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7篇“ 塔中隆起“的相关文章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中北部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
2024年
为系统揭示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中北部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演化,通过对该区大连片三维地震工区精细构造解析和相干体等分析,并结合区域动力背景,系统论述了该区的断裂构造类型、几何学特征、差异活动机制及其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塔中隆起中北部发育了4类7期断裂构造,其中逆冲断裂和走滑断裂尤其发育。平面上北西向弧形逆冲断裂与北东向、北西向及南北向走滑断裂相互交切与耦合;垂向上断裂分层差异活动特征明显,下奥陶统及其以下地层,断裂发育数量多且以线形为主,中奥陶统-中下泥盆统多呈雁列式,上泥盆统-二叠系仅在塔中Ⅱ号断裂带、顺北5号断裂带西南端等地区发育少量断裂。研究区断裂活动受多期、多方向不同性质应力场所控制,经历了极其复杂的演化历史:加里东早期以塔中Ⅱ号断裂带等少量北倾正断层活动为主;加里东中期Ⅰ幕断裂活动强烈,表现为逆冲断裂与走滑断裂协同演化和相互耦合特征,走滑断裂对逆冲断裂的切割或限制作用明显;加里东中期Ⅲ幕断裂活动基本继承了加里东中期Ⅰ幕的构造格局,但在工区北部的顺北4号、5号等断裂带张扭性断裂活动特征显著;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部分断裂发生继承性活动且张扭断裂发育范围进一步向南扩大;印支-燕山期,仅有少数断裂发生继承性活动;喜山期该区构造比较稳定,早期形成的复杂断裂构造进入深埋阶段。
姜忠正唐大卿沙旭光沈向存罗少辉董科良古再丽努尔·艾尔肯王玮龙伍亮
关键词:逆冲断裂塔里木盆地
塔中隆起F_(Ⅱ)21断裂带油气成藏过程与多相态成因
2024年
针对塔中隆起F_(Ⅱ)21断裂带奥陶系油气藏相态分布复杂问题,基于构造解析、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认为,原油密度、天然气干燥系数及气油比等参数的平面分布趋势与走滑断裂分段构造密切相关,翼尾构造带北部发育凝析气藏,南部依次发育挥发性油藏与原油油藏。F_(Ⅱ)21断裂带与北部拗陷富满、顺北地区原油生源相同,主要来源于下寒武统烃源岩。原油成熟度沿断裂带由北至南依次降低,断裂带北部主要为原油裂解气,中部与南部主要为干酪根裂解气。F_(Ⅱ)21断裂带经历多期油气充注,翼尾地堑部位为油气有利充注点,喜马拉雅期盐下原油裂解气的强烈充注改造是北部凝析气藏形成的重要原因,受古构造影响,晚加里东期与晚海西期生成的原油资源主要于翼尾地堑构造南部鼻状隆起区域聚集成藏。
熊昶赵星星吴江勇张新樵汪鹏
关键词:走滑断裂奥陶系塔中隆起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约束下塔中隆起奥陶系热历史
2023年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古温标,其有效地解决了碳酸盐岩沉积盆地缺乏常用古温标的现状,对于沉积盆地热史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集了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钻井取芯样品,利用一阶近似模型模拟了塔中隆起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温度(T_(Δ47))热演化路径,并结合等效镜质体反射率约束了塔中隆起的热历史.塔中隆起大地热流自奥陶纪到现今总体呈降低趋势,自60~70 mW·m^(-2)降低至40~50 mW·m^(-2),二叠纪由于火成岩入侵造成热流短暂升高至60~70 mW·m^(-2).模拟结果认为,北部斜坡带及潜山构造带受火成岩影响显著,北部斜坡带及潜山构造带在二叠纪最高温度分别达到160~170℃及180~190℃;而塔中南缘未受影响,中生代或者现今为最高温度130~140℃.总的来说,碳酸盐团簇同位素在热史领域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有望在重排规律、T_(Δ47)影响因素以及模型理论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团簇同位素也将在热史领域的研究中产生愈加重大的影响力.
熊昱杰邱楠生李丹常健廖珂琰
关键词:热历史碳酸盐岩塔中隆起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中深1井区沙漠地表超深寒武系盐下储层地震预测研究
随着油气地质认识和油气勘探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拓展,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生储盖组合优越,同时具有良好的油气运移条件,是盆地内重要的...
刘舒啸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地震反演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三层结构模型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15
2022年
塔中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中部,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以塔中隆起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为基础,开展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剖面和平面几何学特征、断裂的活动期次和断裂形成机制研究。地震资料显示塔中走滑断裂于石炭纪之前定型,少数走滑断裂的活动持续到了石炭纪之后,断穿基底到志留系和泥盆系,断面直立,但是在不同层位断层的几何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性,主要分为3层结构:深层中、下寒武统断裂平面上呈线性展布,中、下寒武统在断裂两侧上拱;深部断裂向上继续切穿上寒武统和奥陶系,并在碳酸盐岩顶面发育许多分支断裂,剖面上表现为正花状构造,平面上组合为斜列断裂;浅层走滑断裂发育在上奥陶统-志留系和泥盆系内,剖面上常以负花状构造样式出现,平面上表现为该层特有的北西向雁列断层。这3层断裂在垂向上叠置,形成复杂的空间形态,将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演化阶段划分为3期:中寒武世塔中地区存在构造反转事件,在压扭应力作用下发育规模较小的走滑断裂;晚奥陶世走滑断裂复活,形成正花状构造;志留纪—泥盆纪走滑断裂持续活动。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形成受周缘构造环境控制,在中寒武世局部压扭应力、晚奥陶世压扭环境和志留纪—泥盆纪的压扭环境下形成演化。
罗彩明梁鑫鑫黄少英能源张玮张玮陈石
关键词:走滑断裂塔中隆起塔里木盆地
塔中隆起走滑断裂分层变形机制研究的物理模拟实验被引量:2
2022年
塔中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中部,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走滑断裂发育,控储控藏作用明显,走滑断裂成因机制的研究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十分重要。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走滑断裂具有典型的分层变形特点,为了明确塔中隆起走滑断裂分层变形机制的主控因素设计了4组物理模拟实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走滑断裂分层变形特征的形成主要与垂向上地层性质变化(分层)和多期活动(分期)有关,分层与分期都能造成走滑断裂产生分层变形的特征,塔中走滑断裂分层差异变形特征,是由垂向上地层岩性差异性和构造活动多期性共同造成的。
彭梓俊冯磊罗彩明陈石宋兴国梁鑫鑫周小蓉
关键词:走滑断裂多期活动构造物理模拟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凝析气藏类型与成因被引量:6
2021年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特大型凝析气田的地质特征、流体性质及分布复杂,明晰其成因对于评价与开发该气田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给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凝析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塔中隆起凝析气田的动、静态生产资料,结合油气藏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等实验数据,研究了该气田凝析气藏的特征与油气成藏演化历史,探讨了该气田凝析气藏的类型与成因。研究结果表明:①塔中凝析气田主要为古油藏遭受后期气侵与气洗形成的次生凝析气藏组成;②超深层下寒武统的干酪根裂解气与原油裂解气可能以凝析气相态供烃形成原生凝析气藏,主要分布在超深层寒武系—下奥陶统与缺少古油藏的东部潜山区;③塔中凝析气田形成于喜马拉雅期,并且与快速增长的地层压力密切相关,形成相态类型与成因多样的油气藏模式。结论认为,塔中凝析气田同时存在着原生与次生凝析气藏的成因类型,受控于地层压力系统、气侵强度与古油藏规模等3个要素,并由此导致了复杂的流体分布与油气产出,不同于常规凝析气藏,在油气藏评价与开发过程中需要加以区别对待。
韩剑发邬光辉邬光辉杨海军苏洲唐浩唐浩
关键词:奥陶系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气侵裂解气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地区奥陶系三维地质模型构建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地提高,国内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也随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我国的油气资源储量虽然丰富,却远不及需求量,其中包括含量较少、容易开发的常规油气,相对的非常规油...
徐郑齐
关键词:塔中隆起三维地质建模储层预测
文献传递
塔中隆起走滑作用对破碎带及油气成藏的控制
碳酸盐岩油气资源是我国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走滑断裂的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塔中地区走滑断裂多见,其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也十分可观,本文通过对塔中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精密解释,进一步...
贾梓瑄
关键词:塔中隆起走滑断裂油气成藏
塔中隆起地区多相态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判识
塔中隆起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油气性质复杂、油气相态多样、多期油气成藏等特点明显。该区前期主要以奥陶系为主要目的层进行油气勘探,获得了系列油气发现,但以寒武系为目的层的勘探未能获得大的突破。近年来,随着深层-超深层油气钻探的...
李婧菲
关键词:油气地球化学全二维气相色谱塔中隆起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吕修祥
作品数:223被引量:2,257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油气成藏 油气聚集 油气勘探
韩剑发
作品数:182被引量:1,648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奥陶系 走滑断裂 金刚烷
杨海军
作品数:464被引量:3,643H指数:4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奥陶系 储层 上奥陶统
蔡忠贤
作品数:110被引量:1,21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奥陶系 岩溶 白云岩
汤良杰
作品数:266被引量:3,343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油气成藏 盐构造 柴达木盆地 叠合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