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2篇“ 地震地质灾害“的相关文章
一种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
本发明涉及地震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置,包括插陷机构、地震监测机构和连接机构:插陷机构包括连杆以及至少两个并排连接在连杆两侧的插块;地震监测机构包括斜向安装在连杆中部的套筒、安装在套筒内的驱动...
谭庆全薄涛郁璟贻王占英刘英华王玉婷赵光陈亚男
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随着我国地震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不断增加,其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提升地震地质灾害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显得尤为重要。【方法】在分析我国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国家、省级和市级等三个层面提出了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思路与建议,并设计出一种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结果】通过对建设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地震地质灾害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系统、搭建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保障措施等进行研究,从而形成完整的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体系。【结论】该体系的应用能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及数据分析和决策水平,为我国地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许新宇潘存英白翔宇
关键词:地震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共享机制
基于AHP的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2024年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基土液化和软土震陷等主要地震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构建了一套方便适用且参数易于获取的区域大尺度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已有地震地质基础资料,确定了单因子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然后基于AHP,确定了各因子的贡献权重;最后借助Arc-GIS的空间数据分析工具,对各因子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进行叠加,得到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分级。以四川省平武县为例,基于已有的地质资料和地理基础资料,利用本文方法给出了平武县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分级图,可供区域规划和震后应急救援参考使用。
王笃国刘志成高玮
关键词: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模糊判别层次分析法
怀仁漳电王坪发电厂项目地震地质条件及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2024年
文章在对项目的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危险性环境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地震条件勘察,提出场地的地貌单元、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等勘察结果。通过对项目进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提出在遭遇抗震设防烈度(Ⅷ度)影响时,场地的地震砂土液化、震陷、构造地裂、地表断裂错动、地震崩塌和滑坡等地震地质灾害类型的判别结果。
张龙飞
关键词:地震构造环境地震地质灾害
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M_(S)7.1地震地质灾害和地表破裂被引量:3
2024年
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M_(S)7.1地震是自1992年吉尔吉斯斯坦Suusamyr M_(S)7.3地震以来发生在天山地震带内的最大地震。主余震初步精定位和第一时间野外调查结果表明,乌什MS7.1地震的余震带总体走向NE,长约62km,主要分布在盆山交接部位。地震产生了边坡失稳、岩崩、滚石、地裂隙等次生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沿构造走向微观震中两侧30km范围内。由微观震中向N约7km、向S约13km以外,地质灾害迅速减轻,且山前断层陡坎(F_(5))未见任何新鲜的活动迹象。结合中国地震地质研究所产出的InSAR同震形变场初步结果,判定此次主震的发震断层为一条倾向NW、未错出地表的逆冲断层。在GCMT震中所在的恰勒玛提河,沿西域砾岩背斜南翼发现了总体走向N60°E、长约2km、最大垂直位错约1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该地表破裂在较老地貌面上基本沿先存断层陡坎发育,总体受一条倾向SE、与主震发震断层倾向相反的逆断裂控制。地表破裂带长2km,规模远小于乌什M_(S)7.1地震余震带,其是由M_(S)7.1主震所致还是因M_(S)5.7余震造成的,以及产生地表破裂的SE倾逆断层与NW倾主震发震断裂之间是何种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张博譞钱黎李涛陈杰陈杰姚远许建红谢超姚远房立华胡宗凯陈建波张军龙庞炜
关键词:地表破裂次生地质灾害
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青海灾区地震地质灾害初步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35.70°N, 102.79°E)发生6.2级地震,积石山县大河家镇为本次地震的宏观震中,地震烈度为Ⅷ度(8度)。通过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MS6.2地震青海地区的现场初步调查发现,这次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多处出现滑坡、地裂缝和喷砂冒水(液化)现象。由于震区浅表土质松软,地下含水较多,地震的破裂和构造作用造成浅表地体的流滑。本文简要介绍了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地震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分析讨论总结此次地震灾害的特征及影响。本研究可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范围划定、趋势预测和灾后重建提供科学参考,对今后抗震设防和防震减灾工作有启示作用。
杨传成李智敏熊仁伟盖海龙
关键词:地质灾害流滑
积石山Ms6.2级和泸定Ms6.8级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对比被引量:8
2024年
2023年积石山Ms6.2级地震是继2022年泸定Ms6.8级地震后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地区发生的又一次强震事件。2次地震均诱发大量地震地质灾害,但由于发震断层类型、地质和地貌等条件的差异,2次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呈现显著的差异性。为揭示不同震区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本研究采用地面调查、遥感解译和空间叠加统计等方法,对比分析了积石山和泸定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和控灾因子。结果表明:断层类型控制了同震地质灾害的发育优势坡向和垂向空间展布,即“背向坡效应”和“上下盘效应”;地貌条件是影响同震地质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即川西高山峡谷地貌中“线状”分布和陇西黄土地貌中“面状”分布;特殊土体类型、气候、植被覆盖等差异性是同震地质灾害调查与应急处置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子。本次研究可为不同断层类型和不同地貌区同震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范围划定、趋势预测和灾后重建提供科学参考。
铁永波张宪政曹佳文秦雅东王立朝董英郭富赟郭兆成白永健冉涛侯圣山王涛高波卢佳燕李光辉宁志杰向炳霖孙才
新生代晚期挤压作用下活动背斜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震地质灾害效应被引量:1
2024年
活动背斜是第四纪晚期以来在活动挤压构造区域内吸收地壳缩短变形的主要地质构造之一,其是在挤压背景下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构造系统,由多种活动构造变形组成。发生在挤压构造区的大地震可以使褶皱相关断层、褶皱陡坎、翼部地形倾斜和地质体缩短等发生同震破裂或地面倾斜,进而引发严重的地震地质灾害,从理论研究和工程抗震两方面均需重视。因此,文章立足现有的逆断层相关褶皱、褶皱侧向扩展等理论,通过典型的主逆冲断层、反冲断层、弯矩断层、弯滑断层、共轭剪切断层和褶皱陡坎等实例,探讨了与褶皱相关的同震活动构造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和破坏作用。研究认为,在强震导致的活动背斜地壳缩短、垂向隆升和侧向扩展过程中,背斜两翼和倾伏端的地面掀斜对重大工程建筑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同时,区域地壳缩短引发的弯曲变形给跨越活动背斜的重大线状工程造成的潜在地震危险和诱发的地质灾害值得关注。
杨晓平陈杰李安李安黄伟亮杨海波张玲杨海波
关键词:地震地质灾害
甘肃临夏积石山县6.2级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2024年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Ms6.2级地震,诱发了大量崩滑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基于震区现场实地调查成果,开展地震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危险性评价研究,提出防灾减灾措施建议。根据实地调查统计,此次地震后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64处,加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63处。新增和变形加剧的隐患点以崩塌为主,滑坡次之;规模等级以小型为主,中型次之。崩滑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黄土丘陵区,以黄土陡坎地带切坡建房、切坡修路为主。利用GIS技术的加权信息量法评价积石山县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结果显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非易发区占比分别为5.45%、9.83%、32.70%和52.02%,其中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积石山东部黄土丘陵区的山梁地带。基于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开展地震活动断裂、地震动分布以及不同降雨工况条件(10年、20年、50年、100年一遇)下积石山县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100年一遇极高危险区较10年一遇极高危险区的增幅最大为18.26%,说明未来区内遭遇极端降雨会显著提高区内地质灾害危险程度。研究认为,积石山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将增强,未来崩塌、滑坡发生频次升高,地质灾害易在降水、冻融条件下形成,需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其威胁程度。
高波董英贾俊薛强武文英李林王涛刘港江睿君
关键词: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地震地质灾害救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地震应急救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震地质灾害救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在地震地质灾害发生前发送的地质灾害紧急状态预警消息;基于地质灾害紧急状态预警消息控制移动终端进入地质灾害紧急模式,采集...
陈万里王锐叶秦龙静白玉任广坤董芳芳

相关作者

陈建波
作品数:71被引量:372H指数:10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M 晚第四纪 发震构造 S7
黄润秋
作品数:931被引量:15,563H指数:64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滑坡 汶川地震 地质灾害 稳定性 岩石力学
李帅
作品数:50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M 晚第四纪 地震烈度 剪切波速
罗炬
作品数:16被引量:65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M 地震地质灾害 地震烈度 地震层析成像
吴国栋
作品数:56被引量:321H指数:10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M 晚第四纪 震害特征 发震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