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篇“ 去甲斑蝥酸钠“的相关文章
注射用去甲斑蝥酸钠中甘露醇的含量测定
2022年
通过采用磺化交联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为填充剂的强阳离子钙型交换柱,以水为流动相,流速0.5 mL/min,柱温80℃,检测温度为55℃。结果显示:甘露醇在0.04936~0.2468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RSD为0.19%,重复性RSD为0.30%,平均回收率为99.34%,RSD为0.67%(n=9)。3个批次的样品含量测定分别为952.5225 mg/g、954.1896 mg/g、345.7485 mg/g。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HPLC-RID)测定去甲斑蝥酸钠中辅料甘露醇的含量。此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稳定性良好,准确度较高,可用作注射用斑蝥酸钠中辅料甘露醇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此药品的检验标准提供参考。
祝晶王璐何劼毅漆欣筑
关键词:甘露醇
去甲斑蝥酸钠对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酸钠对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6.25、12.5、25、50ug/mL)去甲斑蝥酸钠作用于A375细胞,分别培养24h、48h、72h,观察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药物作用48h后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变化,并检测药物作用24h细胞周期改变。结果:CCK-8结果显示去甲斑蝥酸钠能够显著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并呈现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药物作用48h后25ug/mL、50 ug/mL两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23.58%和45.26%。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量也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相应升高。细胞周期检测显示25ug/mL、50 ug/mL药物处理组A375细胞G_(2)/M期延长,G_(0)/G_(1)期缩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去甲斑蝥酸钠能够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地抑制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该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周期G_(2)/M期阻滞有关。
刘婷婷任煜余水红祝凌丽祁冰洁
关键词:去甲斑蝥酸钠恶性黑色素瘤凋亡
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步骤为:称取处方量的去甲斑蝥素,加入强碱溶液,微加热,搅拌使之反应完全;加入注射用水和氯化钠,溶解,混合均匀,得到初混液;向初混液中加入脱色剂,进行脱色处理;测主药含量、pH;...
陈琼
文献传递
去甲斑蝥酸钠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究去甲斑蝥酸钠(SNCTD)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细胞(PANC-1),实验分别给予浓度为0、10、30和90μmol/L的SNCTD处理,采用MTT法检测PANC-1细胞活力,并计算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PI3K、p-Akt、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30和90μmol/L SNCTD组PANC-1细胞活力依次降低,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依次降低,凋亡率依次升高,p-PI3K、p-Akt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CTD可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PI3K/Akt通路,进而下调Bcl-2蛋白,上调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陈慕媛张关亭吕孝朋赵丽
关键词:胰腺癌细胞去甲斑蝥酸钠PI3K/AKT通路细胞凋亡
去甲斑蝥酸钠对肝癌异位移植瘤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初探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初步探讨去甲斑蝥酸钠对肝癌异位移植瘤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将12只小鼠随机分为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处理组及对照组,建立H22肝癌异位移植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饲养动物2 w,然后采集小鼠粪便,并进行Illumina miseq 2×300 bp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各组样本所包含物种量丰富,且物种丰度和均匀度趋于一致;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组与生理盐水处理组或对照组比,存在显著的菌群差异;在门水平上,差异最显著的菌群为变形菌门,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组变形菌门所占比例为9.1%,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处理组或对照组(分别为2.8%和2.3%,P<0.05);在属水平上,差异显著的菌群包括拟杆菌属等,生理盐水处理组拟杆菌属所占比例为26.8%,显著高于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组或对照组(分别为13.2%和6.8%,P<0.05)。结论去甲斑蝥酸钠对肝癌异位移植瘤小鼠肠道微生态有显著的影响,或许有助于抗肿瘤作用。
裴颖黄峰殷宏振郭化磊
关键词:肝癌去甲斑蝥酸钠肠道微生态小鼠
基于脂质稳态调控的沙蟾毒精和去甲斑蝥酸钠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
肝癌患者在世界上的数量逐渐增加,死亡率也极高,尤其是在中国,这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大国。因此,治疗肝癌最快捷的方法是从天然化合物中找到可用的抗肝癌药物。沙蟾毒精(Arenobufa...
赵利娟
关键词:去甲斑蝥酸钠肝癌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基于脂质组学的去甲斑蝥酸钠对LO2肝细胞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进行脂质组学检测,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去甲斑蝥酸钠(NCTD-Na)对人正常肝细胞LO2损伤时内源性脂质代谢的变化,寻找NCTD-Na体外肝损伤的内源性潜在生物标志物,以阐释NCTD-Na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NCTD-Na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034 mmol·L-1;对照组与低剂量给药组比较,满足VIP> 2.0且P<0.05的共有280个差异代谢物;对照组与高剂量给药组比较,满足VIP> 2.0且P<0.05的共有273个差异代谢物。对照组、低、高剂量给药组细胞代谢物谱得到明显分离,3组进行比较,满足VIP> 2.0,P<0.05,RSD <30%同时符合量效关系的差异代谢物共111个。经前处理方法和数据库搜索分析,发现以上差异代谢物大多为脂类代谢物,该研究共鉴定了32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包括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 3个、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yso PC) 5个、神经酰胺(ceramide,Cer) 3个、鞘磷脂(sphingomyelin,SM) 1个、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 1个、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hosphatidylethanolamine,LysoPE) 10个、二酰基甘油(diacylglycerol,DG) 4个、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 1个、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yso PA) 1个、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 glycerol,PG) 1个、脂肪酸羟基脂肪酸(fatty acid hydroxy fatty acid,FAHFA) 1个和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 1个。PC,Cer,SM,PE,DG的变化与其保护肝脏功能、肝细胞中DNA的甲基化及自我修复、细胞凋亡、致癌物质的转甲基化和解毒作用及过氧化脂质生成过程密切相关,且对肝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基因转录调节失调有影响;细胞被NCTDNa刺激后将从多种途径促进PA的生成和FAHFA合成和分解代谢发生变化;Lyso PC,LysoPE,Lyso PA的水平与PC,PE,PA相关;PE和PS在凋亡过程中外翻,可触发吞噬的产生。
赵利娟司南高波魏晓露王彦礼赵海誉边宝林
关键词:去甲斑蝥酸钠肝损伤
去甲斑蝥酸钠连续3个月静脉给药对Beagle犬病理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去甲斑蝥酸钠是从鞘翅目(Coleoptera)芫菁科(Meloidae)斑芫菁属(Mylabris)昆虫斑蝥的中提取并纯化而获得的一种半帖烯毒素(斑蝥素),具有消肿破瘀、解毒、消炎、抗癌、通经、杀虫等多种功效,临...
黄远铿杨威雷夏凌张红
关键词:去甲斑蝥酸钠BEAGLE静脉给药附睾管病理学生精细胞
文献传递
顺铂联合去甲斑蝥酸钠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急性期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去甲斑蝥酸钠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急性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诊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甲斑蝥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给予甲斑蝥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水平对比、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水平、不良情况对比、治疗疗效情况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_3^+、CD_4^+、CD_8^+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情况总发生率10.0%小于对照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疗效82.00%优于对照组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去甲斑蝥酸钠对非小细胞肺癌急性期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不增加毒副反应。
卢宏全黄国定潘敏丽林影陈其珠
关键词:顺铂
^(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去甲斑蝥酸钠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以及血清VEGF bFGF变化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去甲斑蝥酸钠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VEGF、b FGF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枣庄市肿瘤医院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1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其中80例于术后加用去甲斑蝥酸钠静脉滴注14 d,作为观察组;另80例患者术后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作为对照组,随访1~60个月。术后30d、60 d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各项生化、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率高,血清b FGF、VEGF、甲胎蛋白(AFP)降低显著,肝功能明显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检测指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去甲斑蝥酸钠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VEGF、b FGF表达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柯怀李向农王晓明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原发性肝癌去甲斑蝥酸钠

相关作者

蒋亦燕
作品数:31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去甲斑蝥酸钠 A549/DDP细胞 胸段食管癌 紫杉醇联合顺铂 同步放化疗治疗
陈素秀
作品数:36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顺铂 奥沙利铂 非小细胞 A549/DDP细胞 去甲斑蝥酸钠
曾长青
作品数:28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研究主题: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型 染色体 人类基因组 单体型
全世超
作品数:46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失血性 失血性休克 双向转诊 休克大鼠 顺铂
费正华
作品数:22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胃癌 蛋白酶体抑制剂 DCI 食管肿瘤 BM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