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8篇“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的相关文章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抑制素A、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检测在先兆流产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抑制素A(INHA)、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在先兆流产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8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后妊娠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65例)和流产组(43例),另选同期产检正常的健康孕妇为对照组(60例)。比较三组血清PAPP-A、sHLAG、INHA水平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最高流速与舒张最低流速比(S/D),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PAPP-A、sHLAG、INHA及子宫动脉PI、RI、S/D单独和联合对先兆流产的诊断和预测价值。结果:108例先兆流产患者经保胎治疗10d,保胎失败43例,保胎成功65例。子宫动脉PI、RI、S/D值比较,流产组高于继续妊娠组,继续妊娠组高于对照组,血清PAPP-A、sHLAG水平比较,对照组高于继续妊娠组,继续妊娠组高于流产组,INHA水平流产组高于继续妊娠组,继续妊娠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PAPP-A、sHLAG、INHA和超声指标联合对先兆流产的诊断AUC较各指标单独诊断AUC升高(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清PAPP-A、sHLAG、INHA联合对先兆流产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较高。
- 陈寅孙惟靖张强
- 关键词:先兆流产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抑制素A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
- 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白介素-17水平预测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的研究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 分析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白介素-17(IL-17)水平预测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海南省中医院接受保胎治疗的9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治疗10d时根据保胎结局分为成功组(n=71)与失败组(n=19)。统计患者相关资料,分析治疗前血清sHLA-G、IL-17水平预测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的价值。结果 90例患者中保胎失败19例,占21.11%;失败组与成功组血清sHLA-G、IL-17、孕酮(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前血清sHLA-G、IL-17水平预测保胎失败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80,均有较理想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保胎治疗前血清sHLA-G低表达、IL-17过表达可能提示先兆流产患者保胎失败风险高。
- 李霞梁海珊杨飞飞张丽
- 关键词:先兆流产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白介素-17
-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sHLA的快速检测卡及试剂盒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sHLA的快速检测卡及试剂盒,所述快速检测卡在延伸方向上依次设置有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膜垫和吸水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垫上固定有包被了sHLA检测抗体的有色纳米颗粒,所述硝酸纤维...
- 蔡俊超戴红霞宗杜强
- 卵裂期胚胎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 2021年
- 目的探讨卵裂期胚胎培养液中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表达与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冻融胚胎移植的86例不孕患者,共计100个周期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和未妊娠组,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基本信息及sHLA-G含量差异;再根据sHLA-G的测定结果分为sHLA-G阳性组及阴性组,比较两组的植入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卵裂期胚胎(体外培养第三天)培养液中sHLA-G浓度。结果妊娠组sHLA-G平均值高于非妊娠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LA-G阳性组的sHLA-G含量平均值及植入率均大于sHL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胚胎培养液中sHLA-G含量为影响胚胎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第三天胚胎培养液中sHLA-G的表达及表达量与胚胎植入有关,可作为妊娠结局的预测指标。
- 耿蒙慧邢阿英王大琳胡艳秋
- 关键词:辅助生殖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胚胎植入胚胎质量
-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对丙型肝炎初治患者标准化治疗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 HLA-G)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就诊的63例CHC患者,分别采用基因芯片法、RT-PCR法和ELISA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HCV RNA和s HLA-G。所有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分析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影响因素。结果:SVR组女性和非基因1型比例均显著高于非持续病毒学应答(NSVR)组(女性:70.59%vs.44.83%,χ2=4.285;非基因1型:82.76%vs.55.88%,χ2=5.217,P均<0.05),其余基线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NSVR组患者治疗前血浆s HLA-G水平显著高于SVR组[1.85(1.49-16.00)ng/L vs.1.53(1.36-2.80)ng/L;U=329.00,P<0.05]。经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 HLA-G和HCV基因型是与治疗结局相关的独立影响因子,Exp(B)(95%CI)分别为0.922(0.868-0.978)、14.204(1.898-106.289)。结论:s HLA-G对丙型肝炎初治患者标准化治疗疗效有重要影响,特别是低水平者更容易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
- 周勇应莉徐佳佳丁世雄胡爱荣高国生
-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利巴韦林聚乙二醇干扰素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
- 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在胃癌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在检测胃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84例确诊胃癌患者纳入胃癌组,68例胃病(胃出血、胃溃疡、慢性胃炎)患者纳入胃病组,92例健康献血者纳入对照组。分析sHLA-G、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等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从而计算4项指标诊断胃癌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最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胃癌的危险因子。结果 3组研究对象sHLA-G、AFP、CA125、CE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sHLA-G、AFP、CA125、CEA等4项指标在3组中最高,胃病组4项指标比胃癌组低,对照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项检测指标中,CEA假阳性率最高,CA125次之,其余2项假阳性率较小;sHLA-G灵敏度(51.23%)最高,AFP灵敏度(4.21%)最低;CEA未确定率最高(31.90%);sHLA-G特异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HLA-G、AFP、CA125、CEA是胃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HLAG在检测胃癌患者中具有实用价值,可以作为确诊胃癌辅助指标。
- 高涛高媛
- 关键词: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胃癌胃病
- 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激素、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动态变化在早期先兆流产结局预测中应用研究被引量:4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激素(P)及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动态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就诊于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并要求保胎的先兆流产患者为实验对象,治疗过程中自然流产者34例设为流产组,继续妊娠者106例为妊娠组,同期在我院定期常规产检的正常妊娠孕妇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于妊娠第5~10周每周一次定量检测体内血清sHLA-G变化值,化学发光法测定其体内血清β-HCG、P水平。结果三组孕妇孕5~10周血清sHLA-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与妊娠组孕5~10周血清sHLA-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孕妇孕5~10周血清β-HC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妊娠组孕7、8、10周血清β-HC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与妊娠组孕7~10周血β-HC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孕妇孕5~10周血清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妊娠组孕7~8周血清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与妊娠组孕7~10周血清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LA-G与β-HCG联合孕酮作为先兆流产结局预测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治疗,sHLA-G在区分孕5、6周的早早孕先兆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有特异性。
- 夏小艳李耀军
- 关键词:先兆流产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
- 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与孕酮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 HLA-G)与孕酮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临床诊断为先兆流产孕妇77例,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继续妊娠组(45例)和难免流产组(32例)。另随机选取该院同期诊断的正常孕妇20例作为正常妊娠组。检测比较3组血清s HLA-G和孕酮水平。结果 3组血清s HLA-G和孕酮水平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妊娠组和难免流产组血清s HLA-G和孕酮水平均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免流产组血清s HLA-G和孕酮水平均低于继续妊娠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血清中s HLAG和孕酮水平过低可能预示妊娠失败。
- 白剑陈文苗兰英刘鸿蒋宁孙宁林大勇张冬梅
- 关键词: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孕酮
-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G)属于非经典HLA-Ⅰ类分子,是非常重要的免疫调控分子。最初发现其局限表达于人类母胎免疫界面,参与妊娠过程。进一步研究发现,HLA-G可通过与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2(immunoglobulinlike transcript 2,ILT2)、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4(immunoglobulin-like transcript 4,ILT4)和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R2DL4等的相互作用,抑制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的免疫应答,对机体产生广泛的免疫抑制作用。
- 潘映秋林爱芬颜卫华
- 关键词:分子标志物
-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联合癌胚抗原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中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胸水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胸腔积液最常见的方法,但其诊断敏感度最高也仅有60%左右〔1〕。胸腔镜获取病理组织虽是诊断胸膜疾病的金标准,但部分患者不愿接受胸腔镜有创检查,且部分基层医院不具备开展胸腔镜的条件。因此,分子方法检测胸水性质用于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具有重要意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作为肿瘤相关分子有助于鉴别组织的良恶性〔2〕。可溶性HLA(s HLA)-G作为一个潜在的肿瘤标志物,
- 宋新宇陈世雄曾凡军高宝安杨卫兵
- 关键词:癌胚抗原恶性胸腔积液分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