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篇“ 双核丝核菌“的相关文章
多核和双核核菌侵染水稻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差异
2021年
核菌属真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多种核菌种类及融合群可侵染水稻,不同核菌种类及融合群间致病力具有较大差异,分析不同核菌致病力差异对于研究核菌属病原菌导致的水稻病害的发生流行以及种群动态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多核和双核核菌对水稻致病力差异产生的原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2种病原菌侵染水稻叶片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侵染过程中产生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纤维素酶(Cx)、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的活性差异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G基因)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核菌株菌扩展速度与形成侵染结构的数量均显著高于双核菌株。侵染24h时,多核菌株在水稻叶片表面形成较多侵染垫,双核菌株形成的侵染垫数量明显少于多核菌株;侵染48h时,多核菌株侵染的水稻叶片细胞叶绿体解体,而双核菌株侵染的水稻叶片细胞无明显变化。多核菌株与双核菌株在侵染水稻时均能产生5种细胞壁降解酶,且多核菌株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双核菌株。PG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4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多核菌株PG酶活性最高为860.46U·mg^(-1),双核菌株PG酶活性最高为59.27U·mg^(-1)。水稻纹枯病菌多核与双核菌株侵染水稻叶片过程中其PG基因表达趋势相同,但多核菌株PG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双核菌株,多核菌株侵染水稻24h时PG基因表达量达到最高,双核菌株在侵染水稻48h时PG基因表达量达到最高。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核菌属真菌的致病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魏松红段淯张优张照茹李昕洋刘伟王海宁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
5株弱毒双核核菌中植物激素含量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研究弱毒双核核菌是否能产生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激素类物质,采用HPLC法测定并比较5株弱毒双核核菌产生的植物激素含量。结果表明:5株弱毒双核核菌和发酵液中均含有一定量的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且发酵液中激素质量浓度高于菌质量浓度。5株菌中属于双核核菌有性态Ceratobasidium spp.菌融合群P(AG-P)中的一个菌株AG-P:X-4-5-1,其菌和发酵液中的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赤霉素(GA3)的质量浓度均是最高的,吲哚乙酸(IAA)的质量浓度也较高。菌融合群L(AG-L)中BS-YT-06-8的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的质量浓度最低。可见,弱毒双核核菌能产生植物激素,为弱毒双核核菌激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张世梅杨根华李成云彭杰军
关键词:植物激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双核核菌融合群AG-R的分离鉴定
2011年
从采自成都、德宏、广西芋头球根上分离到核菌,经融合反应、ITS序列分析鉴定得出,该分离菌株属于双核核菌中的AG-R群。分离菌株对白菜幼苗有较强的致病力。从芋头球根中能分离到核菌,分离频率很高,从芋头球根外观上看,核菌对它没造成危害,植株生长正常。国内尚未见从芋头球根中能分离到核菌AG-R的研究报道。
段春芳桂敏袁恩平方飞洪群艳杨根华
关键词:芋头丝核菌
非致病性双核核菌BNR-1对小麦防御酶系的影响
2011年
用非致病性双核核菌(Nonpathogenic Binucleate Rhizoctonia species)菌株BNR-1接种处理小麦植株根际,测定一定生长期内小麦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过BNR-1处理的小麦样品,其防御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转氨酶(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明显提高,而且经过BNR-1处理的小麦样品纹枯病(wheat sharp-eye spot)发病率明显降低。
周红姿陈凯赵晓燕李纪顺张新建杨合同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
无致病性双核核菌BNR-1的农用制剂与应用
一种无致病性双核核菌、发酵方法及其制剂与应用,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无致病性双核核菌BNR-1,分类命名:立枯核菌,保藏号:CGMCC NO.1844,其固体发酵培养物的制备方法:斜面菌种培养3~4天,摇瓶菌种培养...
李纪顺陈凯杨合同周红姿苏哈郭勇黄玉杰张新建
文献传递
双核核菌AG-G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研究
双核核菌株菌融合群AG-G中的两个弱毒菌株(G-1-20和WS.07-1侵染十字花科植物大白菜(BRASSICA RAPA L.PCKINENSIS GROUP)种子,可诱导十字花科植物对根肿病的抗性。利用双核核...
关键词:十字花科根肿病大白菜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双核核菌AG-G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研究
双核核菌株菌融合群AG-G中的两个弱毒菌株(G-1-20和WS-07-1侵染十字花科植物大白菜(Brassica rapa L.Pekinensis Group)种子,可诱导十字花科植物对根肿病的抗性。利用双核核...
廖友庭董文汉孙玲宗杨根华
关键词:十字花科根肿病大白菜
文献传递
无致病性双核核菌BNR-1的抑菌作用及温室防病效果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试验和温室防病试验,测定了双核核菌BNR-1的抑菌作用及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BNR-1对供试7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苹果拟茎点霉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83.9%。温室试验表明,BNR-1对小麦幼苗无致病性,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73.7%,较对照药剂井冈霉素提高13.2个百分点,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
李纪顺陈凯杨合同郭勇周红姿
关键词:抑菌作用小麦纹枯病温室试验
云南双核核菌不同融合群菌株的遗传分化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利用12个随机引物对23个双核核菌菌株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表明,12个引物共获得210条多态性DNA谱带,多态性检测率为100%。利用UPGMA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分析发现,以遗传距离0.86为阈值,可以将供试的23个菌株分为13个RAPD组,三个测试菌株:Bch-61、SM-18、RY-86的融合群归属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确定。上述结果说明供试的双核核菌菌株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于金凤张修国张天宇
关键词:双核丝核菌融合群遗传分化
一种无致病性双核核菌、发酵方法及其制剂与应用
一种无致病性双核核菌、发酵方法及其制剂与应用,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无致病性双核核菌BNR-1,分类命名:立枯核菌,保藏号:CGMCC NO.1844,其固体发酵培养物的制备方法:斜面菌种培养3~4天,摇瓶菌种培养...
李纪顺陈凯杨合同周红姿苏哈郭勇黄玉杰张新建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周红姿
作品数:62被引量:200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木霉 几丁质酶 生物防治 木霉菌 伯克
郭勇
作品数:33被引量:139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省科学院
研究主题:生物防治 定殖 几丁质酶 木霉菌 木霉
张修国
作品数:207被引量:503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辣椒疫霉菌 辣椒疫霉 编码基因 氨基酸残基 真菌
于金凤
作品数:89被引量:469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融合群 杀虫剂 禾谷丝核菌 立枯丝核菌
杨根华
作品数:78被引量:272H指数:11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丝核菌 云南烟草 真菌 重金属 丛枝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