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0篇“ 古植被“的相关文章
山东莱州湾南岸晚上新世以来(6.8~0.004 Ma)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
2024年
【研究目的】海岸带沉积物中的微体生物化石保存着丰富的地质环境信息,本文的目的是重建莱州湾南岸晚上新世以来的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关系。【研究方法】拟通过对HLL01钻孔的孢粉、淡水藻类、海相沟鞭藻、有孔虫内衬等微体生物化石的分析,恢复和重建莱州湾南岸及其附近地区晚上新世以来的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研究结果】(1)在晚上新世—早更新世阶段(约6.8~1.6 Ma),大量的陆生草本花粉(75.13%)指示研究区的植物群落主要以藜科、蒿属及禾本科为主的草原植被,气候温暖偏干。(2)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阶段(约1.6~0.6 Ma),研究区的植物群落开始由草原向森林草原类型过渡;急剧增加的淡水藻类,则指示研究区可能有大的河流注入,或形成较大规模的湖泊;降水量增加,气候变得湿润。(3)在中更新世—晚全新世阶段(约0.6~0.004Ma),研究区的植物群落已经变成森林草原植被。淡水藻类含量略有降低,指示研究区的河流注入量开始减少,湖泊面积也开始萎缩。同时,海相沟鞭藻和有孔虫内衬等海相化石记录,指示研究区在该阶段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大规模海侵事件。【结论】莱州湾晚上新世以来发生了3次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事件。
郝秀东劳月英欧阳绪红姜兴钰王福田立柱施佩歆陈永胜王宏李建芬商志文
关键词:孢粉组合古植被古环境演变晚上新世
松嫩平原喇嘛寺泡25 kaBP以来植硅体记录的植被气候演化
松嫩平原位于季风气候区,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是进行气候研究的理想区域。本文选取了松嫩平原喇嘛寺泡剖面,提取了剖面558个样品的植硅体,进行AMS14C测年,分析植硅体数据及组合特征,通过植硅体组合特征、气候指数、植...
王佳宇
关键词:植硅体古植被古气候
末次冰盛期以来东北地区植被定量重建及其气候响应被引量:1
2024年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演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及碳循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重建过去典型增温过程中植被的变化,是评估全球变暖背景下植被响应的关键之一。末次冰盛期(LGM)是末次冰期中距今最近的气候最冷、冰川规模最大的时段。LGM以来,气候经历了从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的逐渐增温和后续降温过程。本研究综合公开发表的东北地区的69条孢粉序列,通过生物群区化方法定量重建了LGM以来其植被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21~12 ka B.P.,森林仅分布在东部边缘山地,该时期森林类型点位比例最低,仅25%,研究区大面积被草原和荒漠占据;12~9 ka B.P.,森林向西、北方向扩张,草原被迫向内蒙高原地区迁移,森林-草原分界线逐渐向西移动;9~5 ka B.P.,森林成为主要植被类型,在东北地区广泛分布,森林点位比例在6 ka B.P.达到最大值,约65%以上。温带落叶林分布范围与现代相比,最北界向北扩张大约7°~8°。草原仅分布在松嫩平原东部和内蒙高原北部。全新世大暖期(6±0.5 ka 14C),森林-草原分界线大致分布在现代300 mm年等降水量线附近;5 ka B.P.以来,草原再次扩张。森林向东部边缘山地迁移。森林-草原分界线向东迁移。此外,温带落叶林出现的海拔变化显示,LGM以来其逐渐上升至全新世早中期开始下降,与全球温度变化类似。进一步分析表明,LGM以来,降水或有效湿度可能是控制东北地区森林整体比例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此外,5 ka B.P.以来,人类活动对植被分布格局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张瑞李琴勇心意于梦晴
关键词:末次冰盛期植被重建孢粉
基于植硅体的五千年以来集安地区植被定量重建
2023年
植被定量重建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在吉林省集安市附近的鸭绿江谷地的泥炭剖面中,获取了厚度为2.5 m的泥炭样品,采用植硅体分析和测年方法,定量重建了该地5000 a以来的植被变化历史。研究结果表明,5000 a以来,鸭绿江谷地的泥炭地的植被变化可以分为4个时期,第一时期,4960~4060 cal.a BP,草本植物由禾本科(Poaceae)的画眉草亚科(Eragrostoideae)、虎尾草亚科(Chloridoideae)、早熟禾亚科(Pooideae)、黍亚科(Panicoid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物种组成,草本植物数量较少,有木本植物和蕨类植物出现,植硅体-林草指数值逐渐增大,植物盖度较小,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较高;第二时期,4060~3470 cal.a BP,草本植物主要为早熟禾亚科和虎尾草亚科植物盖度,草本植物数量少于上一时期,有木本植物出现,蕨类植物有所增加,植硅体-林草指数值较大,植物盖度集中变化在70%~80%之间,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低于上一时期;第三时期,3470~2700 cal.a BP,草本植物主要为黍亚科和虎尾草亚科物种,草本植物数量增加,达到泥炭剖面的最大值,木本植物有所增加,依旧有蕨类植物出现,植硅体-林草指数值减小,植物盖度增大,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与上一时期相近;第四阶段,2700~590 cal.a BP,草本植物主要由早熟禾亚科、画眉草亚科和虎尾草亚科物种组成,草本植物数量比上一时期少,木本植物有所增加,蕨类植物减少,植硅体-林草指数值较为稳定,植物盖度较大且趋势稳定,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较高;4个时期植被的组成无显著差异,植硅体-林草指数值波动变化,最后趋于稳定,植物盖度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波动提高。5000 a以来,集安鸭绿江谷地泥炭地的植被变化趋势与东亚季风指数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东亚夏季风环流是控制集安地区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同时,植被变化也受到了冰筏碎屑(ice-rafted
刘琳琳刘琳琳高桂在介冬梅王江永牛洪昊刘颖宋丽娜
关键词:植硅体古植被泥炭地中晚全新世
第四纪末期以来中国植被格局变迁
环境研究中,孢粉作为保存最好、样品数量最多、可体现植物类群生态差异的重要基础数据,常用于定量反演过去植被与气候格局及其变迁,从而深入探究环境演变历史及其驱动机制。基于单点孢粉记录建立的孢粉数据库,使生态学从样点尺...
周伯睿
关键词:气候变化
泥炭记录的黔西北51.91~37.96 ka BP植被演化
黔西北地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探索和认识该区域的植被演化和气候变化对于该区域的植被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黔西北地区厚350 cm的大方泥炭DF-2钻孔为研究对象,基于AMS C测年,通过对泥炭中的孢粉...
汪洪娇
关键词:MIS3植被重建孢粉
河北中东部中全新世的植被定量重建
了解中全新世期间的区域植被演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能够较好的对未来植被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华北平原地处于东亚季风区,并且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然而,河北作为华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全新世中期的植被类型和分布仍不清楚。因...
解明霞
关键词:全新世中期植被类型
浙东晚中新世胡桃属果实化石的首次发现及嵊县植物群植被重建
作为生物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开拓先驱,大部分在自然界中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特定的植物只能生存于特定的生存环境之中,因此植被类型是衡量气候与环境的重要指标。地带性植被是在一定区域内,...
夏孝远
关键词:晚中新世胡桃属地带性植被
安徽省池州地区距今3万年以来植被演替过程及晚全新世人类活动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通过对长江下游安庆池州市地区钻孔岩芯开展环境变化研究,基于岩芯5个沉积物样品的AMS14C测年结果建立沉积深度-年龄框架,根据孢粉分析结果探讨研究区域MIS3晚期以来植被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全新世晚期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干扰信号。研究结果表明:1)在MIS3阶段晚期(~30540~25330 cal a BP),研究区域植被类型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类以壳斗科常绿类型青冈属和松属植物为主,落叶栎属和栗/锥属植物相对较少,反映了当时气候为温暖湿润;2)在MIS2阶段(25330~9640 cal a BP),研究区域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要特征,该阶段气候从末次盛冰期时期的寒冷干燥逐渐转变为温凉湿润;3)在早-中全新世阶段(9640~5180 cal a BP),森林植被开始繁盛,尤其是乔木类植物含量达到峰值,反映出当时气候温暖潮湿;4)在晚全新世阶段(5180 cal a BP以来),禾本科植物花粉(>40μm)剧增,可能与当时稻作农业规模增大有关;同时乔木类花粉锐减,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植被干扰强度增加。
黄康有周怡君陈聪汤永杰岑彩凤
关键词:长江流域MIS3阶段孢粉分析古环境
百色盆地渐新世植被气候被引量:1
2022年
为恢复百色盆地渐新世植被面貌并重建气候,对该盆地伏平组孢粉化石进行了采样、分析、鉴定,共获得孢粉化石34属,并划分为2个组合:(Ⅰ)Abietineaepollenites-Quercoidites-Polypodiaceaesporites组合;(Ⅱ)Abietineaepollenites-Pinuspollenites-Pediastrum组合。组合Ⅰ时代为渐新世Rupelian中期;组合Ⅱ时代为渐新世Rupelian晚期至Chattian早期。植被面貌变化为:针阔混交林,底部生长着蕨类植被→针叶林。通过孢粉组合属性特征的研究得出孢粉组合Ⅰ代表了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湿度相对较大;孢粉组合Ⅱ代表了亚热带较湿润性气候。通过共存因子分析得出:在渐新世Rupelian中期至Chattian早期时间段内百色盆地年均降雨量(MAP)在797.5~1293.7 mm之间,年均温度(MAT)在11.3~22.6℃之间,为北亚热带气候特征。而现在的百色盆地位于南亚热带(年均温度:22.0℃,年均降雨量:1070.5 mm),二者的差异可能与新生代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所造成的亚洲板块“右旋”有关。
韦一杨兵邓会娟
关键词:百色盆地渐新世孢粉组合古气候

相关作者

许清海
作品数:175被引量:1,111H指数:27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花粉 植被 花粉组合 孢粉 表土花粉
童国榜
作品数:76被引量:1,023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研究主题:古气候 孢粉记录 孢粉 孢粉植物群 第四纪
张玉兰
作品数:140被引量:89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孢粉 古环境 花粉 孢粉组合 古环境意义
郑卓
作品数:133被引量:791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全新世 孢粉 孢粉分析 古环境 气候变化
王永莉
作品数:70被引量:35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正构烷烃 古植被 湖泊沉积物 超临界流体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