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篇“ 复合相互依赖“的相关文章
- 弱国家性与强地区性:复合相互依赖视角下的东盟发展进程与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研究
- 2024年
- 在地区性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交织出现的背景下,复合相互依赖理论正成为寻求具体事务性问题解决办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地区合作联系日益紧密,东盟国家积极参与地区性和全球性合作机制,与中国建立一系列自主发展且包容高效的双边及多边合作机制。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的建立进程,经过了从东盟内部“弱国家性”向东南亚整体“地区性”转变,最终跨入“全球化”的完整依赖路径,集中体现了东盟国家的战略变化和策略选择。未来中国—东盟合作机制将进一步就增强地区韧性、加强具体问题领域的务实合作,建立更加系统且稳定的中国—东盟共同体合作网络,构建复合相互依赖的良性互动局面。
- 赵儒南
- 关键词:复合相互依赖
- 复合相互依赖:欧盟发布经济安全战略及一揽子计划的动因与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欧盟发布经济安全战略及一揽子计划,旨在增强欧洲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和自主性。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驱动的,涉及欧盟经济结构特性、政治一体化进程、技术创新与自主性追求、欧洲市场进一步整合与规范等内部因素,以及全球化深入发展、地缘政治局势恶化、供应链安全挑战以及中美欧竞合关系等外部因素。欧盟通过严格投资审查机制、加强出口管制、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强化数字和技术主权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构筑经济安全工具箱,这将对欧盟内部经济、政治和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加剧国际社会不平等和分裂,让中美欧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根据复合相互依赖理论,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基于相互依赖而非单向依赖构建。中国应加强与欧盟合作、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实施多元化贸易伙伴策略予以应对。
- 胡子南杨向荣
- 关键词:经济安全
- “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复合相互依赖视角
- 全球化进程把人类带入了复合相互依赖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宏图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打破了由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话语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从双边的或区域性的多边命运共同...
- 李翔
- 关键词:复合相互依赖合作共赢
- 东盟“中心地位”的建构和维续——基于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国际组织模式被引量:7
- 2023年
- 东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东盟众多文件不断强调东盟“中心地位”,中国对东盟“中心地位”的承诺和支持是一贯的、明确的。从内涵和本质上看,东盟“中心地位”包含了东盟对内推进一体化、对外协调区域关系的两重内涵,实质上是东盟对地区事务自主性的追求。结合复合相互依赖理论,东盟“中心地位”代表着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制度优势,为东盟处理与域外国家的关系提供权力资源。与此同时,东盟“中心地位”作为地区程序和规范的本质,使其维续与东南亚地区机制的变迁相挂钩。基于此,文章将复合相互依赖理论中用于分析国际机制变迁的国际组织模式作为分析框架,根据东盟的组织能力、谈判方式,以及其他组织的介入来探讨影响东盟“中心地位”维续的因素,并归为内生动力和外部干扰两个层面。在内生动力层面,有效的制度框架是东盟“中心地位”的制度优势基础,东盟的团结凝聚能够加强东盟整体应对问题的能力,“东盟方式”的践行则是通过特定的规范影响地区议题的谈判,三者是推动东盟“中心地位”自我维续的动力,共同支撑东盟在对外交流中推行“大国平衡”战略。在外部干扰层面,东盟对大国关系的协调作用存在限度,域外大国竞争关系的激烈程度往往会改变地区其他组织的介入程度而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更根本地影响东盟“中心地位”的维续。温和的大国竞争带来的补充性制度产品支持东盟“中心地位”维续,激烈的大国竞争则可能会导致负面结果。东盟在应对外部干扰时通过协调一致做出的反应能对东盟“中心地位”加以巩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外部的负面冲击。
- 李皖南李皖南
- 试析复合相互依赖视角下日本与沙特的关系
- 2022年
- 新自由主义大师罗伯特·基欧汉与约瑟夫·奈通过对现实主义假设的批驳,创造性地提出了“复合相互依赖”模式假说。鉴于日本与沙特阿拉伯两国间多渠道的交往、问题的无等级之分以及军事力量次重要作用的特征,可尝试运用不对称的复合相互依赖解释日沙关系的逻辑。两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可通过“敏感性”和“脆弱性”这两个变量在能源、经贸和政治领域的强弱加以衡量。这有助于理解日沙关系的现状、分析未来日本对沙特乃至整个中东地区外交战略的走向。
- 华佳丽庞中鹏
- 关键词:复合相互依赖日本外交中东外交能源外交
- 复合相互依赖理论较之于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被引量:1
- 2020年
- 现实主义理论在国际关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化趋势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各国之间的交流已不再限于官方主导的一系列活动,在经济、文化、民间交往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国际关系理论也不断更新,20世纪90年代之后复合相互依赖理论较之于现实主义理论对新型国际关系有了更全面的阐释,得到了普遍的认可,逐渐成为主流。
- 靳梦霞
- 关键词:现实主义理论复合相互依赖
- 复合相互依赖关系下的中美贸易战
- 2020年
- 根据国际关系新自由主义理论,中美两国已处于复合相互依赖关系之下,这决定了“问题结构解释模式”可适用于中美贸易领域。数据表明,中美两国在双边贸易问题上存在不对称相互依赖关系,中国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都小于美国。因此,中国在贸易战问题上有更大的权力,占有更大优势。中美两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关系决定了中美贸易关系迟早将回归稳定。至于目前中国应对贸易战的对策,关键是进一步降低脆弱性,即进一步扩大权力。
- 熊亮
- 关键词:中美贸易敏感性脆弱性
- 复合相互依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模式选择被引量:1
- 2017年
- 从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视角观察,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关系主要有三个特征:经济相互依赖的不平等性、政治相互依赖的敏感性和军事相互依赖的脆弱性。就本质而言,复合相互依赖理论与和平统一政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相似性。研究复合相互依赖模式下两岸关系的新特点,积极适应、把握、引领两岸关系复合相互依赖的新趋势,是推动未来两岸关系由经济政策协调最终走向政治和平统一的重要选择。
- 李年涛李艳丽
- 关键词:复合相互依赖军事力量
- 从“复合相互依赖”理论角度分析萨科齐时期的中法关系
- 自国际关系学科于20世纪70年代成立以来,大国关系研究一直是该领域专家学者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在战争时期,现实主义理论一直是国际关系领域难以动摇的基础理论,但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领域的交流的不断加强,国家间相互依赖的...
- 唐雯
- 关键词:复合相互依赖中法关系萨科齐
- 文献传递
- 后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北极国际合作:以“复合相互依赖”为视角
- 2017年
- 对于后危机时期对立国家间在特定领域的合作关系的延续,"复合相互依赖"模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解释力。正如乌克兰危机陷入僵局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经济制裁,与俄罗斯的政治和军事关系也全面破裂;然而,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合作关系却并未完全中断,至少在北极地区的搜救、渔业、航运、北极理事会等功能性领域的合作依然继续,使得北极国际合作呈现出断裂性和连续性的动态组合。现阶段的北极地区关系反映了一个事先存在的"复合相互依赖"状态,通过联系战略、议程设置和国际机制等政治进程,避免国家间关系的全面破裂并抑制危机的外溢,同时为冲突各方保有在有限领域的沟通渠道,推动信任关系的重塑。
- 邓贝西邹磊磊屠景芳
- 关键词:复合相互依赖
相关作者
- 王翠文

- 作品数:17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中拉关系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地区主义 NAFTA 新自由主义
- 邹磊磊

- 作品数:27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渔业管理 西北航道 渔业 渔业政策 航道管理
- 蒙慧

- 作品数:85被引量:194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党内法规 中国共产党 党内 从严治党 共同富裕
- 张丽

- 作品数:5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复合相互依赖 国际政治环境 国际政治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经济合作
- 刘建江

- 作品数:187被引量:2,299H指数:24
-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财富效应 经济增长 股票市场 贸易逆差 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