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96篇“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相关文章
-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沙湾凹陷作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重要的油气富集凹陷,在红车断裂带和斜坡区域均有重大油气发现。为明确沙湾凹陷周缘构造原油的来源,采用全烃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4套烃源岩和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油-源和油-油对比研究。研究认为沙湾凹陷原油可分为5类,5类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与碳同位素分别表现为不同的特征,其中:A_(1)亚类原油来源于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高成熟阶段,A_(2)亚类原油来源于下乌尔禾组烃源岩成熟阶段,B类原油来源于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的烃源岩的混合,C类原油来源于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成熟—高成熟阶段,D类原油为侏罗系烃源岩产物。
- 邓高山
- 关键词:烃源岩油源对比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不同构造带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被引量:1
- 2024年
- 近年来河套盆地临河坳陷不断获得勘探突破,但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的研究集中在南部的吉兰泰构造带,有关中部纳林湖和北部兴隆构造带仍缺乏研究。开展岩石热解、TOC和饱和烃色谱色质实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原油形成于强还原咸水环境,母源从南向北呈由水生和藻类为主到以陆生生物为主的变化;(2)吉兰泰构造带的原油均来自本地固阳组烃源岩,兴隆构造带原油具有“自生自储”特征,以本地同层烃源岩为主,纳林湖构造带原油具有“混源”特征;(3)成熟度、母源的变化和强还原环境中富硫生油母质的存在导致原油从低硫中黏度轻质油到高硫高黏度重质油的物性变化。原油和烃源岩的特征及油源关系的确定可以为生烃机理和资源量等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指导,也有利于油气勘探部署。
- 付晓燕路俊刚师玉雷周然然袁满陈世加
- 关键词: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油源对比烃源岩河套盆地
-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下侏罗统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精细对比被引量:1
- 2024年
- 新疆东部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下侏罗统致密油性质及分布规律复杂,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及八道湾组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及物源特征差异明显。应用地球化学手段,对吐哈盆地下侏罗统原油类型进行划分并进行油—源精细对比,同时梳理油气分布与其来源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台北凹陷胜北—丘东洼陷三工河组原油以凝析油为主,根据原油饱和烃及芳香烃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其差异,可划分为两大类三小类原油。其中Ⅰ类和Ⅱ类原油的划分主要依据其有机质来源类型的差异,Ⅰ类原油的陆源高等植物贡献较多且形成于淡水沉积环境,与研究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煤系烃源岩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该类原油样品主要分布在丘东洼陷区、温吉桑和北部山前带等构造高部位,成熟度较低。Ⅱ类原油均为三工河组湖相泥岩贡献,其中Ⅱ1类原油主要分布在丘东洼陷区三工河组二段的致密砂岩储层中,生烃母岩形成时期水体盐度较高,干酪根以低等水生生物贡献为主,与三工河组湖相泥岩有明显亲缘关系,Ⅱ2类原油主要分布于胜北洼陷区三工河组致密储层中,其主要来自于胜北洼陷区三工河组泥岩。研究证实了台北凹陷三工河组湖相泥岩除了作为盖层外,同时可以作为生油岩对致密油气有一定的贡献,其对深化台北凹陷油源的新认识和油气藏预测有较大指导作用。
- 王柏然黄志龙肖冬生贾雪丽曾文人屈童杨易卓
-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三工河组八道湾组台北凹陷吐哈盆地
- 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不同期次油气成藏贡献
- 2024年
- 对于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多期次的原油充注,但并非每一期原油充注都对现今油藏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流体包裹体方法只能对原油充注期次和时间进行限定,而无法确定各期充注原油对油藏的贡献。针对上述问题,以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为例,采用原油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法、荧光光谱和单井模拟分析方法,系统揭示了研究区原油的荧光特征、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其母质相同且沉积于海相弱还原环境,再通过与研究区烃源岩进行油源对比,确定了原油均来自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原油芳烃中甲基菲指数和二苯并噻吩参数是定量评价原油成熟度的有效指标,计算得到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原油成熟度(R_(o))在0.90%~1.47%之间,可能对应了多期油气充注。此外,在对盐下地区奥陶系储层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分析、共生盐水包裹体测温和测盐的基础上,结合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确定盐下地区存在加里东中期(420 Ma)、海西中期(318 Ma)和喜马拉雅晚期(10 Ma)3期原油充注。对比原油和3期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参数,认为喜马拉雅晚期是盐下地区的主成藏期,为盐下地区的奥陶系油藏贡献了最多的原油。
- 徐勤琪储呈林郭小文刘永立张黎罗明霞
- 关键词:荧光光谱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特征
- 开鲁盆地陆东凹陷后河地区页岩层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2024年
- 依据开鲁盆地陆东凹陷后河地区白垩系九上段Ⅱ、Ⅲ油组页岩油的分析化验测试资料,从多方面对其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油组页岩油为中质普通稠油;原油呈单峰偏后峰型分布,主峰碳以nC23为主,生物标志化合物具有五环萜烷、三环萜烷含量均较高的特征;原油的成烃母质形成于强还原—还原的微咸水—半咸水湖相沉积环境,原油具有低成熟度特征。此外,九上段原油不同油组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存在差异,且页岩内形成的油藏运移距离有限,反映了其中各页岩油藏为独立生烃聚集系统,自生自储、内源成藏的特征。
- 刘海艳李德华田涯何绍勇崔宇晶李秀明秦喜春范家铭李丽
- 关键词:开鲁盆地陆东凹陷生物标志化合物低熟原油
-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B气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2024年
- 基于B气田7口井的原油样品,利用气相色谱仪和同位素质谱仪开展了油气地球化学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B气田原油轻烃组成中正构烷烃含量低,富含异构烷烃和芳烃,指示B气田原油主要来源于陆源有机质;根据原油C_7化合物(甲基环己烷、正庚烷、二甲基环戊烷)组成三角图,原油主要来源于腐殖型母质,为湖湘油和煤成油的混源油;B气田碳同位素值在-27‰~-24‰,w(Pr)/w(Ph)为5.68~10.11,指示B气田原油形成于强氧化环境,是由煤系腐殖型有机质生成;利用庚烷值与异庚烷值对原油成熟度进行划分,属于低熟到成熟阶段。考虑西湖凹陷原油经历较为明显的蒸发分馏作用,原油的轻烃组分发生变化,结合Mango原油形成温度公式,计算出B气田原油的形成温度为129.6~132.0℃,进一步计算出原油成熟度在0.92%~0.95%,可以判断西湖凹陷原油处于成熟阶段。
- 胡碧瑶石兴廷林章鹏吴雨黄奕莹洪婧
- 关键词:西湖凹陷地球化学陆源有机质
- 乍得Bongor盆地北部斜坡带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中非裂谷系乍得Bongor盆地北部斜坡带原油的物性与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探讨其差异性特征及主控因素,并可为Bongor盆地及周边地区石油勘探工作中原油性质的预测提供部分思路与依据。【方法】利用原油族组分分离、气相色谱及色谱—质谱等方法,对北部斜坡带41件原油样品的物性及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与结论】不同级别的生物降解作用是导致Bongor盆地原油物性与地球化学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根据正构烷烃、无环类异戊二烯烃的相对丰度与分布特征及色谱基线特征,将原油划分为未降解原油、轻微降解原油与严重降解原油。埋深是影响原油降解强度的首要因素,当埋深小于800 m时,绝大部分原油遭受了严重的生物降解;当埋深大于1300 m时,原油基本未遭受降解;当埋深介于800~1300 m时,降解程度受距深大断裂的距离、上覆盖层的厚度与圈闭类型共同控制。
- 陈清瑶王文强程顶胜肖洪冉子超
- 关键词:白垩系地球化学特征原油生物降解
-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延长组长9段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
- 2024年
-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延长组长9段打出高产原油,勘探前景良好。本文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分析与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方法,对安塞地区长9段原油和长7段与长9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并开展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长9段原油Pr/Ph值平均为1.86,原油形成于弱还原-弱氧化环境,ααα-20R C_(27)-C_(28)-C_(29)甾烷分布呈反“L”型,指示陆相高等植物为主的混合来源,C_(29)甾烷20S/(20S+20R)为0.48~0.51,C_(29)甾烷ββ/(αα+ββ)为0.52~0.53,表明原油均已成熟。长7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Ⅲ型及Ⅲ型为主,沉积于弱还原-弱氧化环境,普遍进入生油高峰期,规则甾烷相对质量分数以C_(29)>C_(28)>C_(27)为主,表明与陆相高等植物输入密切相关;长9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Ⅲ型及Ⅲ型,沉积于弱还原-弱氧化环境,均进入生油高峰期,规则甾烷C_(29)相对质量分数最高,表明与陆相高等植物成分密切相关。油源对比结果表明,安塞地区长9段原油为长7段和长9段烃源岩混合来源。
- 惠瑞瑞刘妍张志升张治东李斌郭爱华
- 关键词:油源对比地球化学生物标志化合物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塔深5井震旦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2024年
- 塔深5(TS5)井于2021年完钻,井深9 017 m,是目前亚洲第一深井,同时也是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第一口在8 780~8 840 m的上震旦统白云岩段获得油气突破的钻井,也是继轮探1井寒武系盐下突破后,超深层白云岩领域的又一重大发现。为了探究其油气成因,分别对TS5井震旦系凝析油和上部奥陶系重质油,及其邻区寒武系挥发油和奥陶系凝析油进行了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结果表明,TS5井震旦系凝析油和白云岩储层氯仿抽提物的正构烷烃系列均分布完整,指示了其生烃母质形成于强还原环境;其与奥陶系正常油-超重质油和雅克拉地区凝析油总体具有相似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反映均具有相似的油源;其等效镜质体反射率(Rc)值为1.7%,成熟度高于奥陶系重质油、寒武系挥发油,与邻区凝析油相当,处于高成熟阶段。综合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证据,推测TS5井震旦系油气源来自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其与上覆玉尔吐斯组泥页岩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喜马拉雅晚期来自周边较低部位玉尔吐斯组生成的高成熟凝析油气,沿斜坡运移至震旦系白云岩构造圈闭内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凝析气藏。TS5井震旦系油气突破,发现了新的含油气层系,丰富了超深层油气成藏过程,为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勘探指明了新的探索方向。
- 罗明霞曹自成徐勤琪刘永立尚凯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凝析气藏热成熟度塔河油田
- 鄂尔多斯盆地庆阳-镇原地区长8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2024年
- 文章以庆阳-镇原地区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藏原油和长7暗色泥岩为研究对象,借助岩石热解、烃源岩有机质镜鉴、色谱-质谱等分析测试手段,开展长8油藏原油地球化学特征、长7烃源岩综合评价和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庆阳-镇原地区长8原油物性较好,低碳数正构烷烃在原油中占优势,其原油母质构成既有陆生植物,又有低等水生生物,而且低等水生生物对于原油的贡献相对较大.原油中Ts/Tm值处于适中水平,已达到成熟原油的标准.对庆阳-镇原地区的油源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长8原油主要来自于长7烃源岩.
- 张彩霞赵彦德仵慧宁
- 关键词:烃源岩生烃潜力油源分析
相关作者
- 包建平

- 作品数:138被引量:1,023H指数:20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 研究主题:原油 生物标志物 烃源岩 成熟度 地球化学特征
- 罗小平

- 作品数:90被引量:514H指数:14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特征 烃源岩 东濮凹陷 地球化学 天然气
- 张枝焕

- 作品数:253被引量:2,305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准噶尔盆地 地球化学 多环芳烃
- 钟宁宁

- 作品数:253被引量:2,289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烃源岩 碳酸盐岩 生烃 有机质 页岩气
- 陈践发

- 作品数:295被引量:2,673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特征 烃源岩 塔里木盆地 天然气 碳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