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6篇“ 向海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文章
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沙丘榆林65种植物繁殖体重量比较研究
2023年
以吉林西部向海自然保护区沙丘榆林65种植物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植物繁殖体(19种种子,46种果实)的重量,分析半干旱生境中不同类型植物繁殖对策的功能差异及其在植被更新进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65种植物中繁殖体为种子的植物单粒重分为4个组别(<0.1、0.1~1、1~10、10~100 mg),繁殖体为果实的植物单粒重分为5个组别(<0.1、0.1~1、1~10、10~100、100~200 mg)。(2)植物繁殖体的单粒重差别极大,最轻的列当种子为0.0096 mg,最重的蒺藜果实为131.50 mg。(3)刺藜、剪股颖、小香蒲、野艾蒿、尖头叶藜、狗尾草、蒲公英、拂子茅、驴耳风毛菊、山苦菜等植物繁殖体重量轻,能够借助风力传播等外力作用在保护区广泛分布。(4)刺藜、列当、星星草、翻白委陵菜、尖头叶藜、麦瓶草、平车前、帚枝千屈菜、狗尾草、百里香、戟叶蓼、箭头唐松草、蓬子菜、狭叶泽芹的繁殖体不但重量轻(<1 mg)且形状呈近圆球形,推测其可能具有持久土壤种子库。半干旱沙植物借助繁殖体形态形成特殊的繁殖对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种群生存的风险,对种群持续繁衍具有重要生态意义。
闫守刚刘志民李晓东
关键词:繁殖体单粒重土壤种子库繁殖对策
向海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较为重视在游览过程中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科普旅游活动开始蓬勃发展。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物种资源丰富,是发展科普旅游的绝佳场所。对自然保护区科普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合理评价是自然保护区...
纪听听
关键词:科普旅游旅游资源评价向海自然保护区
灰鹤在向海自然保护区觅食生境的选择研究
2019年
本文报导了2017年、2018年向海自然保护区灰鹤迁徙与觅食生境的选择情况,结果表明:灰鹤春季途经向海湿地停歇期较短,为3月上旬-4月中旬,主要在较浅的泡沼及低湿草甸上休息觅食;秋季途经向海湿地停歇期相对较长,为9月中旬-11月中旬,主要选择在草甸及农田中觅食,以农田为主。
李波李连山刘蕾
关键词:灰鹤向海自然保护区觅食生境
青头潜鸭在向海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状况被引量:12
2019年
极危物种青头潜鸭(Aythya baeri)全球种群数量不足1 000只,中国是其主要分布地,种群数量约600—800只。而向海保护区作为其重要的历史繁殖地及迁徙停歇地,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结合文献、近年来青头潜鸭在向海保护区的目击记录、野外实地观察,对青头潜鸭在向海保护区的分布状况进行了总结,认为青头潜鸭仍在向海保护区繁殖。
张琦朱井丽吴可新李小琴李连山吴庆明
向海自然保护区恢复湿地土壤碳含量与固碳速率研究
向海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内陆盐沼湿地分布之一。近些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下,湿地退化严重,所以湿地恢复已成为湿地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向海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恢复期限的芦苇和香蒲湿地为研究对象,以自然芦苇和香蒲湿地为参考...
梁晨
关键词:有机碳黑碳向海自然保护区
1990—2016年向海自然保护区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利用GIS和RS技术及数理统计方法,以2年为时间间隔,对1990—2016年向海自然保护区沼泽湿地格局动态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进行分析,该研究为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刘吉平李会芬张科
关键词:沼泽湿地向海自然保护区
向海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被引量:4
2018年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调节水分循环、维持湿地特有动植物生存等基本生态功能.调查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共采集昆虫114种,隶属12目63科.在物种组成上,以鳞翅目、鞘翅目和直翅目为主要优势类群,主要优势种有中华蚱蜢(Acrida cinerca Thunberg)、黑足婪步甲(Harpalus roninus Bate)、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Motschulsky)).沙丘榆林生境有11目51科95种,其中,鞘翅目有16科31种;芦苇沼泽生境有9目33科56种,其中,鳞翅目有9科20种;羊草草原生境有8目32科67种,其中,鳞翅目有9科17种.对向海自然保护区主要害虫种类及资源昆虫进行了初步分析.
宗翔陈玉宝
关键词:昆虫湿地
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秋季水鸟群落特征被引量:1
2018年
为研究向海自然保护区秋季水鸟群落特征,采用定点观察法进行鸟类群落调查。共监测到鸟类8目、11科、25种,主要栖息环境为农田、稀树带、明水面和芦苇沼泽。保护区内水鸟在不同生境下多样性指数依次为农田>芦苇沼泽>明水面>稀树带,均匀度指数依次为农田>芦苇沼泽>稀树带≈明水面,丰富度指数依次为芦苇沼泽>农田>明水面>稀树带。保护区内受保护物种占40%。
郑振河李义王彩红吴景才李伟东
关键词:水鸟多样性生境
基于Hyb-F组合滤波算法的向海自然保护区NDVI时间序列重构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借助遥感手段直接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含有噪声数据,而单一应用局部或全局时间序列重构算法不能完全剔除噪声,重构精度受到一定影响的问题,本文将局部Savitzky-Golay(S-G)滤波、全局非对称高斯(Asymmetric Gaussian,AG)拟合原理和格拉布斯(Grubbs)检验算法相结合,构建Hyb-F组合式滤波法,重构向海自然保护区8种覆被类型的Landsat NDVI时间序列。首先,通过设定指标阈值剔除序列部分无效值;其次,采用引入Grubbs检验的S-G算法,剔除局部异常值;再次,采用引入Grubbs检验的AG拟合算法,剔除全局异常值;最后,利用S-G滤波算法平滑曲线,得到最终拟合结果。研究表明,该算法对灌木林地、草地、乔木林地和旱田等有植被生长覆被类型样本的拟合结果与纯净数据间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CC)达0.8488~0.9215,均方根误差(RMSE)为0.0429~0.1057。对盐碱地、建设用地、水域等非植被生长类型的数据具有较好的平滑作用。该算法对整个研究数据重建效率指数为0.59,可有效地模拟原始数据。相比于单一滤波算法,Hyb-F滤波法具有更强的噪声识别能力,降低噪声引起的峰值损失,不仅能更好地模拟植被生长规律,并且能保留曲线细部特征,获得较高拟合精度。
刘舒姜琦刚朱航李晓东
关键词:遥感
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分布特征和水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对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全面调查,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内湿地斑块共有102块,分为5种类型,永久性咸水湖湿地由21个湖泊湿地构成,季节性咸水湖湿地由12个湖泊湿地构成,河流湿地由4条人工及自然河流湿地构成,季节性咸水沼泽湿地由24处沼泽湿地构成,沼泽化草甸湿地由41处沼泽化草甸湿地构成,各类湿地所占面积比例依次为28.05%、1.50%、1.25%、43.97%、25.23%,各类湿地植被覆盖率依次为22.50%、35.16%、2.50%、67.41%、55.60%,后两类湿地中有狗尾草和灰菜分布与生长,显示湿地干旱化的征兆已十分明显。在湿地植物中,典型指示性湿生植物三棱藨草分布有限,是导致鹤类、雁类等水鸟减少的原因之一。目前只有霍林河、洮儿河可为向海湿地供给与补充水源,额穆泰河已无水可供,从2003年开始截至2016年,共补给水40.63亿m3,年均2.90亿m3。向海湿地水资源短缺、生境破碎化与退行性演变是存在的主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陈杨刘蕾王洵张铁成谷红亮利世锋
关键词: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水资源植被覆盖率

相关作者

何春光
作品数:128被引量:53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丹顶鹤 向海自然保护区 人工湿地 湿地 向海湿地
盛连喜
作品数:266被引量:2,493H指数:26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人工湿地 基质 人工湿地基质 湿地 生态学
张柏
作品数:358被引量:5,891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遥感 三江平原 GIS 土地利用 松嫩平原
邓伟
作品数:355被引量:5,092H指数:39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湿地 水资源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西部
王宗明
作品数:412被引量:6,127H指数:4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遥感 三江平原 土地利用 遥感影像 松嫩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