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990 篇“ 围术期镇痛 “的相关文章
骨科围 术 期 镇痛 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2025年 目的 对骨科围 术 期 镇痛 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22年6—12月河源市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手术 患者90例,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应用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并统计围 术 期 镇痛 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期 间镇痛 药物使用频度(DDD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90例患者中,术 前预防性镇痛 患者占比55.6%,术 后有53.3%患者使用自控镇痛 泵,有86.7%患者口服或静脉使用镇痛 药物。术 后DDDs最高的镇痛 药物为艾瑞昔布,其次为洛芬待因缓释片,术 后镇痛 药物DUI为0.77<1,合理。有74.4%患者发生暴发痛,多数给予曲马多注射液进行镇痛 处理。NRS评分在术 后12 h最高,之后逐渐降低,疼痛主要表现为胀痛和酸痛。药品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7%,多数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结论 该院骨科手术 预防性镇痛 患者占比较低,术 后镇痛 药物DUI基本合理,围 术 期 药品不良反应症状较轻,临床需继续加强个体化镇痛 方案的选择,以提高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吴娣 叶文剑 李湘关键词:骨科围术期 镇痛药物 药物使用频度 药品不良反应 某院骨科围 术 期 镇痛 药物使用情况及合理性评价 2025年 目的规范围 术 期 镇痛 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某院骨科2023年1月至12月围 术 期 使用镇痛 药物的500份病历,涉及患者500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围 术 期 镇痛 药物使用情况、用药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根据相关指南、共识、药品说明书评价其用药合理性。结果共253例患者存在313例次用药不合理情况,主要包括遴选药物不适宜(15.02%)、用法用量不适宜(50.80%)、联合用药不适宜(27.48%)及总体用药方案不合理(6.71%)。结论该院还存在围 术 期 镇痛 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应加强其规范、合理应用。 邓银 陈立潍 唐红梅 刘磊 周红关键词:镇痛药物 骨科手术 围术期 合理用药 用药评价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在围 术 期 镇痛 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5年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是一种向外耳迷走神经耳支支配的皮肤感受野施加电流来治疗疾病的一种干预措施。近年来随着舒适化医疗发展,taVNS在临床中的应用优势日益展现。研究报道taVNS可通过激活迷走神经改善围 术 期 疼痛,减轻患者术 后负担,作为一种无创自主神经调控的干预措施,taVNS不仅操作简便无创,无毒副作用,且经济实用。目前关于临床应用taVNS进行围 术 期 镇痛 的具体效果尚存在争议。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从迷走神经耳支的解剖生理、taVNS在疼痛调节中的作用机制、在围 术 期 镇痛 中的临床研究进展3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taVNS在围 术 期 镇痛 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陈姝凝 朱鼎芳 王力峰 叶军明关键词:围术期 镇痛 星状神经节阻滞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在卵巢癌根治术 患者围 术 期 镇痛 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在卵巢癌根治术 患者围 术 期 镇痛 效果。方法选择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1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59例)、对照组(5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卵巢癌根治术 ,并给予全身静脉麻醉。对照组术 前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研究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硬膜外阻滞前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比较2组术 后镇痛 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血流动力学[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应激反应[皮质醇(cortisol,Cor)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n,ACTH)]、免疫功能[CD3+、CD4+、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镇痛 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 率、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3.20±0.41)次、10.17%、(55.27±6.85)μg,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 后2 h、术 后24 h、术 后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2.19±0.36)分、(1.43±0.29)分、(0.72±0.15)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插管即刻(T1)、手术 1 h时(T2)的HR、MAP分别为(80.10±6.18)次/min、(85.36±6.10)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 后24 h的Cor、ACTH分别为(342.07±43.79)nmol/L、(16.29±3.74)ng/L,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 后24 h的CD3+、CD4+、NK细胞分别为(53.27±5.12)%、(29.42±3.07)%、(21.18±3.16)%,高于对照组(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卵巢癌根治术 围 术 期 镇痛 效果确切,可减轻应激反应,改善术 后短期 免疫抑制,减少镇痛 药物使用,维持术 中血流动力学,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刘如玉 张盼盼 王文辉 付瑶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 罗哌卡因 硬膜外阻滞 右美托咪定在合并衰弱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围 术 期 镇痛 镇静效果及安全性 2025年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在合并衰弱的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麻醉中的围 术 期 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3年12月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合并衰弱患者86例,患者Frail衰弱评估量表评分3~5分。双色球法分组为常规组(n=43),接受常规麻醉:咪达唑仑0.1mg/kg、舒芬太尼0.4μg/kg和罗库溴铵0.6mg/kg,麻醉维持方案为丙泊酚2.5~5mg/kg/h静脉泵注,舒芬太尼0.2μg/kg间断静脉泵注,根据患者术 中情况追加顺罗库溴铵0.2mg/kg;观察组(n=43)加用右美托咪定: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在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之后行常规麻醉诱导、机械辅助呼吸;麻醉维持方案加用右美托咪定1.0μg/kg/h,其余同常规组。对比两组围 术 期 指标、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变化、术 后睡眠监测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首次按压镇痛 泵时间晚于常规组,术 后48h镇痛 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 率、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下床时间无差异(P>0.05);在手术 期 间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幅度均低于常规组(P<0.05);术 后1d,较术 前两组对抗凝血酶Ⅲ、总抗氧化态水平均降低、丙二醛水平均升高,两组Th1、Th1/Th2水平均升高、Th2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均低于常规组(P<0.05)。睡眠质量监测,两组在M3、REM无差异(P>0.05),观察组M 1、觉醒指数低于常规组,M2、睡眠效率、主观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 后谵妄、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合并衰弱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患者中,可以改善围 术 期 镇静效果,优化疼痛管理,提高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减轻手术 应激,改善睡眠质量,并降低术 后谵妄和认知障碍风险。 季如意 吴凡 马铜建 高鹏飞 余宗圣关键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衰弱 睡眠监测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围 术 期 镇痛 专家共识 2024年 非甾体抗炎药虽然已广泛用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多模式疼痛管理,但该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致不良反应和安全事件也日益突出。本工作组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及循证医学证据,依据国内围 术 期 镇痛 研究和实践前沿,围 绕非甾体抗炎药在围 术 期 镇痛 应用方案、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中应用的注意事项及防治策略等内容达成专家共识,旨在为规范非甾体抗炎药在围 术 期 镇痛 中的选择和应用提供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推进安全、合理、有效地应用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围术期镇痛专家共识工作组 陈向东 杨建军 赵帅 程岑 刘焱红 王玉三 谢敏 赵颖莹关键词:围手术期 疼痛管理 30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静脉持续镇痛 用于髋部手术 围 术 期 镇痛 效果观察 2024年 对30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小剂量静脉持续镇痛 用于髋部手术 围 术 期 镇痛 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我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住院的30例髋部骨折手术 患者,实验组应用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小剂量静脉持续镇围 术 期 镇痛 ,对照组仅应用静脉持续镇痛 ,对比俩种方法的镇痛 效果。结果 实验组VAS评分、MMSE评分优于对比组,实验组恶心、呕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腹股沟韧带上入路进行髂筋膜间隙镇痛 ,可获得较好的镇痛 效果,且明显减少与静脉镇痛 有关的认知障碍等并发症,使患者能更早地进行积极的运动,因此,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贾宝河关键词:腹股沟韧带 髋部手术 多模式镇痛 小儿扁桃体切除术 围 术 期 镇痛 研究进展 2024年 扁桃体切除术 作为常见的小儿外科手术 ,在解决呼吸道问题方面取得显著效果,但术 后的疼痛管理一直是需要深入关注的重要问题。术 后疼痛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苏醒期 躁动和术 后出血,直接影响患儿术 后恢复和身心健康。为提高术 后恢复质量,目前已采用多种围 术 期 疼痛管理措施,包括阿片类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地塞米松、氯胺酮、扁桃体周围 的局部浸润麻醉或表面麻醉以及补充替代疗法等。本文就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 的各类镇痛 药物和镇痛 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小儿扁桃体切除术 围 术 期 疼痛的个体化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刘宏波 杨文怡 刘欣 邓旭江 陈丽关键词:扁桃体切除术 镇痛 围手术期 儿童 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对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 患者围 术 期 镇痛 及术 后恢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在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患者围 术 期 镇痛 效果及术 后恢复的影响,并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接受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P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C组),每组30例。P组在超声引导下行PecsⅠ联合PecsⅡ阻滞后,两组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下的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围 手术 期 镇痛 效果和术 后恢复情况。结果在围 术 期 镇痛 效果方面,P组患者在术 中舒芬太尼使用量、术 后补救镇痛 次数及补救镇痛 时酮咯酸氨丁三醇使用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5),在术 后3、6、12 h,P组患者静息及运动状态下的NRS评分也显著低于C组(P<0.05);在术 后恢复质量方面,P组患者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术 后24 h QoR-40量表评分总分及身体舒适度、疼痛维度评分均高于C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在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 中展现出良好的镇痛 效果,且有助于患者的术 后恢复。 张晗 毛珊珊 李萌 陈勇关键词:围术期镇痛 术后恢复 颊针疗法用于围 术 期 镇痛 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颊针是一种新型微针疗法,临床镇痛 效果显著。围 术 期 多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 ,联合运用颊针疗法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颊针应用于围 术 期 镇痛 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颊针疗法的起源、理论体系、镇痛 机制及临床研究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颊针在围 术 期 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周弋晖 牛聪 胡海青 朱美华关键词:围术期
相关作者
石翊飒 作品数:127 被引量:614 H指数:1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小儿 术后镇痛 麻醉 罗哌卡因 镇痛 吴秀英 作品数:144 被引量:1,012 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小儿 麻醉 七氟醚 罗哌卡因 丙泊酚 季淑娟 作品数:31 被引量:188 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帕瑞昔布 术后镇痛 氟比洛芬酯 钠 吗啡 王忱 作品数:87 被引量:255 H指数:9 供职机构:厦门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氯诺昔康 术后镇痛 吗啡 氟比洛芬酯 曲马多 黄礼兵 作品数:51 被引量:358 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帕瑞昔布 术后镇痛 钠 吗啡 氟比洛芬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