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92篇“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文章
皮肤血管淋巴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病理特征
2024年
患者,男,65岁,右耳廓长结节样肿物一年余,结节缓慢增大增多,偶伴瘙痒,搔抓易出血,未诉其他不适,期间未行检查及治疗,直至本次入我院门诊检查治疗。临床以右耳廓肿物先于我科行穿刺细胞学检查,后行门诊手术局部切除肿物送我科作病检。本研究已通过潜江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批准号:2022LW011)。
石祥黎三艳孙大华万美萍
关键词:细针穿刺细胞学组织学
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基于增强CT、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MRI及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探讨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EHI)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24年4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诊断的EHI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结果,观察病灶数目、分布、大小、形态、边缘、密度/信号、强化特点等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病灶数目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14例EHI患者,发现115个病灶,其中单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12例,病灶数目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547,P<0.05)。病灶最大径为3~73 mm,边界均不清晰,以楔形为主,主要分布在肝包膜下;增强扫描呈渐进性、边缘向心性强化,可见血管穿行征、条带征、晕环征,肝胆特异期显示Gd-EOB-DTPA部分摄取、病灶范围较T2WI-FS缩小及形状改变。结论:EHI患者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如渐进性、向心性强化、血管穿行征、条带征、晕环征,以及肝胆特异期Gd-EOB-DTPA部分摄取、范围较T2WI-FS缩小、形状改变等是其主要特征。Gd-EOB-DTPA部分摄取对于鉴别EHI和肿瘤性病变有较大价值。
袁建华唐黛红邓碧玉王传技
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宫颈组织中的浸润差异及其与宫颈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阐明EOS对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IN)和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256例宫颈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发病情况分为宫颈癌组(n=46,其中宫颈鳞状细胞癌26例、宫颈腺癌15例和宫颈腺鳞癌5例)、慢性宫颈炎组(n=50)、CINⅠ期组(n=50)、CINⅡ期组(n=50)、CINⅢ期组(n=30)和正常组(癌旁正常宫颈组织,n=30)。阴道镜观察各组患者宫颈组织形态表现,薄层液基细胞学测试(TCT)法观察各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形态表现,杂交捕获-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患者宫颈组织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患者宫颈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刚果红染色检测各组患者宫颈组织中EOS浸润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EOS浸润数与宫颈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患者宫颈表面光滑,呈粉红色,毛细血管均匀分布;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表面呈红色炎性改变,部分伴有纳氏囊肿形成,可见不同程度的糜烂和溃疡等;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患者宫颈可见上皮溃疡、增厚和形态不规则,细镶嵌及点状血管明显;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表面隆起,可见新生肿物及坏死性溃疡,质脆易出血。醋酸染色后,正常组患者宫颈无明显改变;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呈少量白色改变,持续时间较短;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患者宫颈薄醋白上皮不规则、呈地图样边界,其中CINⅠ期组患者宫颈部分组织呈醋白反应,CINⅡ期组患者宫颈出现明显醋白反应,CINⅢ期组患者宫颈醋白反应非常明显,面积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宫颈癌组患者宫颈醋白反应明显,白色上皮厚,持续时间久,轮廓硬直,边界清晰。正常组患者宫颈碘染色后呈棕褐色,着色均匀;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炎性病变区着色差;CINⅠ期组患者宫颈上皮化生区碘着色不明显;CINⅢ期组患�
鲁艳艳许翔博吴亚梅刘雨齐王涵杨丽娟王振江肖梓屾刘艳波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慢性宫颈炎细胞浸润
IL-29和TLR4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4年
鼻息肉是鼻腔及鼻窦黏膜上皮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之一。鼻息肉的发生与上皮屏障功能障碍、接触过敏原或病原体以及免疫功能失调有关,是炎症和纤维蛋白沉积的结果。尽管鼻内镜手术已较成熟,仍有部分鼻息肉难治疗且复发率高,研究发现超过50%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可出现复发。白细胞介素-29(interleukin-29,IL-29)是新发现的Ⅲ型干扰素成员。它通过与其受体复合物结合介导信号转导并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从而诱导炎症成分的产生。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是Toll样受体家族的成员,参与先天免疫,并通过识别脂多糖或细菌内毒素介导炎症反应。研究表明,TLR4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IL-29和TLR4在炎症反应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两者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鼻息肉的相关性目前尚不明确。探究发现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鼻息肉相关的临床指标,能为鼻息肉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晏慧娟肖旭平钟宇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鼻息肉TOLL样受体4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IL-17表达变化的关系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究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IL-17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EOS浸润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未发生EOS浸润)和观察组(45例,发生EOS浸润)。患者均行鼻内镜检查,并留取鼻息肉组织待用。检测患者鼻息肉组织及外周静脉血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对患者行鼻内镜及CT检查,采用Lund-Kennedey及Lund-Mackey评分对患者病变程度及病变范围进行评估;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其差异,并对可能影响患者发生EOS浸润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EOS浸润与病灶组织及IL-17表达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病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及患者病灶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内镜检查息肉、水肿及鼻漏方面Lund-Kennede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检查结合LundMackey评分在后组筛窦、鼻道窦口复合体、蝶窦及蝶筛隐窝部位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上颌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前组筛窦及额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息肉组织及血清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17水平、鼻息肉组织IL-17水平、蝶筛隐窝、蝶窦病变、鼻道窦口复合体、后组筛窦与EOS浸润均呈正相关(r=0.859、0.904、0.955、0.680、0.281和0.421,均P=0.000);上颌窦病变与EOS浸润呈负相关(r=-0.700,P=0.000);鼻漏评分与EOS浸润无相关性(r=0.147,P=0.073)。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生EOS浸润时,其病灶组织及血清IL-17水平异常改变,且血清IL-17水平、鼻息肉组织IL-17水平、鼻窦病变情况与EOS浸润相关,该研究有助于揭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发病机制,并为治疗提供新思路,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以改善患�
庄汉侍孝红徐金葛唱于海峰张其昌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17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诊断肝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例
2024年
1病例简介男,47岁,主诉:右上腹钝痛,间断发热1周,无胸闷、胸痛等。外院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腹部CT检查提示肝内异常密度影。入院前1周每日出现午后低热,体温最高37.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4×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72×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21.11%。
张嘉诚何旭韩鼎盛张岚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增多
IL-25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IL-25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型鼻息肉患者(ECRSwNP组,13例)、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型鼻息肉患者(NECRSwNP组,12例)及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正常组,8例)局部组织中IL-25的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染色强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4.547,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ECRSwNP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NECRSwNP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ECRSwNP组免疫反应评分的中位水平为70.575,NECRSwNP组为20.725,正常组为3.375,各组免疫反应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ECRSwNP组免疫反应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NECRSwNP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息肉组织中IL-25及嗜酸性粒细胞表达明显增多,且两者呈正相关,并在鼻息肉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宋健马天乙陈海月金军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IL-25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IL4基因异常甲基化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IL4基因异常甲基化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机制。方法选取符合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诊断标准的9例患者标本,根据鼻息肉组织病理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程度,分为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NP)和非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non-ECRSwNP,NECRSwNP)两组,比较两组样本不同炎症细胞计数差异。设计DNA甲基化引物,MassARRAY法进行IL4基因CpG位点DNA甲基化检测。运用线性拟合回归探究Eos计数和IL4基因CpG位点甲基化程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ECRSwNP组Eos计数高于NECRSwNP组(P=0.0043),其他炎症细胞数目相比无统计学差异。DNA甲基化检测显示,ECRSwNP组CpG位点5(CpG-5)的甲基化率显著低于NECRSwNP组(P=0.0311)。我们还发现IL4基因CpG-5甲基化率和组织Eos浸润有着较强的负相关关系(R2=0.53,P=0.0261)。通过回归模型拟合得到Eos=496.25-5.13×CpG-5(DNA甲基化率),结果表明随着IL4基因CpG-5甲基化水平的降低,鼻息肉中Eos浸润增加。结论IL4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与Eos浸润程度相关,为CRSwNP发病机制提供表观遗传学证据。
杨晓喆赵妍王向东王向东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白细胞介素4嗜酸粒细胞
<sup>32</sup>P低剂量放射治疗可减少卵清蛋白诱发哮喘的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2023年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相当大的健康负担。尽管进行了有效的药物治疗,哮喘仍继续损害大多数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哮喘非药物治疗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科学问题之一。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驱动着不同表型。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加是大多数哮喘表型的标志,一般来说,其数量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嗜酸性粒细胞已成为严重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和其他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疾病的主要治疗靶点。靶向嗜酸性粒细胞有效的生物治疗揭示了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中出乎意料的复杂作用,在本项研究中,我们使用卵清蛋白(OVA)成功诱导了balb/c小鼠哮喘模型,评估了32P低剂量放射治疗对哮喘小鼠气道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为了诱发哮喘,小鼠被致敏并用OVA进行气道激发。32P敷贴于末次激发后贴在小鼠前颈部30分钟,剂量为0.3 Gy,末次激发后24小时,我们研究了小鼠病理切片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我们发现32P低剂量放射治疗减少了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会缓解支气管粘膜及血管充血水肿、气道上皮脱落及支气管平滑肌增厚。这些结果表明,32P低剂量放射治疗有效抑制了卵清蛋白诱发哮喘的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表明32P低剂量放射治疗在治疗哮喘方面有较大潜力。
韩爽张春玲
关键词: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卵清蛋白
过表达FOXO1的BMSCs对哮喘模型小鼠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气道重构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过表达叉头转录因子1(FOXO1)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哮喘小鼠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气道重构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小鼠的BMSCs,采用油红O染色和茜素红染色鉴定B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的表型。取对数生长期的BMSCs,分为对照组(不进行处理),FOXO1-BMSCs组(感染携带FOXO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和NC-BMSCs组(感染阴性对照重组慢病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BMSCs中FOXO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BMSCs中FOXO1蛋白表达水平。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NC-BMSCs组(给予NCBMSCs悬液)和FOXO1-BMSCs组(给予FOXO1-BMSCs悬液),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小鼠采用卵清蛋白(OVA)和雾化激发的方法制备哮喘动物模型。检测各组小鼠BALF中细胞分类计数,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增殖细胞核蛋白(PCNA)表达情况,Image-Pro Plus软件测量各组小鼠支气管管腔内周长(Pi)、管壁面积(W)、支气管平滑肌面积(S)和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目(N),并计算S/Pi、W/Pi和N/Pi,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分离培养的BMSCs呈纺锤形,油红O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后可见明显红色脂滴形成和橘红色沉淀,BMSCs表面CD29、CD44和CD71表达量升高,CD34、CD45和HLA-DR表达量降低。与对照组和NCBMSCs组比较,FOXO1-BMSCs组BMSCs中FOX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和NC-BMSCs组比较,FOXO1-BMSCs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减少(P<0.05),气道及肺泡中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S/Pi、W/Pi和N/Pi降低(P<0.0
何小双徐丽娜崔梅辛雯艳
关键词:哮喘气道重塑

相关作者

张罗
作品数:767被引量:5,871H指数:3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主题:变应性鼻炎 鼻息肉 鼻窦炎 常年性 过敏性鼻炎
韩德民
作品数:1,170被引量:10,968H指数:5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主题:变应性鼻炎 鼻窦炎 鼻腔 喉肿瘤 喉癌
孙建军
作品数:396被引量:2,045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内耳 鼓室成形术 阻塞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张勇
作品数:1,850被引量:6,820H指数:33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基因 大豆 奶牛 绵羊 断奶仔猪
李霞
作品数:14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鼻息肉 慢性鼻-鼻窦炎 IL-19 鼻咽癌 汉防己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