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86篇“ 培养大鼠“的相关文章
- 一种培养基及利用其培养大鼠阴道类器官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组织细胞培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培养基及利用其培养大鼠阴道类器官的方法。所述的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添加成分,所述的添加成分包括B27、N2、Noggin、R‑spondin‑1、Wnt‑3a、FGF‑10、EG...
- 刘朝晖张莉范琳媛张心
- 一种悬滴式培养大鼠睾丸组织类器官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滴式培养大鼠睾丸组织类器官方法,涉及组织培养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大鼠幼仔睾丸组织,两步酶消化法得到睾丸细胞;步骤二、用完全培养基重悬睾丸细胞,得到的睾丸细胞悬液计数后滴在培养皿盖上,34‑3...
- 郭丽张乐诸葛瑞剑尹飞
- 活血明目方对体外加压培养大鼠RGCs NF-κB信号通路凋亡相关因子Bax及Bcl-2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活血明目方对体外加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中凋亡相关因子Bax和Bcl-2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大鼠,采取体外加压培养SD大鼠凋亡模型,制备活血明目方含药肠吸收液,观察活血明目方对体外加压RGCs在NF-κB信号通路作用下对Bax、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含药肠吸收液组中Bax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而Bcl-2相对表达量则显著上升(P<0.01)。结论活血明目方含药肠吸收液对RGCs凋亡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赵颖汪伟母倩倩蔡闻达高佳
- 关键词:RGCSNF-ΚB信号通路BAXBCL-2
- 一种纯化培养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培养基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涉及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培养,具体涉及一种可长期培养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培养基配方及其使用方法。首先通过机械离解制作大脑及脊髓细胞悬液,利用原代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可在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培养底物上快...
- 郑华孙艳周国民
- YAP对高糖培养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究Yes相关蛋白(YAP)对高糖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和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1~3日龄SD大鼠CFs,用40.0 mmol/L葡萄糖诱导CFs,构建糖尿病心肌病(DCM)细胞模型,24 h后检测细胞YAP、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水平。取原代大鼠CFs,分别设置正常糖(5.5 mmol/L D-Glucose,NG)组、高糖(40.0 mmol/LD-Glucose,HG)组、NG+维替泊芬(NG+VP)组、HG+VP组。VP为YAP抑制剂,剂量为0.5μmol/L。各组处理CFs24 h后,采用波形蛋白免疫荧光法鉴定CFs,Ki-67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YAP、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CT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法鉴定波形蛋白阳性,提示原代培养的细胞为大鼠CFs。Ki-67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CFs的Ki-67阳性率(%)明显升高(67.33±5.14 vs.22.94±4.88,P<0.05);YAP抑制剂VP处理后,CFs的Ki-67阳性率(%)降低(46.83±3.86 vs.67.33±5.14,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高糖干预24 h后,CFs中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1.43±0.98 vs.0.93±0.06,1.80±0.09 vs.1.08±0.09,1.43±0.09 vs.0.88±0.10,P<0.05),YAP和CT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也升高(1.93±0.15 vs.1.17±0.09,1.80±0.18 vs.1.23±0.16,P<0.05);与HG组比较,HG+VP组的α-SMA、collagen I、collagenⅢ、CT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1.27±0.06vs.1.71±0.12,2.05±0.23vs.3.03±0.17,1.10±0.12vs.1.82±0.18,1.31±0.16 vs.1.57±0.03,P<0.05);与NG组比较,HG+VP组中α-SMA、collagenⅠ、CT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结论高糖可刺激SD大鼠乳鼠CFs增殖及活化,合成过多的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YAP/TEAD/CTGF传导通路有关。
- 彭文艺周喆王德琼巨灵翎张黎孙雄山李霜杨大春
-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心脏成纤维细胞心肌成纤维细胞
- 改良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及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建立简单、优化的分离及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方法,为组织工程支架研究提供细胞基础。方法分别采用常规和改良的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和培养BMSCs。常规法按照传统全骨髓贴壁法,对骨髓冲洗液进行过筛和离心处理后加入完全培养基进行培养。在改良全骨髓贴壁法中,将骨髓冲出骨髓腔后直接加入完全培养基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两组细胞形态,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比较两组BMSCs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物CD90、CD29、CD11b/c、CD45。对改良法培养的BMSCs进行定向诱导成骨及成脂分化,并通过茜素红染色检测其成骨分化潜能,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其成脂分化潜能。结果改良全骨髓贴壁法培养的BMSCs形态均一,细胞集簇排列呈“鱼群状”“漩涡状”。改良法比常规法培养的BMSCs增殖活性强(P<0.05)。改良法与常规法培养的BMSCs均高表达CD90和CD29,低表达CD11b/c和CD45。改良法培养的BMSCs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后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均为阳性。结论改良全骨髓贴壁法可成功分离并培养BMSCs,培养的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为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奠定了细胞基础。
- 鲁燕妮龙雯常晓峰赵宁波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细胞分化
- 达格列净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KP⁃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 2023年
-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高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和细胞外基质蛋白分泌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HBZY⁃1细胞,分为达格列净干预组(30 mmol/L葡萄糖+10μmol/L达格列净培养)、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培养)、渗透压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24.5 mmol/L甘露醇培养)、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培养)。各组细胞培养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KP⁃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p⁃p38 MAPK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CT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CTGF和FN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Ⅳ型胶原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MKP⁃1蛋白表达降低,CTGF和p⁃p38 MAPK蛋白表达升高,CTGF和FN mRNA表达升高,细胞上清液CTGF、FN和Ⅳ型胶原含量增加(P<0.05,P<0.01)。与高糖组比较,达格列净干预组MKP⁃1表达升高,CTGF、p⁃p38 MAPK蛋白表达降低,CTGF和FN mRNA表达降低,细胞上清液CTGF、FN和Ⅳ型胶原含量降低(P<0.05)。结论达格列净可以有效抑制高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CTGF表达和细胞外基质蛋白分泌,可能与激活MKP⁃1后,增强p38 MAPK去磷酸化有关。
- 王丽晖黄旭东汪晶华张超史永红杨新军
- 关键词:肾小球系膜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纤维连接蛋白
- 骨髓骨片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PKH26标记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旨在建立一种高效的方法分离和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的方法,并应用PKH26进行体外标记,探讨PKH26标记对B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及体外示踪情况。方法 将大鼠5 d乳鼠双后肢骨进行分离,去除周围的肌肉和筋膜,并将其剪成小块进行培养,利用换液、传代提纯BMSCs,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第3代细胞表面抗原。在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取第3代BMSCs应用PKH26进行标记,标记组与未标记组在荧光显微镜下对细胞形态学、增殖状态进行观察,比较标记组与未标记组成骨成脂诱导特点及鉴定。结果 骨髓骨片法分离乳鼠双后肢骨,培养BMSCs呈细长梭形,形态均一,短时间内可迅速获得大量BMSCs;经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表明,表达CD29为(91.18±1.29)%,表达CD90为(95.04±0.11)%,表达CD45为(1.74±0.36)%;PHK26标记对BMSCs细胞形态,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对成骨成脂诱导无影响。结论 采用大鼠5 d乳鼠骨髓骨片法能够快速培养出大量高纯度的BMSCs,该细胞可作为种子细胞用于骨组织工程;PKH26可对体外大鼠BMSCs进行标记。
- 陈爽谢燕燕徐菊菊闫振宇
- 关键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标记PKH26骨组织工程
- 香菇多糖纳米硒对共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成骨作用的研究
- 谢雨铮
- 纳米二氧化钛诱导原代培养大鼠成骨细胞细胞凋亡及成骨功能损伤的分子机制
- 目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TiO2-NPs)作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纳米颗粒之一,常用于食品、油漆涂料、化妆品、正畸复合材料等产品中,这极大增加了人类TiO2-NPs的暴露风险。TiO2-NPs通过吸收和暴露途径进入血液后...
- 徐静溪
- 关键词:成骨细胞分子机制生物效应
相关作者
- 贺斌

- 作品数:98被引量:196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羧甲基壳聚糖 雪旺细胞 吡咯喹啉醌 增殖 培养大鼠
- 王正国

- 作品数:1,255被引量:7,028H指数:3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创伤 冲击伤 冲击波 创伤后 交通事故
- 陈克明

- 作品数:400被引量:1,875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成骨细胞 淫羊藿苷 骨密度 成骨性分化 峰值骨量
- 卫爱林

- 作品数:76被引量:228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羧甲基壳聚糖 雪旺细胞 培养大鼠 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治疗
- 陶海鹰

- 作品数:149被引量:434H指数:11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羧甲基壳聚糖 雪旺细胞 手术治疗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