的最大培养密度分别为2.957×107,1.7×107,2.355×107和3.5×106细胞/mL,分别是对照组最大培养密度的3.2倍,6.5倍,4.1倍和5倍;实验组(充气)与对照组(不充气)在细胞数目、特定生长率(SGR)、相对生长率(RGR)和绝对生长率(AGR)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二级充气培养的藻液可以直接扩种到大池进行生产培养,能有效延长生长时间,显著提高生产培养效率。
- 李锋毛玉泽于守团杜美荣叶乃好方建光
- 关键词:单胞藻生长率
- 充气在几种饵料单细胞藻二级培养中的应用
- 单细胞藻类是贝类育苗幼体培育过程中的主要饵料,是决定贝类育苗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在贝类育苗中常常出现饵料供不足、不及时以及生产池饵料污染严重,藻种又不能及时供应等情况,从而造成饵料生长高峰期和幼体需求不协调的现象。本课题...
- 李锋毛玉泽于守团杜美荣叶乃好方建光
- 关键词:饵料培养单细胞藻类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苏秀榕

- 作品数:530被引量:2,884H指数:27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 研究主题:电子鼻 生物芯片 泥蚶 氨基酸 脂肪酸
- 李卓佳

- 作品数:430被引量:2,062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对虾 凡纳滨对虾 对虾养殖 芽孢杆菌 虾池
- 杨创业

- 作品数:90被引量:86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马氏珠母贝 珍珠贝 育珠贝 育珠 珠母贝
- 杨莺莺

- 作品数:180被引量:1,001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对虾 对虾养殖 芽孢杆菌 凡纳滨对虾 虾池
- 曹旭鹏

- 作品数:137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微藻 湛江等鞭金藻 海绵 细胞 繁茂膜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