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篇“ 吸氮特性“的相关文章
柽柳根不同区域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探讨柽柳根不同区域的特性,采用非损伤离子探测技术,测定了柽柳根尖、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的铵离子和硝酸离子的流量;硝态肥和铵态肥对柽柳生根和管花肉苁蓉接种的影响。结果表明:(1)柽柳根的根尖、分生区及伸长区表现为硝酸离子内流,分别为9.7、12.9、11.7pmol/(cm2.s),根毛区则表现为硝酸离子外流,达到11.0pmol/(cm2.s);而柽柳根的根尖、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均表现为铵离子外流,分别为47.3、36.7、37.8、21.7pmol/(cm2.s)。结果显示,柽柳根具有收硝态而排出铵态特性。(2)施用硝态肥提高单株柽柳生根条数和管花肉苁蓉接种个数。
骆翔朱艳霞杜友郭玉海
关键词:柽柳管花肉苁蓉硝态氮铵态氮
施用磷肥对春小麦产量与特性及土体中硝态累积的影响被引量:16
2009年
通过宁夏引黄灌区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磷量分别为0、60、120、180kg/hm2对春小麦产量、磷肥利用率、特性和土壤中硝态累积的不同影响,旨在明确该区合理施磷量。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磷肥(60~120kg/hm2)能提高春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量。当施磷量为120kg/hm2,小麦籽粒产量最高,为6 215kg/hm2。春小麦素累积动态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增施磷肥能增加小麦量,但到成熟期春小麦地上部素累积出现损失,损失量达7.7%~13.4%。当施磷量分别为60、120、180kg/hm2时,0~150 cm土层中的NO3--N累积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50.6、58.5、62.9 kg/hm2。综合考虑磷肥利用率、小麦产量和降低土体中NO3--N残留等方面的因素,磷肥当季施用量应该控制在60~120kg/hm2。
张爱平刘汝亮李友宏杨世琦杨淑静杨正礼
关键词:春小麦磷肥吸氮特性硝态氮残留
施磷对夏玉米土壤硝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施磷水平对夏玉米生长期土壤硝态时空分布、累积量及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为夏玉米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施磷水平分别为0,60,120和180 kg/hm^2时,研究施磷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收累积的影响。【结果】在0-110 cm土层,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土壤硝态含量逐渐降低,0-30 cm土层明显高于30-110 cm土层且变幅较大,施磷肥能显著降低土壤硝态含量。随夏玉米生育期推进,0-110 cm土层硝态累积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于灌浆期达到最低值;当施磷水平为120 kg/hm^2时,成熟期0-110 cm土层硝态累积量低于施磷60和180 kg/hm^2的处理;施磷肥能显著增加玉米籽粒产量、籽粒量及收获指数,均以施磷水平为120 kg/hm^2时最高。【结论】在施基础上施用磷肥,有利于提高玉米籽粒产量,促进作物对素的收累积,减少土壤中硝态的累积及向更深土层中的运移量。
杜红霞吴普特王百群冯浩马军勇
关键词:土壤硝态氮籽粒产量氮素累积量
黄土区长期施用磷肥对冬小麦产量、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45
2007年
为了明确长期施用磷肥对冬小麦产量、特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21年的黄土高原旱地长期定位肥料试验,测定了冬小麦每株有效小穗数、穗粒数、成穗数、千粒重和干物质量以及植株和土壤中的、磷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磷肥(45~135 kg/hm2)能提高冬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并能显著提高每株有效小穗数、成穗数和冬小麦抽穗期后干物质累积量,继而显著提高产量,其中当磷肥施用量为13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2 869.0kg/hm2,但磷肥施用量过大(达到180 kg/hm2)时,成穗数和抽穗期后干物质累积量显著降低,导致产量显著下降;冬小麦的素累积动态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增施磷肥能增加冬小麦量,但到成熟时,冬小麦地上部分出现素损失,损失量达13.4%~44.2%;长期施用磷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素含量,并显著提高土壤磷素含量,其中全磷含量增加10.7%~64.5%,速效磷含量增加234.6%~667.3%。长期合理施用磷肥,能提高冬小麦产量、量以及土壤中有机质和磷养分含量。
张少民郝明德柳燕兰
关键词:黄土区冬小麦磷肥施用量土壤肥力
对“双低”油菜特性素生理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2
2006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对双低油菜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素累积量,施处理从苗期到抽苔末期迅速增加,抽苔末期到开花末期下降,开花末期后有所回升,但仍没有超过抽苔末期的素累积量;不施处理与施处理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幅度明显小于施处理,而且开花末期后的素累积量超过了抽苔末期。无论施与否,营养器官含量随生育期的进程持续下降,而生殖器官含量施时持续下降,不施时则呈单峰曲线。干物质累积最大速率出现的日期,不施处理明显早于施处理。素生理效率,施处理在角果发育期最高,而不施处理在开花末期最高。施明显增加植株素累积量、植株含量、生物量及籽粒产量,但素生理效率却降低。
宋海星官春云刘强刘代平荣湘民陈社员
关键词:施氮吸氮特性干物质累积
肥运筹对双季稻产量、品质及特性的影响
在江西省赣州地区农科所,以双季早稻金优463、晚稻协优46为材料,总施量为13.38kg/亩,设计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8∶2,7∶3,6∶4,5∶5,4∶6,3∶7和空白对照等处理试验,研究肥不同运筹比例对双季稻产量、...
李刚
关键词:双季稻氮肥运筹吸氮特性稻米品质
文献传递
量与每穴本数对丰优香占产量、品质及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在土壤肥力中等条件下 ,研究不同施量与每穴本数对优质中籼杂交新组合丰优香占产量、品质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栽插 1.5万穴 / 6 6 7m2 的情况下 ,施量 10kg/ 6 6 7m2 、2本 /穴栽插处理产量与施量 15kg/ 6 6 7m2 、1本 /穴栽插 (CK)处理持平 ,且达高产水平 ;增加栽插本数能够显著地提高稻米胶稠度 ,栽插 2本 /穴时垩白度也有所改善 ;肥当季利用率及表观生产力 ,施 10kg/ 6 6 7m2 、2本 /穴栽插处理比CK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可见施量 10kg/ 6 6 7m2 、2本 /穴插栽处理 ,既保证了一定的产量 ,同时也改善了稻米食味品质 ,提高了肥利用率 ,减少了环境污染 ,是较理想的处理组合。
丁涛张洪程袁秋勇
关键词:丰优香占氮肥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特性和土壤转化的影响被引量:46
2004年
采用15N示踪研究了盆栽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特性和土壤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磷钾量条件下,有机无机肥料一次性基施,有利于素向稻谷转移,其增产效果高于单施化肥,且具有利用率高、损失少、土壤残留多和省时省工等特点,是兼顾高产和地力保持的施肥方法。
谢秋发刘经荣石庆华李木英
关键词:早稻施肥方式吸氮特性氮转化
肥与密度对丰优香占产量、品质及特性的影响
2002~2003年,在扬州大学农场,以优质中籼杂交新组合丰优香占为材料,进行了肥与密度(每亩穴数、每穴本数)对其产量、品质及特性的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在基础地力中上的砂壤土上,施量为15kg/亩、栽插密...
丁涛
关键词:丰优香占氮肥栽插密度吸氮特性氮肥利用
文献传递
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特性及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特性及子粒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淀粉玉米郑单21素最大收速率比较大,最大速率出现日期早。成熟期郑单21的总量明显高于四密25,但其子粒产量却...
何萍刘海龙李文娟金继运黄绍文
关键词:高淀粉玉米普通玉米吸氮特性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张洪程
作品数:453被引量:7,641H指数:59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超级稻 粳稻 小麦 施氮量
石庆华
作品数:465被引量:3,675H指数:34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水稻 双季稻 早稻 双季水稻 稻米品质
霍中洋
作品数:310被引量:5,606H指数:53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水稻 超级稻 小麦 氮肥 粳稻
许轲
作品数:257被引量:5,243H指数:52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水稻 超级稻 小麦 氮肥 施氮量
戴其根
作品数:376被引量:6,557H指数:57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超级稻 氮肥 小麦 超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