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2篇“ 厦门PX事件“的相关文章
政策网络理论视角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以厦门PX事件为例
环境群体性事件伴随着生产活动而产生,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对其进行有效治理非常重要。本文以政策网络理论为工具,通过分析厦门PX事件这一典型案例,从中探究当前中国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完善的...
左肖文
关键词:环境群体性事件政策网络治理网络联结
邻避冲突中的政治机会结构分析——以厦门PX事件为例
乌尔里希·贝克曾言,科技的进步使得所有的国家、社会都不可避免地开始从原来的阶级社会转向风险社会,因追求工业文明而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促使风险社会里人类不断走向自我毁灭。国内外日益严重的“邻避冲突”现象正是在这样的...
孙丽明
关键词:政治机会结构维权抗争激励机制
文献传递
冲突性环境风险议题传播中的知识行动——以厦门PX事件为例
2016年
现代社会中充满各种"知识问题",关于它们的争议往往成为推动环保社会运动的力量。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以厦门PX环保事件为代表的中国环境风险议题传播,分析其知识行动路径与策略,讨论推动知识多元对话、建立信任社会体系等问题,寻找善治我国环境风险问题的更多方法。
张芹曹俊清
关键词:环境风险PX事件
新媒体语境下环境问题的协同治理——从厦门PX事件到茂名PX事件的思考被引量:2
2016年
厦门PX事件开始,大连、宁波、昆明以及茂名等地先后出现PX危机。从厦门PX事件到茂名PX事件,官方在环境问题的公共治理过程中开始与民众进行协商对话,学院派知识分子也与民众在环境议题上联合发力。但是在这些环境事件中,也存在着关注议题的"失焦",公众虚拟想象的环境风险,官方事件处理中的维稳取向,媒体报道的失衡等问题。在新媒体语境下,要想实现良性运转的协同治理,还需要发挥第三方组织的作用。
佘文斌林素真
关键词:新媒体事件环境问题公共治理协同治理
政治效能感与舆论形成、传播与引导——对贵州瓮安事件厦门PX事件、郭美美事件的案例分析
2016年
在社会化媒体传播环境下,舆论研究应当引入政治效能感概念。本文通过对部分国内外有关舆论、政治效能感的研究文献的梳理与挖掘,推演政治效能感与舆论形成、传播之间关系的理论知识。本文针对贵州瓮安事件厦门PX事件、郭美美事件中的舆论现象进行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中探讨政治效能感与舆论形成、传播、引导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丰富政治效能感与舆论之间关系的理论知识。本文提出了政治效能感视域下的舆论引导策略和模型。
解庆锋
关键词:案例分析政治效能感舆论
场域视野下的风险传播与论争——以厦门PX事件为例
2016年
由于议题的特殊性和利益者的复杂性,风险传播中往往汇聚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公众等多元主体,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解析这些主体间的位置关系和资本力量对比等提供了适切的理论框架。本文在建构风险传播场域的基础上,结合厦门PX事件,深入解析风险传播场内传统媒体场、自媒体场及其与政治权力场等之间的信息论争与力量博弈,进而思考自媒体场是如何突破传统媒体场的体制框架而获得场域竞争的胜利的。
朱田凤
关键词:场域理论PX事件
环境风险型群体性事件研究——基于厦门PX事件和四川什邡事件的分析
随着深化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和社会急剧变革的转型期,由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民众对生态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特别是近年来,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环境风险型群体性事件急剧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本...
谷宁
关键词:风险感知政府治理
网络传播与抗争性政治——以乌坎事件厦门PX事件为例
2016年
厦门PX事件到乌坎事件,这些公民集体行动对网络媒体的使用已经不限于发送和接受信息,这些行动通过使用网络技术将公众参与个人化,这与我们熟悉的、高度组织化的、形成集体身份认同的传统的集体行动不同。本文重点介绍了网络传播时代,个体性的松散型集体行动、使用网络手段的传统专业型集体行动以及介于中间的杂糅型集体行动,这3种类型的运动在当代抗争性政治中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行动方式,探讨网络传播技术如何改变了抗争性政治,以及这种改变的未来意义。
王德民
关键词:网络传播
资源动员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环境运动分析——以厦门PX事件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资源是决定社会运动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西方资源动员理论为分析厦门PX事件的资源动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视角。作为中国环境运动的典型代表,2007年厦门PX事件的成功,既是硬资源(物质性资源)如运动参与者、运动组织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等充分动员的结果,同时也与合理获取与利用道义资源、文化资源等软资源(非物质性资源)紧密相连。尽管如此,中国环境运动在资源动员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境,应该引起重视。
刘颖
关键词:环境运动厦门PX事件
作为新闻聚像的厦门PX事件:基于三家主流都市报社论的考察(2007-2014)被引量:1
2015年
新闻聚像在一个事件中并非始终如一地成为能动的"反面文化"或巩固主流价值的保守力量,在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对新闻聚像的使用因自我反思而发生改变。考察从2007年至2014年的7年间,《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三家市场化媒体在社论中不断地阐释厦门PX事件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意义的话语架构和符号性使用,可以发现上述主流都市报在将厦门PX事件作为新闻聚像批评政策封闭、不透明,彰显公民观念之时,更应该承担起提升民众的理性认知水平的责任,扮演好在不同社会主体之间进行风险沟通的中间人角色。由此,厦门PX事件如何摆脱新闻时效性的约束,在媒体话语中拓展其作为新闻议题的生命史才更值得我们去探究。
白红义
关键词:厦门PX事件社论

相关作者

孙旭培
作品数:90被引量:41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研究主题:舆论监督 新闻自由 新闻学研究 新闻媒介 新闻业
卢家银
作品数:98被引量:35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研究主题:言论自由 新闻自由 互联网 青少年 新闻
张芹
作品数:48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研究主题:新闻理论 仪式 课程 网络 广播电视新闻学
李冠一
作品数:2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大学生 当前大学生 性教育 性道德现状 性道德
高志宏
作品数:108被引量:881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公共利益 公益诉讼 慈善组织 黑名单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