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8篇“ 吐鲁番-哈密盆地“的相关文章
- 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服装妆饰研究
- 吐哈盆地位于中国新疆东部,气候条件干燥,随着几十年的考古积累,毛纺织品、皮革、骨角制品等大量有机质遗物保存下来,研究基础丰厚。鉴于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服饰遗存缺乏综合性研究,本文拟以吐哈盆地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出土的服装、饰物...
- 刘雅馨
- 关键词:社会分工
- 关于吐鲁番-哈密盆地聚煤规律的初见
- 2015年
- 本文通过对吐哈盆地沉积环境、构造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分析,努力探索其控煤作用和聚煤作用,为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 贾新明
- 关键词:煤田聚煤规律
- 吐鲁番-哈密盆地葡萄树生长模拟模型研究
- 2015年
- 建立了葡萄树生长水分数学模型、葡萄树生长碳氮数学模型、葡萄树生长根和叶数学模型,为了检验和应用此数学模型计算吐鲁番-哈密盆地葡萄树需水量,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求了数学模型的近似解,用MATLAB软件得出精度较高的数值解,并用图形的方式将解的形态显示出来.
- 阿力木.阿不力克木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区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预测被引量:7
- 2014年
- 提出多相带匹配分析法预测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即以有利的沉积相带、构造相带、储集相带等控带因素为单因子,针对不同地区,综合考虑各单因子的影响程度,依据不同因子控带贡献大小,采用叠合匹配原则,根据匹配程度将"甜点"由好到差分成Ⅰ、Ⅱ、Ⅲ和Ⅳ类。通过分析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区中侏罗系西山窑组一段沉积、构造、储层等控带因素认为:研究区有利沉积相带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辫状河道和河道叠置体微相;有利构造相带主要为南部斜坡带、中部凹陷局部微隆起及断裂发育储层改造区和北部长轴状大型背斜构造带;有利储集相带主要为孔隙度>3.2%、渗透率>0.1×10-3μm2的储层分布区。通过多相带匹配分析,预测研究区Ⅰ类"甜点"主要位于南部斜坡吉深1井西侧、吉1井附近、中部凹陷带的西侧狭长条带、北部构造带的吉3背斜中部、东深2井背斜西翼及之间的局部小构造。对比分析预测结果与录井及测井解释成果,符合度较高,该方法能够直观有效地预测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对于指导该类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 杨少春赵晓东张喜周立业刘桓
-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藏吐鲁番-哈密盆地
- 沉积认识下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地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地层对比格架的建立被引量:2
- 2013年
- 根据岩芯观察结果,结合区域地质、钻井及测井资料分析表明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地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地层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在沉积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地层对比方法,对勘探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地层对比。结果表明:水西沟群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平原和前缘亚相,各亚相体对应于"组"的级别地层单元;厘定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的地层界限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相变界面;以上、下两套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河漫沼泽微相稳定的煤层为区域对比标志层,准确控制目的层,并利用沉积旋回和岩性对比,进一步将各亚相体划分出相当于"段"的级别的地层单元。由此建立的沉积认识的地层对比格架,能够客观反映地层沉积的变化,为下一步地质研究打下基础。
- 赵晓东杨少春陈宁宁张喜陈国宁
- 关键词:水西沟群沉积相地层对比
- 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北部下二叠统伊尔稀土组的沉积特征与盆地演化被引量:12
- 2013年
- 吐鲁番-哈密盆地北部广泛分布下二叠统伊尔稀土组,记录了盆地形成时期的古气候、古地理、盆地演化及大地构造背景方面的许多重要信息。针对伊尔稀土组的沉积特征、盆地属性和大地构造背景研究中存在的若干争议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盆地分析方法,研究了早二叠世的盆地演化规律和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表明,伊尔稀土组垂向上经历了河流/冲积扇-滨浅湖-半深湖/深湖的沉积环境变化,其火山岩建造以含橄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及流纹岩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为特征,且岩石组合的展布显示火山岩比例自西向东逐渐增多,说明东部火山活动较西部强烈。同时期博格达北麓发育海相复理石建造夹少量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及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博格达北麓的早二叠世火山岩组合也具有双峰式特征,说明二叠纪早期博格达北麓为海相裂谷环境,博格达南麓为陆相裂谷环境。古流向呈现双向性,自博格达南北向裂谷中心汇聚。物源分析显示,吐哈盆地北缘早、中二叠世地层中的砾石成分多以安山岩与凝灰岩、流纹质等酸性火山岩为主,砂岩、硅质岩、灰岩次之,主要来自于下伏泥盆纪、石炭纪岩石。
- 徐加林刘燕学柳永清旷红伟彭楠许欢陈军杜冬霞刘海董超王宝红薛沛霖
- 关键词:早二叠世古水流
- 吐鲁番-哈密盆地台北凹陷早、中侏罗世地层及孢粉组合研究
- 吐鲁番-哈密盆地位于新疆东部,是新疆三大油气盆地之一。侏罗系是盆地内发育最好、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一套河流、湖泊、沼泽相沉积地层,也是目前最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勘探目的层的沉积岩系,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矿产资源。...
- 李强
- 关键词:吐鲁番-哈密盆地侏罗系台北凹陷孢粉组合
- 文献传递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稀土元素变化规律初探——以伊犁和吐鲁番—哈密盆地为例被引量:18
- 2007年
- 本文以发育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伊犁、吐鲁番—哈密盆地为例,详细研究了成矿层间氧化带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稀土元素在层间氧化作用中的变化规律。通过与北美页岩、还原带原生砂岩的对比,研究了稀土元素在不同氧化分带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层间氧化作用过程中,稀土元素在总体亏损的背景上发生了明显的分异,LREE从氧化带到过渡带含量逐步降低,HREE由氧化带到过渡带趋于富集;δCe由氧化带到过渡带随氧化作用的减弱降低,δEu则逐步升高,呈现与表生风化作用相同的变化规律,较好地指示了层间氧化带中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虽然稀土元素存在一定的迁移变化,但没有中亚砂岩铀矿床出现的REE显著迁移,高度富集现象。
- 陈友良朱西养张成江陈跃辉彭新建王金平
- 关键词: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稀土元素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微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以吐鲁番—哈密盆地十红滩铀矿床为例被引量:19
- 2006年
- 通过样品采集、细菌培养和鉴定等,首次在中国大型的十红滩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容矿层中发现不同种群的细菌。氧化带主要分布铁细菌、硫杆菌、硝化菌等好氧菌,矿石带主要分布厌氧的硫酸盐还原菌,其种类和数量上具明显的生物地球化学分带性,并与岩石的地球化学分带性一致。首次利用容矿层的硫酸盐还原菌在室内进行了硫酸盐还原试验。根据细菌的代谢特征,结合硫酸盐还原菌还原试验,分析了细菌在层间氧化带形成、铀氧化迁移和还原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 乔海明张复新耿海波黄建新尚高峰
- 关键词:好氧菌地球化学分带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吐鲁番-哈密盆地
- 吐鲁番-哈密盆地后碰撞陆内变形及中新生代盆山时空耦合作用
- 吐鲁番-哈密盆地是新疆境内三个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盆地完全镶嵌于北天山造山带之中,北侧为博格达山,南侧为觉罗塔格山,近东西走向的博格达山和觉罗塔格山向东在甘新边界合围,形成盆地东界,北东—南西走向的喀拉乌成山将吐哈盆地...
- 朱文斌
- 关键词:后碰撞陆内变形新生代盆山耦合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柳益群

- 作品数:218被引量:2,227H指数:29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成岩作用 三塘湖盆地 二叠系 芦草沟组
- 赵文智

- 作品数:320被引量:8,119H指数:5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研究主题:油气勘探 天然气 四川盆地 页岩油 含油气系统
- 冯乔

- 作品数:95被引量:1,172H指数:21
-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吐哈盆地 天然气 烃源岩 二叠系
- 邹才能

- 作品数:385被引量:15,307H指数:7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研究主题:非常规油气 四川盆地 页岩气 页岩油 甜点
- 周立发

- 作品数:153被引量:1,766H指数:24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烃源岩 二叠系 南祁连盆地 地球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