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9 篇“ 占星术 “的相关文章
占星术 李龙生编撰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中国占星术 :早期中国神秘主义》(节选)汉译实践报告 本次汉译报告节选自美国汉学家保罗·卡鲁斯(Paul Carus)的《中国占星术 :早期中国神秘主义》(Chinese Astrology:Early Chinese Occultism)的后两章。该文本属于历史和文化类文本... 何慧媛关键词:卡特福德 瓦尔堡眼中古典古代的回归——瓦尔堡对于占星术 的研究及其特点 2023年 本文首先梳理了阿比·瓦尔堡对于占星术 的研究历程,认为瓦尔堡对占星 图像的研究在一战前后发生了转变:在前期研究中,占星 图像意味着单纯地向着古典的回归;而到了后期,他在此基础上发现了自我救赎的历史典范,并强调了魔法与科学这一对极性概念,指出了思维空间的价值。同时,本文亦梳理了瓦尔堡关于占星术 的图片收集与排列的多种实践,并在文末分析了瓦尔堡充满个性的艺术 史研究方法的由来。 张敏关键词:图像学 爱因斯坦 塞缪尔·贝克特的《莫菲》中占星术 对莫菲的内心和外部世界的影响 2023年 王镇隆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占星术 :早期中国神秘主义》(节选)汉译实践报告 张盼盼观象授时——占星术 的起源及内涵新论 2022年 中国古代人民早期对天地的理解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时间、时令的确定,可以说是农耕文明奠定和发展的基石。早期人们通过观象授时总结出历法以指导生产活动,并在观象授时的基础上形成占星术 。源于观象授时而生的占星术 与政治相结合,成为统治阶级维持权威与统治的重要工具。由早期的观象授时再到承天意修人事的占星术 的过程,形成并丰富了中国特色的天文学文化。同时,它也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来源。 许中康关键词:占星术 天文学 天人合一 中国17世纪占星术 及理性:对历史上一次月食和幻日现象的阐释 2020年 原文出处为:Tiziana Lippiello,“Divination and Rationality in 17th-century China:The Interpretation of a Lunar Eclipse and a Parhelion”,Cina,Vol.27,1997,pp.39-59。论文作者为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副校长、亚洲与北非研究学院教授李集雅。李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汉语、中国古典思想和宗教,特别是儒家思想与中国伦理。在本论文中,作者先对1647年1月22日耶稣会士汤若望所记录的一次月偏食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以耶稣会传教士的书信与著作为基础文献,介绍了17世纪中国的占卜活动及其合理性。同时,该论文也讨论了在明清宫廷中任职的耶稣会士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态度。传教士们在承认观测记录天文现象的习惯以及一些“天文观”在中国古已有之的同时,仍旧秉持着西方科学有绝对优越性的观念,不断试图证明中国传统迷信的荒诞性。关于该矛盾态度,论文以汤若望为例,他用中国的“传统理论”来对自己的结论加以解释说明,以便更有效地规劝皇帝,完成传教任务。 梁慈恩(译)关键词:占星术 耶稣会传教士 耶稣会士 汤若望 天文现象 占星术 与天文学2018年 说起生日,很多人会问“你是什么星座?”这里说的星座虽然名字与天文学上的黄道十三星座基本相似,意义却有天壤之别。生日星座属于一个略显神秘的方术 ——占星术 ,它也被称为“占星 学”或者“星占术 ”。 叶飞关键词:天文学 占星术 星座 生日 星占 中国古代占星术 中的占辞及其运用——以刘宋时期记录为例 <正>天上的星象与人间社会种种事物对应之后,常态下,它们就像人类社会一样正常运转,一旦出现与平常不一样的异态即出现"天变",占星 家就会根据天变中星官命名所蕴含的占星 含义给出解释,这个解释就是所谓的"占辞"。古人观测到天象... 吕传益文献传递 《三国演义》与占星术 研究 首先,无论是毛本还是嘉靖壬午本《三国演义》中都存在数量可观的占星术 ;其次,占星术 出现在小说中,与小说在结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突出主题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关系;再次,由《三国演义》与史籍的关系,占星术 与史籍的关系,可以看出... 李文智关键词:《三国演义》 占星术 天命观 正统观
相关作者
吕传益 作品数:11 被引量:5 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占星术 历法 视星等 刘宋时期 校勘 肖巍 作品数:116 被引量:492 H指数:1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 人权 经济全球化 体面劳动 王光越 作品数:16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研究主题:度支部 史料 邮传部 文献数据库 清代档案 李文智 作品数:7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占星术 先秦时期 文化背景 崔一楠 作品数:27 被引量:79 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三线建设 土改运动 土改 政治动员 华北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