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59篇“ 城市滨水区“的相关文章
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设计
2024年
在现代社会城市建设发展中,滨水区景观生态设计是打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创新完善城市景观体系建设起到了极为关键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因此,我国各地区城市在优化设计滨水区景观作品时,要综合考虑景观设计的艺术美感和生态保护性,合理应用生态设计理念,统筹规划设计景观内容,确保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滨水区景观在美丽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作用,帮助城市大大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水平。进一步对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设计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提出城市滨水区景观开发设计的相关策略。
林心茹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生态设计
山地城市滨水区“帽子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重庆两江四岸为例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升,城市公共交通需求与日俱增,城市内部构成了缜密的城市快速路网结构。城市快速路将完整的城市空间进行了切割,斩断了城市内部片区之间的联系,造成了城市空间的破碎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面对城市更新...
杜梦娇
一种城市滨水区域水位监测预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滨水区域水位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水位显示条,所述支撑杆的外部活动安装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警示灯,所述活动套的底部固定安装...
潘郝飞
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3
2023年
城市更新是适应城市发展态势、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再开发日益成为助推城市更新、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为综合认知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状况,论文从滨水区概念、滨水区再开发概念、空间过程、演进路径、组织模式、驱动机理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相关进展,并进行评述和展望。研究发现:(1)滨水区再开发的空间演变趋势是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由较为单一的用地类型向多元用地类型转变;(2)从空间过程演变中凝练出滨水区主要朝着物质空间改善、经济高质量发展、休闲娱乐共享愿景、历史文化保护4种不同的时空演进路径进行再开发;(3)滨水区再开发组织模式主要分为政府主体、私营主体、公私合作3种,利益相关者参与形成的滨水区再开发组织模式,与由港口、环境、经济、政策、文化等构成的社会环境系统交织一起共同作用于滨水区再开发;(4)未来,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研究应该重视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创新,重视滨水区再开发动态演化路径研究,深入剖析滨水区再开发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机理,加强对滨水区再开发多重效应的系统分析,建立助推城市更新的滨水区再开发管控方法体系。
苏婷刘玮辰吴巍陈江龙
关键词:城市更新
低碳视角下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2023年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能源消耗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就要做到“护绿”“增绿”“活绿”,走低碳路,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减排目标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开始重视滨水区的发展,优秀的水空间对改善城市的总体风貌、满足人们的亲水需要、提升城市空间的多样性与活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开展滨水区空间建设,是为了城市的进步和发展,在滨水区景观设计中引入低碳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对目前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建设面临的碳源类型和如何实现碳汇吸收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满足视觉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低碳与水的有机结合。结合我国滨水区景观现状,探讨与低碳相关的城市水景观设计方法,从而更好地发挥出低碳滨水区的优势,明确滨水区设计中存在的碳排放要素。找出滨水区可能存在的资源浪费和规划不合理的地方,从降低碳排放、提高绿色碳汇吸收、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为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滨水区景观提出设计策略。同时,针对滨水区空间低碳建设现存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推动我国滨水区建设健康发展,以供参考。
孙皓戴莹
关键词:低碳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碳源
公众偏好视角下城市滨水区儿童游戏空间设计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城市滨水区作为重要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是儿童户外游戏、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对儿童发展至关重要。选取上海黄浦江沿岸徐汇、杨浦、前滩绿地中三段典型正式儿童游戏场地及周围景观空间进行实地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观察法,获取滨水区与儿童游戏空间相关的公众偏好数据,整理分析现状儿童游戏空间的活动类型偏好、游戏设施及景观设施等要素的公众满意度评价,发现研究样点存在正式儿童游戏空间数量与类型不足等问题。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中观与微观设计策略:中观层面考虑景观慢行系统人性化建设与儿童游戏空间多元化布置;微观层面注重地域性文化保留与创新、亲自然创造性空间建构、景观设施要素趣味性体验、互动性公共艺术感知。以杨树浦电厂滨水区儿童游戏空间更新改造为例,从地域性、自然性、趣味性、艺术性4个维度进行初步探索,旨在为城市滨水区儿童游戏空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张英蔡伟
关键词:滨水公共空间城市滨水区
城市滨水区环境综合整治及提升研究——以北京清河海淀段为例
2023年
城市滨水区是展现城市形象,承载城市生态,集聚城市活力的重点区域,随着城市发展,城市滨水区面临转型升级。基于城市滨水区的发展历程、环境特征和空间要素,结合北京清河海淀段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规划,以生态优先、文化复兴、活力塑造为导向,提出城市滨水区环境综合整治及提升策略。
刘善志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生态优先文化复兴
城市滨水区环境色彩景观对公众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深圳大沙河生态长廊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究城市滨水区环境色彩景观与公众心理健康的关系,对深圳大沙河生态长廊进行实地调研,结合问卷调查、语义分析法(SD)和SPSS统计分析法,开展色彩特征量化分析及公众感知评价。结果表明:1)相对于构筑物,植物色彩更影响公众心理健康;2)以集中分布的黄绿色为主体色的复合色系型植物色彩组合,运用类似邻近色调和手法点缀蓝、紫冷色调,能够有效缓解焦虑、抑郁;3)以分散分布的黄绿色为主体色的复合色系型植物色彩组合,运用补色调和手法点缀红、黄暖色调,能够明显促进振奋情绪。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滨水区植物色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边文娟黄东马晓雨张沁泽关皓元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色彩景观
存量语境下城市滨水区更新路径——以重庆长嘉汇大景区弹子石片区城市设计为例被引量:4
2023年
随着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滨水区的综合利用与再开发对建立城市多元价值共识、传承城市历史文化以及激发水空间活力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梳理滨水区发展历程及趋势的基础上,从目标导向、遗产空间、更新要素、机制保障四重维度提出城市滨水区水空间更新目标—建成遗产空间梳理—存量更新要素介入—空间更新机制保障”的更新框架,并以重庆长嘉汇大景区弹子石片区城市设计为例,通过建立重庆水多元价值目标、延续南岸江历史空间格局、赋能南岸水空间要素、编制水地段实施手册来探讨城市滨水区存量更新路径。
左力艾慧颖李和平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
城市滨水区参与性景观设计环节及策略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本文从参与性视角出发,提取水景观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可参与环节,对参与性设计进行构建,结合大量案例研究对参与性设计策略进行探讨,并将近年来国家提倡的公众参与以及常见于社区微更新的参与性策略等引入水景观设计。旨在为城市水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重视人的作用、满足人的需求,最大限度激发城市滨水区发展活力,塑造出更具特色的城市形象。
陈馨雨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项目生命周期情感体验景观设计

相关作者

秦趣
作品数:101被引量:391H指数:13
供职机构:六盘水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评价指标 生态基础设施 重庆都市区 生态系统健康 山地城市
沈旭炜
作品数:7被引量:85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市园林文物局
研究主题:城市滨水区 大运河 城市滨水 城市记忆 杭州运河
刘博敏
作品数:92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 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 城市发展 历史街区
张涵
作品数:15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绿地 城市滨水区 生态空间 信号灯 客流量
李晟
作品数:62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
研究主题:多孔混凝土 生态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 水文化 城市滨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