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篇“ 叉丝单囊壳属“的相关文章
- 白粉菌属和叉丝单囊壳属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研究
- 本论文对白粉菌属Erysiphe和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无性态特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将无性型与有性型相结合并依据新的分类系统进行种的描述;同时,利用分子系统学核苷酸序列分析研究了两属部分种的系统发生关系,结合...
- 王丽兰
- 关键词:白粉菌无性型分子系统学
- 文献传递
- 内蒙古赤峰地区的白粉菌Ⅳ——叉丝壳属和叉丝单囊壳属被引量:4
- 2004年
- 报道了产于内蒙古赤峰地区的白粉菌目2属、21种和变种.其中二郎山叉丝壳、三浦叉丝壳、近三叉叉丝壳和万布叉丝壳为内蒙古新记录种.所有引证标本均保存在赤峰师专菌物标本室.
- 刘铁志王迎春
- 关键词:叉丝壳属叉丝单囊壳属
- 中国叉丝单囊壳属一新记录种被引量:1
- 1997年
- 田呈明莫延德梁英梅
- 关键词:真菌叉丝单囊壳属新记录种
- 叉丝单囊壳属一新种
- 1989年
- 本文报导采自福建省武夷山的白粉菌一个新种,即寄生于蔷薇科福建野樱上的新种武夷山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wuyishanensis Z.X.Chen et Yao)。新种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以及建立新种的讨论。
- 陈昭炫姚一建
- 关键词:叉丝单囊壳属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草莓白粉病病原菌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冬草莓主要栽培品种白粉病病原菌的种类和离体后病原菌种群的变化。【方法】2019年2-4月在昆明市草莓白粉病爆发区3个不同地点取样,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对昆明地区3个冬草莓主要栽培品种章姬、红颜、桃香的白粉病患病部位表面的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将离体白粉病样品在人工气候箱中培养,温度25℃,光强1500 lx,光照时间12 h·d^(-1),培养7 d,检测长出的真菌群落组成,进而对比两类样品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变化。【结果】6个样品的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分析结果基本相同,即在属水平上进行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分析均显示98.8%以上是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2个离体白粉病样品在灭菌培养皿内培养7 d后,HL(地点3的红颜白粉果实和叶片)样品上长出许多浅绿色的粉状霉菌,其真菌群落组与结构分析显示为Penicillium(88.80%)、Cladosporium(9.38%)、Acremonium(1.44%)、others(0.25%);而ZH(地点2的章姬果实和叶片)样品上长出许多黑色粉层的霉菌,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为Aspergillus(86.87%)、Acremonium(4.11%)、Cladosporium(1.25%)、others(0.23%)。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培养之后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昆明地区冬草莓栽培种的白粉病病原菌为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不同草莓品种和感染部位的白粉病病原菌相同,是首次报道中国西南地区草莓白粉病病原菌种类。草莓白粉病病原菌感病的部位离开母体植株后,感染部位表面很快生长出其他真菌菌落,原白粉病原菌不再是优势菌群,说明草莓白粉病病原菌是活体营养寄生菌。该病原菌还表现出侵染周期长、侵染不同品种的不同组织的特性。
- 张振荣田云霞董琼娥谭海燕张丽芳冯德党赖泳红杨俊誉苏代发崔晓龙童江云
- 关键词:草莓白粉病真菌多样性叉丝单囊壳属
- 金莲花白粉病病原菌鉴定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明确导致药用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ge.白粉病发生的病原种类及其分类学地位。方法:田间调查观察病害发生及为害特征;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白粉菌闭囊壳、子囊、子囊孢子、附属丝等的显微形态特征;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引物ITS1/PM6用于白粉菌分子鉴定,扩增序列用MegaX软件中的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白粉病每年7月中旬至9月上旬在成株期金莲花茎秆、叶柄及叶片上发生,造成金莲花及种子严重减产,甚至植株早衰死亡。金莲花白粉菌闭囊壳聚生,暗褐色,近球形,直径60~100μm,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有凸起;闭囊壳内子囊单个,内含8个浅褐色、卵圆形的子囊孢子;附属丝多根,聚生于闭囊壳一侧,菌丝状,浅褐色,有隔膜,近等粗,直径4~6μm。金莲花白粉菌rDNA-ITS序列与叉丝单囊壳属白粉菌Podosphaera fuliginea(MF543026、AB046986)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88%、98.73%,与叉丝单囊壳属其他多个种的序列也有较高的同源性(96.00%~98.03%)。根据上述同源菌株的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供试金莲花白粉菌与叉丝单囊壳白粉菌P.fuliginea聚为一支。结论:结合田间病害发生、为害特征及病菌闭囊壳、子囊、附属丝等的显微形态特征,将金莲花白粉病菌鉴定为叉丝单囊壳P.fuliginea。
- 李勇王蓉丁万隆
- 关键词:白粉病病原鉴定
- 东北亚地区白粉菌的物种多样性与寄主物种多样性
- 2024年
- 对不同地理区域的菌物进行系统的编目和分类研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内容。白粉菌是一类植物专性寄生病原真菌,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能引起多种植物的白粉病。为了全面了解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其他地区白粉菌的物种多样性和寄主多样性,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数据分析,并结合作者2022–2023年野外调查结果,按照最新的分类系统,整理出中国东北和东北亚其他各国和地区的白粉菌物种名录、寄主名录和地理分布信息。通过整理分析发现,中国东北地区有白粉菌142种和17变种,隶属于1科5族、10个有性属和1个无性属,分布在572种(含37变种)寄主植物上,隶属64科243属;日本有白粉菌258种和46变种,隶属于1科5族,12个有性属和2个无性属,分布在1,171种(含163变种)寄主植物上,隶属108科449属;韩国有白粉菌150种和15变种,隶属于1科5族,11个有性属和1个无性属,分布在515种(含53变种)寄主植物上,隶属79科255属;俄罗斯远东地区有白粉菌89种和22变种,隶属于1科5族,8个有性属和2个无性属。中国东北地区、日本、韩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共有的白粉菌种类有50个,归属于8个共有的有性属(布氏白粉菌属(Blumeria)、单囊壳属(Podosphaera)、叉钩丝壳属(Sawadaea)、白粉菌属(Erysiphe)、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新白粉菌属(Neoerysiphe)、内丝白粉菌属(Leveillula)和球针壳属(Phyllactinia)),它们分布在相同或相近的寄主植物上。日本和韩国的白粉菌共有种最多(136种)。中国东北地区、日本和韩国白粉菌的特有种分别为28种、116种和17种。东北亚地区白粉菌的寄主植物总共有1,760种(含263个变种),隶属112科541属。虽然东北亚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8%,但是该地区共有318种和53变种白粉菌,占全球已知白粉菌总数的40.33%。因此,东北亚地区属于白粉菌多样性研究的重点地区与区系单元。研究结果为建立东北�
- 池玉杰张心甜田志炫关成帅谷新治刘智会王占斌王金杰
- 关键词:白粉菌多样性东北亚
- 用于控制植物病害的5-氟-4-亚氨基-3-甲基-1-甲苯磺酰基-3,4-二氢嘧啶-2(1H)-酮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处理选定植物以抵抗选定真菌病原体感染和/或真菌病害的方法,其包括向植物或其所在地施用一定量的氟磺菌酮,以便由此处理植物以抵抗真菌病原体感染和/或真菌病害。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处理植物以抵抗真菌病原体感染和/...
- A·罗森孟德
- 云南传统玫瑰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品质变化研究
- 玫瑰酱是云南传统发酵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微生物在发酵食品的品质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云南传统发酵玫瑰酱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品质变化研究鲜见报道。为探讨玫瑰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品质变化情况,本文采用高通...
- 罗亚楠
- 关键词:玫瑰酱微生物多样性挥发性成分
- 橡胶树白粉菌分生孢子自发荧光和拉曼散射研究
- 橡胶树白粉菌(Erysiphe quercicola)作为危害橡胶生产的重要病原真菌,具有专性寄生的特性,在寄主叶片表面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传播距离远。该病爆发速度快,严重危害各地的植胶区。在前期研究中,我们...
- 徐鑫泽
- 关键词:分生孢子自发荧光拉曼光谱
相关作者
- 张丽芳

- 作品数:36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人参果 马铃薯 茎尖脱毒 培养基 茶叶
- 谭海燕

- 作品数:25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耕地土壤 滇池流域 栽培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 养分含量
- 田呈明

- 作品数:202被引量:867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杨树 微生物保藏 黄栌 栅锈菌 菌株
- 冯德党

- 作品数:20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栽培技术 玫瑰 生产栽培技术 生产栽培 栽培管理
- 王迎春

- 作品数:131被引量:718H指数:18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长叶红砂 四合木 唐古特白刺 绵刺 珍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