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8篇“ 喇萨杏油田“的相关文章
大庆喇萨油田储层地质知识库的建立及应用
2023年
为了对大庆喇萨油田油藏地质知识进行知识管理,满足油田储层描述及开发需求,在调研国内外有关储层知识库的内容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地质特征及油藏描述发展方向,确定了知识库的内容并设计了知识库的架构。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0的开发环境,以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的后台支持,运用ASP.net的编程语言制成了储层地质知识库平台,实现了储层知识的管理、查询、查看、更新等功能。在应用数据库进行三维储层建模中见到了好的效果,展现了知识库良好的应用前景。
何秋丽
关键词:喇萨杏油田油藏描述知识库架构数据库
大庆喇萨油田特高含水期油藏开发调整对策被引量:5
2019年
大庆喇萨油田过渡带地区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不同区块的地质特征与开发现状差异明显。为了系统评价各区块开发效果,寻找潜力调整区块,根据地质与开发2类指标建立了多指标评价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地质与开发指标进行了分级评价与分类。按照地质与开发评价结果匹配原则,确定了下一步需要进行开发调整的潜力区块。根据过渡带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包含6类开发调整方式的流程,确定了层系重组、井网加密和层系互补的界限值大小,最终给出了潜力区块的具体调整方式。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过渡带地区挖潜提供了依据。
杨清立
关键词:大庆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油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层系重组加密调整
喇萨油田不同类型砂体井震结合成因层序地层对比
2019年
受多物源、沉积旋回影响,建立精准、合理的油田级精细等时地层格架难度较大。针对小层等时地层对比难以在平面上连续追踪的缺点,提出了井震结合成因层序地层对比方法。以大庆长垣北部萨尔图油层为例,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从层序地层发育成因模式分析入手,采用“地震同相轴引导标志层空间展布趋势,井分层精准刻画各层面空间位置”的方法,建立了萨尔图油层Ⅱ油层组(SⅡ)沉积单元级精准等时地层格架。研究发现,萨尔图油层Ⅱ油层组9小层(SⅡ9)为一套较为稳定的区域性隔层,尤其在喇萨油田(喇嘛甸油田、萨尔图油田树岗油田),将1~9小层(SⅡ1~9)与10~16小层(SⅡ10~16)分隔成2套不同的储层结构体系。
蔡东梅姜岩宋保全王端阳刘朋坤孙立东
关键词:层序地层井震结合地层对比喇萨杏油田
喇萨油田表外储层测井分类标准被引量:2
2019年
水洗资料表明,在当前开发条件下,喇萨油田部分表外储层难以动用。为提高表外储层剩余油的挖潜程度,基于岩心水洗分析、压汞、测井资料等,以长垣Ⅰ类独立表外、Ⅱ类独立表外层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当前开发条件下表外储层的动用难易程度。确定当前开发条件的表外储层分类物性、含油性标准,并采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分区块、油层组建立不同系列测井分类方法。通过表外单采试验区表明,单井产液强度随射孔厚度中易动用厚度比例的增大而增大,测井解释为难动用的表外层注入百分比较低,注水强度也较低,分类结果和生产动态实际较为吻合。
丁继伟
关键词:测井解释表外储层储层分类
喇萨油田区块套损风险等级预测被引量:5
2019年
针对喇萨油田套损日趋严重且难以预防和预测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影响套损的开发因素。通过分析影响套损的强度、幅度、累积和结构效应,列出了压力参数、注采参数等22项开发因素,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确定了9项主要开发因素;通过统计各项因素与套损级别概率分布的定量关系,确定了各项因素不同套损风险级别的界限及隶属度;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区块套损风险等级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最近2 a整体符合率达71.4%,其中高套损风险符合率达75.0%。运用该方法预测套损,实现了对区块套损及开发因素的双重预警,为遏制套损上升势头提供了有效手段。
王治国姜雪岩张淑娟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套损
喇萨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大庆喇萨油田经过50多年注水开发,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区块间差异逐步缩小。在对影响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效果的因素分析基础上,分地质因素、开发效果两个方面建立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地质因素包含了构造特征、沉积特征等5个方面14项指标,开发效果则包含了开发指标、压力系统等5个方面14项指标。为表征特高含水期精细挖潜效果,创新提出了低压井比例、多向受效比例、井距变异系数、细分层段数及五年阶段套损率5项指标。针对原有石油行业标准已不适应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需要的问题,利用多级次平均值方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分级标准,形成了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层次分析方法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与方法应用于大庆喇萨油田重点治理区块效果评价,指出了区块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精细挖潜指明了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魏丽影肖洪伟尹淑敏
关键词:特高含水期开发效果评价模糊综合评判
地震技术在老油田层序特征再认识中的应用——以大庆喇萨油田为例
地质认识是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基础,在陆相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由于物源、沉积旋回等影响,精准、合理的认识油田级地下沉积单元级分层体系难度较大。本文以大庆长垣油田萨尔图油层为例,针对密井网特高含水开发区,充分利用高密...
蔡东梅李文艳王端阳孙立东高健
关键词:层序地层井震结合
文献传递
喇萨油田开发过程中吸水指数变化规律被引量:6
2017年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吸水指数是衡量注水井注入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从渗流理论出发,根据油藏工程原理,以五点法井网为例,建立了无因次吸水指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并结合矿场实际,确定了喇萨油田不同含水阶段理论吸水指数和实际吸水指数的变化规律,其理论计算结果与应用小井距实际资料计算的吸水指数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以为油田的合理配产、开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朱丽莉方艳君吴梅张继风冯程程
关键词:吸水指数压力降注采压差
喇萨油田储层非均质性表征新参数——地层系数变异程度被引量:6
2017年
目前储层非均质性的表征主要考虑渗透率这一个因素,衍生出的非均质参数有时会受到平均值、最大值的影响使非均质表征的准确程度降低,为此结合喇萨油田20口取芯井资料,基于洛伦兹曲线,引入储层有效厚度,提出储层非均质性表征的新参数一地层系数变异程度,以细分小层为单位,将各小层的地层系数由高到低排序,绘制地层系数贡献率和层数累计百分数的关系曲线,计算的基尼系数即为地层系数变异程度,该参数与级差、突进系数和变异系数相比更加全面的反映了储层的非均质程度,并与储层动用程度成反比.经过实例分析可得,地层系数变异程度对储层动用程度的影响更加显著,该参数与动用程度关系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855,高于其他非均质参数,当只考虑薄差储层时,相关系数可达0.9866,所以新参数可应用于评价储层的宏观非均质程度,尤其是薄差储层.
梁爽刘义坤金璐张玮
关键词:非均质性洛伦兹曲线薄差储层
喇萨油田伴生气生产气油比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为了解喇萨油田伴生气生产气油比变化规律及伴生气组份变化情况及生产气油比影响因素,开展对油田产出液溶气能力室内实验,分析含水率对生产气油比的影响规律,模拟地层流体高压物性测试。结果显示:注入的水成为含气水,溶解气水比(S...
徐庆龙; 舒萍; 邱红枫; 何云俊; 张晔;
关键词:伴生气含水率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朱丽红
作品数:29被引量:33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特高含水期 剩余油 喇萨杏油田 剩余油分布 厚油层
张善严
作品数:74被引量:20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稠油 喇萨杏油田 催化改质 采油方法 SUB
杜庆龙
作品数:56被引量:89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剩余油 特高含水期 剩余油分布 大庆油田 喇萨杏油田
石成方
作品数:78被引量:66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注入井 注采 特高含水期 井下流体 井段
王凤兰
作品数:53被引量:590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大庆油田 页岩油 特高含水期 喇萨杏油田 采油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