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168 篇“ 外固定架固定 “的相关文章
钢板与外 固定架 固定 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Meta分析钢板与外 固定架 固定 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SinoMed数据库所有关于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到2023年6月30日。纳入研究参照Cochrane手册(Version6.3,2022)进行信息提取、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发表偏倚风险评价、检验异质性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为:影像学解剖指标(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屈伸、旋转、尺桡偏)、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治疗情况比较(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腕关节功能评分及相关量表。结果:(1)共纳入28项研究,患者共计2192例,包括1096例钢板内固定 组和1096例外 固定架 组。(2)Meta分析结果显示:外 固定架 组的手术出血量[MD=-37.93,95%CI(-48.54,-27.31),P<0.00001]、手术时间[MD=-31.58,95%CI(-48.96,-14.20),P=0.0004]、住院时间[MD=-4.58,95%CI(-5.44,-3.71),P<0.00001]、骨折愈合时间[MD=-0.88,95%CI(-1.35,-0.41),P=0.0002]均显著优于钢板内固定 组(P<0.05)。(3)两组的掌倾角[MD=-0.17,95%CI(-0.95,0.61),P=0.68]、尺偏角[MD=0.22,95%CI(-0.73,1.17),P=0.65]、桡骨高度[MD=-0.24,95%CI(-1.15,0.67),P=0.60],屈伸[MD=-5.63,95%CI(-11.85,0.58),P=0.08]、旋转[MD=-5.80,95%CI(-12.77,1.17),P=0.10]、尺桡偏[MD=-2.86,95%CI(-10.87,5.15),P=0.48],并发症发生率[RR=0.96,95%CI(0.63,1.46),P=0.83],Gartland-Werley腕部临床评分[MD=0.13,95%CI(-0.80,1.06),P=0.78]、Gartland-Werley腕部临床评分优良率[RR=0.93,95%CI(0.87,1.01),P=0.08]、Coon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RR=0.99,95%CI(0.62,1.59),P=0.98]、腕关节DASH评分[MD=-4.67,95%CI(-14.96,5.62),P=0.3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板内固定 相比,外 固定架 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可以显著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李光耀 成永忠 刘峘 刘峘 姜俊杰 李永耀 姚宇翔关键词:钢板内固定 外固定架 META分析 外 固定架 固定 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 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2025年 目的:比较外 固定架 固定 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 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南乐中兴医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外 固定架 固定 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 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炎性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指标[腕关节桡侧偏、尺侧偏、背伸、屈曲活动范围、改良梅奥腕关节功能评分(MMWS)]水平和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两组CRP、IL-1β、IL-6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腕关节桡侧偏、尺侧偏、背伸、屈曲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MMW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 固定架 固定 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提高腕关节功能指标水平,改善围术期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 术治疗。 兰见见 李百华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腕关节功能 钢板内固定 与有限切开内固定 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治疗Pilon骨折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 与有限切开内固定 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治疗Pilon骨折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6—2023-06荥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钢板内固定 组(钢板组)和有限切开内固定 联合外 固定架 组(联合组)各35例。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指标。统计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美国矫形外 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的踝关节功能。末次随访,采用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系统(Mazur)评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钢板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钢板组,末次随访时的AOFAS分值和手术优良率高于钢板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板内固定 比较,有限切开内固定 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治疗Pilon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踝关节功能和手术优良率。 苏国桢 刘珂 高坤关键词:PILON骨折 钢板内固定 有限切开内固定 外固定架 数字量化设计辅助闭合穿针复位内固定 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治疗B、C型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数字量化设计辅助闭合穿针复位内固定 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治疗B、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3年5—10月收治36例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男12例,女24例;年龄38~78岁,中位数43.5岁;左侧10例,右侧26例;跌仆伤20例,交通伤16例;按照AO分型标准,B型14例、C型22例;病程4~8 d,中位数6 d。所有患者均先基于术前CT数据生成骨折部位三维图像,并进行模拟手术,然后根据模拟手术操作进行闭合穿针复位内固定 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手术。评价骨折愈合情况、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Gartland-Werley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6.14±8.99)min,术中出血量(42.19±9.49)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中位数4.5个月。至随访结束时,所有患者的骨折均愈合,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正中神经损伤、肌腱断裂、内固定 失效等并发症。术前、术后2 d及术后3个月的掌倾角分别为8.39°±0.64°、12.90°±1.53°、13.18°±1.25°,尺偏角分别为16.70°±1.12°、22.45°±1.93°、22.50°±1.57°,桡骨高度分别为(5.25±1.70)mm、(10.63±1.17)mm、(10.69±1.00)mm;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Gartland-Werley评分分别为(13.94±5.79)分、(4.94±2.99)分。结论:数字量化设计辅助闭合穿针复位内固定 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治疗B、C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吕德梁 赵建勇 李国梁 王铁强 王鑫关键词:桡骨骨折 腕关节 外固定器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 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治疗大龄儿童移位肱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 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治疗大龄儿童移位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7—2023-05手术治疗的42例大龄儿童移位肱骨干骨折,观察组26例行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 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对照组16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瘢痕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末次随访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结果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9.6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切口瘢痕长度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术后2例切口感染,1例桡神经损伤,1例再骨折,并发症发生率为2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和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 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是大龄儿童移位肱骨干骨折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固定 可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伏剑 唐勇 薛志强 李军关键词:大龄儿童 弹性髓内钉 内固定 外固定架 微型外 固定架 固定 术与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 术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微型外 固定架 固定 术与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 术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76例掌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对照组行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 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型外 固定架 固定 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术后掌指关节功能优良率,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水平、上肢功能[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分、手指握力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掌指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关节活动度、Jamar握力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两组DASH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外 固定架 固定 术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可提高关节活动度水平,降低围术期指标水平和DASH评分,其效果优于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 术治疗。 朱合宜关键词:掌指骨骨折 经隧道植骨关节成形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关节面塌陷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 观察经隧道植骨关节成形技术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关节面塌陷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22-09采用经隧道植骨关节成形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治疗的65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关节面塌陷,比较末次随访时患侧与健侧腕关节活动度(掌屈、背伸、外 展、内收)、影像学测量参数(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末次随访时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 6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骨髓炎等并发症。骨折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9~14周,平均11周。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优41例,良18例,可6例,优良率90.8%。末次随访时患侧腕关节活动度、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关节面塌陷患者,经隧道植骨关节成形技术可以有效恢复关节面形态,降低了关节面再次塌陷及缺血性坏死的风险,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可以有效稳定骨折端,具有创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腕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车建伟 王江涛 步建立 钱宇航 尹豫 施洪臣 郑兴辉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关节面塌陷 外固定架 闭合复位弹性克氏针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 观察采用2枚克氏针辅助闭合复位弹性克氏针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3—2022-01诊治的49例儿童尺骨鹰嘴骨折,其中16例采用闭合复位弹性克氏针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治疗(闭合复位组),33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 治疗(切开复位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折端最大移位宽度,以及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度与肘关节功能。结果 4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7个月,平均15.2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钉道感染、克氏针松动、骨折再移位、尺骨近端骨骺发育异常等并发症。切开复位组1例克氏针尾部皮肤激惹,取出克氏针后症状消失。与切开复位组比较,闭合复位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切开复位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BrobergMorrey评分、肘关节活动度(屈曲、伸直、前臂旋前、前臂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弹性克氏针联合外 固定架 固定 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具有微创、操作方便、固定 可靠的优点,术后肘关节功能与活动度恢复可以达到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 的效果。 吕辉照 艾建国 梁志白 赵枫 李传玲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 闭合复位 外固定架 儿童 外 固定架 固定 Pilon骨折负重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2024年 目的:探讨外 固定架 固定 Pilon骨折后负重稳定性。方法:选取踝关节骨模型(右侧)6个及踝关节尸体标本4对(8只),根据Ruedi-Allgower Pilon骨折分型设计截骨线,采用摆据依据预先设定的截骨线制备Pilon骨折模型;用微创截骨器对尸体标本行骨折造模,制备Pilon骨折尸体模型。使用外 固定架 固定 踝关节骨模型和尸体标本模型后,在力学加载机上进行轴向载荷力学加载。对踝关节骨模型分别施加150、300、450N的轴向载荷,用动态捕捉仪记录腓骨骨折块、胫骨外 侧骨折块、胫骨内侧骨折块在三维空间(X、Y、Z轴)上的位移。对外 固定架 固定 后的踝关节尸体标本模型分别施加300、600、900N的轴向载荷,拍摄不同载荷条件下外 固定架 固定 下的Pilon骨折尸体模型X线片,用digimizer软件中测量不同载荷下胫骨前侧角、胫骨踝穴角、距骨移位值、距骨倾斜角度、外 踝侧方移位值、内踝侧方移位值、内踝分离移位值、关节面台阶位移值。结果:对外 固定架 固定 的Pilon骨折骨模型分别施加150、300、450N轴向载荷后,未出现外 固定架 松动、断裂,局部固定 骨折端的克氏针也未出现松动、断裂及不可逆的塑性形变。腓骨骨折块在X轴(左右)位移值分别为0.032(-0.022,0.269)、0.061(-0.002,0.427)、0.212(-0.016,1.223) mm,Y轴(上下)位移值分别为0.002(-0.031,0.103)、0.051(-1.133,0.376)、0.128(-1.394,0.516) mm,Z轴(前后)位移值分别为-0.003(-0.130,0.171)、0.137(-0.076,0.433)、0.030(-0.487,0.478) mm;胫骨外 侧骨折块在X轴上的位移值分别为0.000(-0.108,0.027)、0.083(-0.364,0.050)、-0.121(-0.289,0.165) mm,Y轴上的位移值分别为-0.009(-0.200,0.025)、-0.179(-0.710,0.084)、-0.257 (-0.799,0.027) mm,Z轴位移值分别为0.112 (-0.024,0.256)、0.157 (-0.068,0.293)、-0.210(-0.035,0.430) mm;胫骨内侧骨折块在X轴上的位移值分别为-0.010(-0.060,0.013)、-0.165(-0.289,0.056)、-0.181(-0.395,0.013) mm,Y轴位移值分别为-0.036 成永忠 尹晓冬 陈洋 王朝鲁 刘广伟 史长龙 黄晓宇 陈奕历 陈泓颖 汪雄伟 赵继阳关键词:PILON骨折 生物力学 对接受外 固定架 固定 术的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术后综合护理的效果 2024年 研究术后综合护理对于接受外 固定架 固定 术的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我院接受外 固定架 固定 术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86例,均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将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两组均为43例患者,对比两组的各项数据与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十分优秀的护理方式,不仅能够减缓患者的疼痛感,而且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应当得到应用与推广。 莫宁芳关键词:胫腓骨骨折
相关作者
孙强 作品数:175 被引量:754 H指数:14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手术治疗 跟腱断裂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外固定架 成永忠 作品数:139 被引量:559 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研究主题:三踝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器 手法复位 骨折 张功林 作品数:435 被引量:1,199 H指数:16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吻合血管 阔筋膜瓣 股前外侧 孙大辉 作品数:173 被引量:705 H指数:1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聚醚醚酮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 聚醚醚酮 生物医用材料 骨折 赵德伟 作品数:541 被引量:2,164 H指数:24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 股骨颈骨折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