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3篇“ 古史辨“的相关文章
- 古史辨
- 顾颉刚编
- 关键词:古代史
- 古史辨《静女》公案的再审视
- 2024年
- 本文以《古史辨》第三册《诗经》部分的经典案例——《静女》篇的相关论辩文字为出发点,集中讨论解决《静女》篇公案的三个核心问题。笔者积极汲取古史辨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如“彤”字的语用条件、《诗经》语篇结构与叙述逻辑的关联等;同时尝试结合出土文物,对“彤管”进行名物考证,得出“彤管为笔筒”的新论;进而理顺了《静女》第二、第三章的叙述逻辑。最后,笔者尝试对《静女》本事情境进行了还原。
- 季品锋
- 关键词:古史辨《静女》彤管
- 古史辨的贡献和局限及上古史的重建
- 2024年
- 古史辨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界古史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学派。在古史辨中,100年前顾颉刚先生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和“四个打破”最具理论特色。100年过去了,今天,反思古史辨派,我认为它有贡献,亦有局限。顾先生对“三皇五帝”古史体系之辨,其方法论是从古书辨古史,即从古书成书年代的先后来推论古史形成的过程,因此他得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这是“层累说”的关键,他由此不相信“三皇五帝”古史系统,有其自洽的一面。但是,“三皇五帝”系统究竟是怎么来的,其历史文化背景是什么,顾先生并没有说清楚,却很有深究的必要。
- 王震中
- 关键词:古史辨三皇五帝古史研究上古史
- 出经入文:古史辨派与中国诗经学的现代转型
- 2024年
- 古史辨派对传统诗经学进行了全面质疑,并直接推动了中国诗经学的现代转型。全面质疑并挑战传统学术话语的古史辨派试图祛除《诗经》的经学文本身份,消解其合法性与权威性,重新审查前代经说,尤其是在质疑孔子与六经关系的基础上,否定“孔子删诗”说。古史辨派试图弃经入文,重构具有现代色彩的诗经学,集中体现为以现代文学观念再造《诗经》,特别是以秉持民间立场的“歌谣说”最具代表性。古史辨派出经入文,对形塑中国现代诗经学有重要学术意义,但以今日眼光视之,亦自有其不足之处。
- 郭明浩
- 关键词:古史辨派诗经学
- 传说与史迹:故事眼光下史学的转向——“古史辨”对中国现代史学的推动(一)被引量:2
- 2024年
- 一百年前发起的古史辨,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史学革命,是中国史学走向现代的一个表征。古史辨的最大贡献与其说是“史迹的整理”,或更在于以传说的眼光看待历史的自觉意识,二者在当时又有些内在的紧张。要探讨古史辨学人如何推动传说在史学中的兴起,不能不对几个重要的背景因素进行梳理:从清代开始的学术眼光移向“正经正史”之外,奠定了民国前期新史学一个颇具突破性的倾向。而近代引入的进化论与社会阶段说,导致昔人眼中的黄金古代变成一个原始的时段。怎样定位已被颠覆的古代,成为必须面对的时代新问题。在民初兴起的截断众流倾向,主张把上古史的一大段作存而不论的处理,这一倾向引发了不同的因应和纠偏举措,包括“传说时代”的提出。
- 罗志田
- 关键词:古史辨考证学进化论传说时代
- 我看“古史辨”
- 2023年
- 今年是古史辨运动一百周年。一百年前,顾颉刚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犹如石破天惊,揭开了一个新的学术时代的序幕,造就了一场具有革命意义的学术运动。百年间,对于顾颉刚和古史辨运动,学界是之非之,毁之誉之,围绕它的论辩早已超越了顾颉刚辨伪古史的初衷,在对待它的态度上,折射出政治时代的几经转圜。今天,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如何看待古史辨运动的学术遗产,这场学术运动的精神特质是什么,应该从什么样的学术层次上进行反思和总结,当代中国史学应该有所回应。本刊特邀请站在学术前沿的几位学者就此问题发表评论,他们从认识论、方法论等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以期得到学界的呼应。本刊真诚地期待学界同仁惠赐大作,参与讨论,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当代史学的健康发展。
- 赵轶峰
- 关键词:古史辨运动当代史学学术遗产钱玄同精神特质
- 古史辨派易学研究
- 本书所考察的古史辨派对传统易学的研究,以顾颉刚、李镜池、胡朴安为重点,集中体现在《古史辨》第三册之《自序》中,承续了以史治易的传统,视《周易》文献为中国古代的史料,洋溢着“求真”的内在精神,成为20世纪易学研究中的显学,...
- 斯满红作
- 百年之际再思“古史辨”
- 2023年
- 古史辨提出至今已届百年,其对于历史学的影响,仍然超过现代历史学兴起以来的绝大多数其他论说。之所以如此,并不仅仅在于古史辨研究得出了诸多至今仍然基本成立的结论,还在于它呈现了一种与传统历史学构成鲜明反差的历史学研究方式。这种方式的标志是“疑古”,指的是对于先前古史系统及支撑和呈现这一系统的文献进行全面质疑和鉴别。这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路径。所以,古史辨意味着对以往的古史书写提出全面挑战,将之置于证据与逻辑面前重新审视,以求得对于历史真相更贴近的认知。
- 赵轶峰
- 关键词:古史辨历史学研究疑古历史真相
- 评古史辨派的疑古思潮被引量:1
- 2023年
- 疑古与考证固然是理论诠释的基础,但也只有在唯物史观的引导下,古史考辨才能坚持正确方向,取得突破性成就。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在五千多年文明史上创造的灿烂成果,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梳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具有重大意义。
- 崔庆贺
- 关键词:四大文明古国疑古思潮古史辨派历史脉络
- 古史辨与今文经学关系再研究
- 古史辨与今文经学的关系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辨明今文经学的学术价值是理解这一问题的前提。今文学家的发现与他们对这些发现所作出的解释是两个问题。今文学家的发现建立在文本证据的基础上,他们据此提出的质疑是...
- 范静静
- 关键词:古史辨今文经学学术价值
相关作者
- 张京华

- 作品数:185被引量:228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庄子 古史辨派 摩崖石刻 儒家 朝阳岩
- 李长银

- 作品数:39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 研究主题:古史辨运动 史学 翦伯赞 史料学 新史学
- 谢中元

- 作品数:48被引量:193H指数:7
- 供职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思想政治教育 岭南 《诗经》
- 罗志田

- 作品数:181被引量:2,355H指数:3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史学 新文化运动 民初 国学 五四运动
- 马建强

- 作品数:26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古史辨 历史研究 层累 学术实践 李慈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