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0篇“ 基本逻辑“的相关文章
-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基本逻辑与路径优化
- 2025年
-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是通过规范“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资金化、资金反哺自然生态”等环节促进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贯穿了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到再生产的全过程,而当前管理中存在“资产管理”和“资源监管”不分、产权要素市场化程度不高等现实困境。文章基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背景,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源泉,探究了资产化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时代内涵,并从国内外资产化管理模式与制度实践中汲取经验,提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优化路径:构建全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模式,加强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基础性支撑,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的全口径收储机制,创新不同类型自然资源资产的配置方式,培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要素市场平台,健全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保障体系。
- 李政余颖周宏文张海龙唐松松肖禾
- 关键词:资产化管理基本逻辑
- 公交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两难境地
- 2025年
-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的发布实施已在朋友圏火了多曰。多年来,交通人为之努力和奋斗,终见彩虹。无疑,这是城市公共交通(含轨道交通的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的最新纲领,是行业大事件,是战略上的胜利,并将在相当长时间里指引公共交通发展。
- 石飞
- 关键词: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公共交通基本逻辑两难境地公共交通发展公交发展
- 论“三个历史决议”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逻辑、主要特性与价值意蕴
- 2025年
- 以话语建构论为视角,运用语料库研究法,可以较为深刻地阐释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逻辑、主要特性与价值意蕴:“三个历史决议”话语体系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社会主义是什么、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过去党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基本逻辑。“三个历史决议”中的关键词及其他各类词汇,充分体现了其话语体系建构的时代性、实干性、真诚性、客观性。“三个历史决议”具有高度的政治权威性、思想权威性、理论权威性,具有向世界庄严宣告、树立正确党史观和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的重要价值。运用语料库研究法深入分析“三个历史决议”,有助于深入阐释中共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和成就经验,同时也有助于深入建构中共党史话语体系,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
- 杨才林吴冠儒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话语逻辑
- 新兴交叉专业融合育人的基本逻辑、实践困境与创新路径
- 2025年
- 促进新兴交叉专业融合育人是当前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质量的重要任务。新兴交叉专业融合育人的基本逻辑体现为:育人主体从各自发力到多方合力;育人目标从术业专攻到复合创新;育人内容从划界区隔到整合连贯;育人机制从附加式协同到内生式共育。实践中,高校新兴交叉专业的融合育人在主体联动、目标定位、内容整合以及机制协同方面遇到阻碍,需推动院所、校企、团队与师生多主体之间诉求的无缝对接,做好人才定位和共同愿景的联通衔接,促进知识体系、课程链与大单元教学的贯通传播,实现组织、场域与文化育人的畅通契合,不断提升其融合育人的成效。
- 秦甜帆周海涛
- 关键词:基本逻辑
- 制度执行视角下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绩效提升的基本逻辑
- 2025年
-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力量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驻村第一书记20多万人,这一庞大的群体已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他们也必然会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乡村全面振兴阶段,随着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目标任务发生变化,党对其制度绩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 丁辉侠
- 关键词:绩效提升制度绩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逻辑
-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基本逻辑、使命任务与技术性难题
- 2025年
- 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时代赋予了财税体制改革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需要坚持整体观和系统观,深化财税改革,优化财政关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为现代化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 陈龙
- 关键词:财税体制改革财税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基本逻辑整体观财政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科思维的基本逻辑及其对教学的引领
- 2025年
- 归纳与演绎是辩证统一的,从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建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方法论基础、初中道德与法治考试评价的基本框架来看,归纳与演绎的统一都可被视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科思维的基本逻辑。因此,依据归纳与演绎统一的逻辑思路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探究其内在的运行规律,是当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培育学科思维的内在要求。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提炼共性以引领归纳过程、任务驱动以引导演绎发生、双向互动以优化学科思维,从而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率、培育学科思维。
- 杨志敏
- 关键词:基本逻辑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基本逻辑研究
- 2025年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以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为科学指导,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基因,并结合了习近平个人实践经历和社会现实的需要,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这一重要论述以家庭为基石、以家教为阵地、以家风为依托,形成了“三位一体”有机统一的系统整体,具有完整的内在逻辑体系,为我国新时代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 王笑滢张健华
- 关键词:逻辑
- 论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逻辑
- 2025年
- 新一轮金融监管机构将央行的部分职责划转至新成立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更加聚焦央行的宏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职能,强化了“双支柱”职责;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监管,强化了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双峰”监管模式。本文在对金融监管体制经典模式进行辨析的基础上阐述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逻辑与所面临的问题,针对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优化方案及可行措施,为深化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促进金融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案选择。
- 熊文钊王梅
- 关键词:金融监管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逻辑
- 2025年
- 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逻辑。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总问题,并由几个相互联系的派生问题构成一个完整体系。第一,以“未来”为本位的文化传统观。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存在论基础。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目的是实现传统文化范式的转换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重建。第三,文化主体性和文化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实践。文化主体性表现为人对文化的自觉认识和反思,以及创新文化的实践活动,使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文明交流互鉴和创造新的文明形态成为可能。第四,现代文明新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果必然是造就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其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范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搭建了世界历史舞台。
- 丁立群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主体性
相关作者
- 郑石桥

- 作品数:529被引量:2,457H指数:24
-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
- 研究主题:审计 委托代理关系 例证分析 政府审计 审计客体
- 谢花林

- 作品数:89被引量:2,834H指数:33
-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乡村景观 GIS 生态产品 土地利用变化
- 李树涛

- 作品数:274被引量:1,289H指数:17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 研究主题:高光谱图像 图像 模态 多光谱图像 遥感图像
- 王耀南

- 作品数:1,766被引量:8,946H指数:41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 研究主题:机器人 神经网络 机器视觉 移动机器人 图像
- 温和

- 作品数:197被引量:871H指数:17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频谱泄漏 二值图像 离散频谱 谐波分析 卷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