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95篇“ 外周循环“的相关文章
- 基于多组学及机器学习方法筛选子痫前期的外周循环诊断标志物
- 2024年
- 目的分析子痫患者的胎盘和外周循环转录组数据,筛选子痫的早期诊断标志物。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中获取子痫患者的临床信息和相应的芯片表达谱数据。通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富集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等多组学方法,寻找候选的诊断标志物,并探究子痫发生的潜在机制。然后,采用组合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随机森林树、支持向量机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操作符方法,对候选标志物进一步筛选。最后,使用外周循环数据集对筛选后的诊断标志物进行验证。结果差异基因表达分析显示,在子痫中有71个基因上调,21个基因下调。WGCNA分析显示,子痫的发生与青色和绿松石色模块高度相关。候选诊断标志物的富集分析揭示,细胞周期、细胞衰老和免疫相关通路的改变可能是子痫发病的主要原因。经过机器学习的进一步筛选,确定COL17A1和DIO2基因在子痫患者的外周血中显著上调,并具有显著的诊断效能。结论COL17A1和DIO2基因可作为早期诊断子痫的外周循环诊断标志物。
- 王晓璐刘荣慧严倩
- 关键词:子痫标志物
- 用于胃癌外周循环上皮细胞检测的试剂盒
- 一种用于胃癌外周循环上皮细胞检测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可用于胃癌外周循环上皮细胞的检测。该试剂盒根据胃癌细胞特异性识别的CK8和CK19抗体进行识别胃癌细胞,采用白细胞特征性抗体CD45进行识别白细胞,采用有核细胞特征性的检...
- 范林洋 柴宣宣
- 外周循环PCT、CRP在肺炎患儿雾化治疗前后变化及对雾化疗效的评估价值
- 2023年
- 目的 分析肺炎患儿雾化治疗前后外周循环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表达变化,并探究两者对患儿雾化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于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期间选取睢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患儿190例,其中细菌性感染38例(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性感染55例(支原体性肺炎组),病毒性感染47例(病毒性肺炎组),正常患儿50例(健康组)。肺炎患儿行雾化治疗后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无效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所有入组对象的外周循环PCT、CRP水平。比较各组肺炎患儿治疗前和健康组的PCT、CRP水平的差异;比较PCT、CRP及肺炎患儿临床特征等参数在有效和无效中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雾化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外周循环PCT、CRP水平与肺炎患儿雾化疗效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探讨PCT、CRP预测肺炎患儿雾化疗效的临床效能。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患儿的外周循环PCT、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患儿外周循环PCT、CRP水平均高于支原体性肺炎组和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性患儿外周循环PCT、CRP水平均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患儿雾化后1 d、雾化后3 d、雾化后7 d外周循环PCT、CRP水平均低于雾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后7 d外周循环PCT、CRP水平均低于肺炎患儿雾化后1 d、雾化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后3 d外周循环PCT、CRP水平均低于肺炎患儿雾化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无效组患儿在疾病程度、肺功能指标、外周循环PCT、CRP水平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结果显示外周循环PCT、CRP表达升高为影响肺炎患儿雾化疗效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CT、CRP分别
- 王景涛
- 关键词:小儿肺炎
- 单细胞转录组揭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与脓毒症患者外周循环免疫细胞的差异
- 张向笼
- 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循环中Th17/Treg免疫失衡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elderly 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EORA)患者外周循环中Th17/Treg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0例EORA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且身体健康者4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计算所有研究对象外周循环中的Th17、Treg占比和Th17/Treg,分析三者与EORA疾病活动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各组间的血清Th17占比、Treg占比和Th17/Tre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EORA各组血清Th17占比、Th17/Treg均更高,血清Treg占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A患者中随着疾病活动评分升高,血清Th17占比、Th17/Treg均升高,血清Treg占比则降低,且组间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h17占比和血清Th17/Treg与疾病活动评分成正相关(r=0.731、0.853,P<0.05),血清Treg占比则与疾病活动评分成负相关(r=-0.484,P<0.05)。结论EORA患者外周循环中Th17占比迅速升高,Treg占比明显降低,过高的Th17/Treg与更严重的疾病活动评分密切相关。
- 赵双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TREG
- 共享外周循环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损伤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构建野生小鼠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小鼠的连体动物模型,使得DKD小鼠与野生小鼠共享外周循环,探讨外周循环改变对DKD的作用。方法将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与同品系、同性别、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不同DKD时期的小鼠(8周龄时STZ造模,分别取造模后12、20、28周)构建连体模型。连体8周后处死动物,分别采集各组小鼠的血液、尿液和肾脏组织标本。结果共获得24对连体小鼠,DKD 12周、20周及28周各8对,以无外周循环支持的同时期DKD小鼠作为阳性对照组,以同龄野生小鼠作为阴性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接受共享外周循环的DKD小鼠无论是DKD 12周、20周还是28周,其血糖、胰岛素、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浓度均明显减低。自DKD 20周开始,接受共享外周循环的DKD小鼠,其尿蛋白/肌酐浓度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该优势在DKD 28周时更为显著。此外,DKD 28周时,阳性对照组的肾脏组织损伤程度及纤维化标志物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接受共享外周循环的DKD小鼠。结论共享外周循环可降低DKD小鼠的血糖浓度、增强其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脂质代谢,进而减轻肾脏组织损害,改善肾脏纤维化,保护肾功能。
- 黄琪周亦伦孙雪峰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外周循环
- 外周循环系统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周循环系统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涉及医学影像的技术领域,包括:生成一种针对外周循环系统的快速反转恢复FIR脉冲扫描序列,然后利用磁共振成像系统基于该序列对外周循环系统的待检测部位进行扫描成像。该方法解...
- 段絮 段浩 郭咏梅 郭咏阳
- 肝癌患者外周循环囊泡中microRNA分子群的临床诊断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起病隐匿,既往的筛检手段有限,其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细胞释放到体液中的膜源性小泡。有研究证实在肝癌发生早期即有肿瘤来源囊泡装配释放入血,且能被捕捉到,这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思路。该文分析总结了关于肝癌患者外周循环囊泡中microRNA分子群来源、分离方法和临床诊断意义等的相关文献,以期为外周循环囊泡中microRNA分子群在肝癌临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江蜜熊俊高金亭
- 外周循环线粒体DNA拷贝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循环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集治疗前静脉血5 ml,应用qPCR法检测外周循环mtDNA拷贝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其他相关后续治疗,随访30 d,记录严重心力衰竭、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发生。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外周循环mtDNA拷贝数与这些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2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27例患者未在外周循环中检测到mtDNA,被分入“mtDNA阴性组”。226例外周循环mtDNA检测阳性的患者根据检测结果的中位数被分为“mtDNA高水平组”和“mtDNA低水平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拥有较低外周循环mtDNA拷贝数的患者相比,外周循环mtDNA拷贝数较高的患者发生严重心力衰竭、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可能性更大(HR=1.984,95%CI:1.206~3.266,P=0.007;HR=1.936,95%CI:1.064~3.525,P=0.031;HR=4.046,95%CI:1.343~12.192,P=0.013)。结论 外周循环mtDNA拷贝数与急性心肌梗死近期内多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较高的外周循环mtDNA拷贝数是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不良的重要提示。
- 鲁召辉宋红星马龙飞韩欣宇郭赫立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线粒体DNA预后不良心血管事件
-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中内皮抑素水平变化对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内皮抑素(endostatin)是一种内源性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多项研究发现其在抑制恶性肿瘤尤其是实体瘤中血管的生成及肿瘤的生长转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被批准应用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除了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近年来,部分学者发现内皮抑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高内皮抑素水平可能与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但很少有研究评估血清内皮抑素作为稳定型冠心病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对心血管预后的影响。
- 马海娥
- 关键词:稳定型冠心病外周循环心血管事件内皮抑素癌症治疗血管生成抑制剂
相关作者
- 葛明建

- 作品数:89被引量:383H指数:11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法检测 肺肿瘤
- 周总光

- 作品数:380被引量:2,459H指数:2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直肠癌 急性胰腺炎 结直肠癌 直肠肿瘤
- 高宏凯

- 作品数:89被引量:383H指数:11
-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胃转流手术 胃转流 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 急性胰腺炎
- 王梅

- 作品数:35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法检测 信使RNA 淋巴结微转移 角蛋白
- 王仲

- 作品数:228被引量:1,586H指数:19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急诊 脓毒症 急诊科 急诊医学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