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73篇“ 吗啡术后镇痛“的相关文章
- 鞘内小剂量吗啡术后镇痛对罗哌卡因单次脊椎麻醉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观察鞘内小剂量吗啡术后镇痛对罗哌卡因单次脊椎麻醉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邮市中医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择期于单次脊椎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70~85岁,ASAⅠ~Ⅲ级,以随机数表法分为鞘内吗啡组(观察组,n=30)与舒芬太尼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以25G脊椎麻醉针行单次脊椎麻醉,观察组患者以0.5%重比重罗哌卡因2.5 ml+100μg吗啡鞘内注射;对照组患者以0.5%重比重罗哌卡因2.5 ml鞘内注射,术后继以舒芬太尼2μg/kg+100 ml生理盐水,以2 ml/h背景量行PCIA。分别于术后6、12、24和48 h记录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布氏舒适度(BCS)评分,以谵妄评定法(CAM)对患者术后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并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瘙痒、恶心呕吐、镇静嗜睡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内VAS与B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8 h时,观察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BC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CAM评估术后谵妄(POD)2例,低于对照组的9例(6.67%vs. 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皮肤瘙痒者观察者多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及嗜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反应及呼吸系统并发症。结论 鞘内小剂量吗啡术后镇痛操作简单,费用低廉,镇痛效果较好,可减少高龄患者POD的发生率,在有效的监测下,可安全用于单次脊椎麻醉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
- 姚娟梁栋梁唐在荣徐知菲
- 关键词:鞘内吗啡髋部骨折
- OPRM1 118G基因多态性对剖宫产鞘内注射吗啡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OPRM1 118G基因多态性对剖宫产鞘内注射吗啡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94例足月妊娠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患者行吗啡鞘内注射麻醉,分别在4、12和24 h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舒适程度评级布氏评分(BCS评分)。记录术后24 h内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进行OPRM1 118G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对吗啡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OPRM1等位基因的野生型纯合子、杂合子和突变型纯合子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GG基因型4、12 h VAS评分显著高于A/A基因型和A/G基因型(t=16.146,P<0.05;t=13.269,P<0.05;t=14.197,P<0.05;t=11.502,P<0.05);GG基因型12、24 h BCS评分显著低于A/A基因型(t=2.639,P=0.095;t=2.33,P=0.0214);GG基因型皮肤瘙痒率显著高于A/A基因型和A/G基因型(χ^2=53.152,P<0.05;χ^2=33.512,P<0.05)。结论 OPRM1 118G基因多态性可影响剖宫产鞘内注射吗啡术后的镇痛效果和皮肤瘙痒的发生。
- 王伟黄文锋栗村瑞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镇痛
- 慢性乙型肝炎剖宫产孕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应用羟考酮和吗啡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对比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对比慢性乙型肝炎(CHB)剖宫产孕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应用羟考酮和吗啡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行腰硬联合麻醉CHB剖宫产孕妇102例,根据术后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羟考酮组(53例)和吗啡组(49例)。羟考酮组予30 mg盐酸羟考酮+100 ml生理盐水,背景流量2 ml/h,自控镇痛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镇痛48 h。吗啡组予30 mg盐酸吗啡+100 ml生理盐水,设置同羟考酮组。对比两组孕妇术后4 h、8 h、12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VAS)评分,以及术后镇痛满意度。于麻醉前、术后24 h、术后48 h采集两组孕妇血样,以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对比两组孕妇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妇术后VAS评分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羟考酮组孕妇术后4 h、8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吗啡组(均P<0.05)。羟考酮组总满意度为73.54%,明显高于吗啡组的53.06%(P<0.05),且羟考酮组对镇痛效果非常满意的孕妇比例显著高于吗啡组(P<0.05)。两组孕妇术后PRL水平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且羟考酮组孕妇术后24 h、48 h的PRL水平均显著高于吗啡组(均P<0.05)。羟考酮组孕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98%,显著低于吗啡组的38.77%(P<0.05)。结论:CHB剖宫产孕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应用羟考酮的镇痛效果优于吗啡,能有效提高PRL水平,且安全性高。
- 周伟夏继林
- 关键词:羟考酮吗啡慢性乙型肝炎剖宫产镇痛
- 地佐辛、氟哌利多和格拉司琼联合使用用于产妇鞘内注射吗啡术后镇痛引起瘙痒防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地佐辛、氟哌利多和格拉司琼联合使用用于防治剖宫产鞘内注射吗啡术后镇痛引起瘙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剖宫产术的足月产妇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第1组:地佐辛2.0mg+氟哌利多2.0mg+格拉斯琼6.0mg静注,第2组:地佐辛5.0mg静注,第3组:氟哌利多5.0mg静注,第4组:格拉斯琼6.0mg静注。观察指标包括术后12和24小时2个时间段镇痛、瘙痒、镇静、呕吐、椎体外系症状出现的情况。结果术后12小时第1组与2、3、4组相比瘙痒的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指标四组产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氟哌利多和格拉司琼联合使用用于防治剖宫产鞘内注射吗啡术后镇痛引起瘙痒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 徐志华邱芬冯超男高玉福
- 关键词:吗啡瘙痒
- 剖宫产孕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应用羟考酮和吗啡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比较剖宫产孕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应用羟考酮和吗啡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孕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镇痛方式分为羟考酮组36例及吗啡组32例。比较2组术后6h(T1)、术后12h(T2)、术后24h(T3)、术后48h(T4)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差异,并比较2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和Cor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羟考酮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和Cor水平均低于吗啡组,2组PRL水平均呈先降低再升高,2组VAS评分、Cor水平和PRL水平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组(P<0.05)。结论羟考酮在镇痛、控制不良反应方面更具有优势,对改善孕产妇术后泌乳功能也有积极意义。
- 彭基斌方明星马娇张骐
- 关键词:羟考酮吗啡
- 地塞米松耳穴注射预防妇产科患者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皮肤瘙痒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耳穴注射预防妇产科患者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皮肤瘙痒临床效果。方法拟行硬膜外麻醉与吗啡术后镇痛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35例,以手术时间为序,按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Ⅰ组和对照Ⅱ组,每组45例。观察组为地塞米松耳穴注射,对照Ⅰ组为地塞米松肌内注射,对照Ⅱ组不给于预防措施。观察3组患者术后皮肤瘙痒程度及发生率。结果皮肤瘙痒发生率观察组为6.7%,对照Ⅰ组为37.8%;对照Ⅱ组为48.9%,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Ⅱ组与对照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耳穴注射用于预防妇产科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皮肤瘙痒临床效果确切,无不良反应。
- 杜静静朱红霞苏心镜
- 关键词:吗啡术后镇痛皮肤瘙痒地塞米松耳穴注射
- 多巴胺受体阻滞剂联合吗啡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应用吗啡镇痛与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氟哌啶醇联合吗啡镇痛,对腹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并对镇痛药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纳入麻醉评分ASA(Ⅰ~Ⅲ)级腹部消化系统肿瘤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全部患者于术后接受镇痛棒自控镇痛48小时,每次药物使用量为0.5mL,最短使用间隔为10分钟。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氟哌啶醇与吗啡联合镇痛;对照组采用单纯吗啡镇痛。对比观察患者48小时内每8小时的镇痛棒药物用量、视觉模拟评分(VAS)、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及恶心、呕吐和椎体外系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应用吗啡对患者呼吸及心率有抑制作用,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48小时内镇痛棒用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可以有效减少吗啡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氟哌啶醇联合吗啡可以安全有效地对术后患者进行自控镇痛,镇痛药物使用量较少并可以有效减轻吗啡引起的呼吸、心率抑制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严长兰
- 关键词: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吗啡术后镇痛
- 羟考酮与吗啡术后镇痛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血小板活性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评价羟考酮与吗啡术后镇痛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血小板活化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羟考酮组(O组)和吗啡组(M组),每组20例。O组PCIA泵配方为羟考酮1 mg/kg加托烷司琼6mg,M组为吗啡1mg/kg加托烷司琼6 mg。于麻醉诱导前5 min(T_0)、手术结束后4h(T_1)、24h(T_2)、48h(T_3)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P-选择素(CD62P)、NK细胞、NKT细胞、自然调节性T(nTreg)细胞含量和血小板聚集率(PAR)。结果与T_0时比较,T_1时O组,T_1、T_2时M组GPⅡb/Ⅲa、CD62P、PAR和nTreg细胞含量明显升高(P<0.05);T_1时O组,T_1~T_3时M组NK、NKT细胞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M组比较,T_2、T_3时O组GPⅡb/Ⅲa、CD62P、PAR和nTreg细胞含量明显降低,NK、NKT细胞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与吗啡比较,羟考酮术后镇痛可抑制血小板过度活化,对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较轻,此作用对防治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肿瘤细胞血行转移或有积极意义。
- 廖美娟郑雪琴冯舒韵李云刘洪珍杨承祥
- 关键词:阿片类血小板细胞免疫
- 小剂量纳洛酮对吗啡术后镇痛影响的研究进展
- 随着镇痛技术的提高以及镇痛泵在临床的广泛使用,更好的解决了广大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的痛苦,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术后镇痛可以促进患者早期活动、咳嗽,降低术后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吗啡作为硬膜外镇痛的常用药...
- 何江
- 关键词:纳洛酮镇痛作用吗啡
- 文献传递
- 耳穴注药治疗吗啡术后镇痛致皮肤瘙痒108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耳穴注药预防吗啡术后镇痛导致的皮肤瘙痒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并在术后应用吗啡镇痛,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异丙嗪,治疗组采用耳穴注射维生素B12和异丙嗪。结果:治疗组发生皮肤瘙痒患者低于对照组,皮肤瘙痒积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疼痛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皮肤瘙痒患者经继续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能够有效预防吗啡术后镇痛导致的皮肤瘙痒发生,不增加不良反应,对吗啡术后镇痛效果没有影响。
- 郝丹
相关作者
- 刘卫锋

- 作品数:35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MEP 脊柱侧凸 脊髓功能 失血性休克 围手术期
- 王春晓

- 作品数:49被引量:239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吗啡 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下腔注射 镇痛 硬膜外
- 季文进

- 作品数:57被引量:253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内皮素-1 吗啡 寒战 辣椒素受体 硬膜外麻醉
- 黄文起

- 作品数:397被引量:3,825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麻醉 肝移植 围术期 再灌注损伤 肠缺血再灌注
- 张国君

-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丙泊酚 舒芬太尼 静脉麻醉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