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39篇“ 多中心治疗“的相关文章
- 川崎病住院儿童多中心治疗用药相似度评价
- 2023年
- 目的 依据《儿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方法学指南》开展儿童川崎病药品临床综合评价试点,探索评价机构间治疗方案的一致性、合理性方法,验证基于多中心真实世界数据开展儿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自动分析的可行性。方法 以国内儿童专科医院抽取的脱敏数据为样本,计算治疗药物的治疗时间贡献比,采用ABC分析方法获得的A类的药物及ATC治疗学分类即为各医院主要治疗药物、主要的药物治疗学类别,以文本余弦相似度算法计算院间治疗用药相似度。描述性统计药品首次使用与诊断明确的时间差。结果4家样本医院主要治疗药物品种共计43种,无4家共用药物品种,3家共用的药物有4种。医院间主要治疗药物品种相似度平均为0.21。主要的药物治疗学类别共计19类,4家共用的有1类,3家共用的有3类。医院间主要的药物治疗学类别相似度平均为0.40。医院间主要治疗药物的首次使用时间差中位数、四分位距离基本相同。这与指南的推荐是一致的。结论 医院间用药品种存在习惯差异,主要治疗药物品种重叠度低,但主要的药物治疗学类别有一定集中度,符合临床实际和指南推荐。基于真实世界数据药物治疗时间贡献比,以ABC分析方法确定主要治疗药物、药物治疗学类别是可行的。
- 孙华君许静邢文荣闫美兴曾娜季兴罗志红刘畅张永陈冠儒刘璐黄敏
- 关键词:用药评价相似度川崎病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中心治疗研究的体会及思考被引量:2
- 2014年
- 全国性多中心协作组——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hinese Children's Leukemia Group,CCLG)已成立6年.在全国血液界同道和国家新农合及社保政策的支持下,在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资助下,2008年4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牵头建立了全国性多中心CCLG,联合国内12家三级甲等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复旦大学儿科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在CCLG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医疗资源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使国内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整体治疗和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既造福于广大白血病患儿及其家庭,同时,亦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儿童ALL的首个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成果,使国内治疗儿童ALL的疗效可与国际优秀治疗组相媲美.
- 吴敏媛李志刚崔蕾
-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中心治疗
- 多中心治疗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长期疗效评价及随访报告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05方案对儿童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源自5所儿童血液病治疗中心的2005年5月1日—2009年9月30日初次发病,并纳入ALL-2005方案治疗的53例T-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分别按照中危和高危进行分组后接受不同强度的化疗。回顾性分析诱导缓解率、治疗相关并发症及随访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对T-ALL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3例T-ALL患儿,剔除1例患儿(确诊后2 d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男44例,女8例;诊断中位年龄为8.1岁,年龄≥10岁的患儿16例(19.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0×109/L的患儿35例(67.3%)。治疗后第35日的诱导缓解率为88.5%;复发病例为7例(13.5%),复发中位时间为8.3个月,其中骨髓复发4例,中枢神经系统复发3例。随访中位时间为62.0个月;8年总体生存率为(82.6±5.2)%,其中中危组为(91.1±3.2)%,高危组为(51.5±13.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8年无事件生存率为(68.4±6.1)%,中危组和高危组分别为(74.6±5.8)%和(36.9±12.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ALL-2005方案治疗儿童T-ALL可获得较好疗效。诱导期是否获得完全缓解以及危险度分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 汤梦婕袁晓军汤静燕沈树红孙立荣蒋慧王宁玲
- 关键词:白血病T淋巴细胞儿童联合化疗多中心
- 2%夫西地酸乳膏多中心治疗细菌性皮肤病安全性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采用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新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细菌性皮肤病患者146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多中心开放性实验原则,实验组采用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对照组采用2%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9%)明显高于对照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症状,对照组4例出现局部灼热和瘙瘁感,一段时间后症状自行消失.结论 采用2%夫西地酸乳膏对细菌性皮肤病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于云和
- 关键词:细菌性皮肤病2%夫西地酸乳膏安全性
- 区域性转运的危重新生儿多中心治疗效果中远期临床评价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评估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的中远期治疗效果。方法与多家医院合作,对9年来某院转运的危重新生儿进行大规模的中远期随访,采用NBNA评分、儿心量表及体格检查等对患儿进行智力、体格发育评估。结果各病种随访的患儿在1岁内体格发育基本达正常范围。NBNA评分:胎龄<32周及胎龄>34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胎龄32~34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心量表测定:转运组在胎龄<32周、胎龄32~34周及胎龄>34周3个胎龄段的儿心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掌握好转运指征,做好转运前准备,及时处理转运中出现的问题,出院后认真进行随访工作,对随访中存在体格、智力发育障碍的患儿早期进行干预,可以减轻或消除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 王俊平陈运彬
- 关键词:危重新生儿转运多中心随访
- 过敏性结膜炎的流行病学及奥洛他定滴眼液开放性多中心治疗的初步效果被引量:50
- 2008年
- 目的了解我国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分布特征和应用0.1%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的初步效果。设计单纯开放试验研究。研究对象中国不同地区6179例中度或重度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方法给予双效抗过敏药物0.1%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每天2次,每次1~2滴,于点药前、点药后10分钟、7~10天评价患者眼痒和充血分值以及对药物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主要指标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类型特点、年龄分布以及眼痒、眼部充血症状轻重程度。结果过敏性结膜炎好发于中青年,12~55岁发病比例占85.6%,小于12岁少儿仅占6.4%,大于55岁患者占8.0%;患病与性别无关;中部地区所占的比例最高45.1%;症状以眼痒、眼部充血为主。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和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为主要的类型,占74.4%;春季角结膜炎在儿童中占22.3%,明显高于成年人的8.3%,而特应性角膜结膜炎和巨乳头结膜炎所占的比例不到10%。治疗前、后10分钟、7~10天,中度以上眼痒分别为85%、27%、2%(P=0.001);中度以上充血分别为65%、23%和2%(P=0.001)。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0.1%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总体满意度95.3%。结论我国过敏性结膜炎好发于中青年,以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和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为主要类型,春季角结膜炎在儿童患病比例较高。患病与性别无关,中部地区发生比例最高,症状以眼痒、眼部充血为主。0.1%盐酸奥洛他定对缓解过敏性结膜炎症状与体征具有显著效果,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 李莹张潇吕岚袁进孙国强
- 关键词:结膜炎过敏性盐酸奥洛他定抗过敏药物
- 2%夫西地酸乳膏多中心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评价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多中心、开放性试验;外用2%夫西地酸乳膏,2次/d,疗程为7天。结果共有73例细菌性皮肤病纳入研究,其中41例(56.16%)痊愈,29例(39.73%)显效,3例(4.11%)好转,无效0例;有效率为95.89%;治疗结束时未见不良反应。结论2%夫西地酸乳膏外用治疗细菌性皮肤病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朱国兴赖维黄怀球陆春曾抗卢浩锵
- 关键词:夫西地酸乳膏细菌性皮肤病
- 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多中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对小儿脑性瘫痪(CP)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全国5家医疗单位采用统一诊断标准,对观察组132例及对照组95例患儿予以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同时应用金路捷肌注4个疗程,用统一标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总有效率76.8%。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3岁以下患儿应用效果更佳。结论金路捷治疗脑性瘫痪有较明显的疗效,且应用简单,无毒副作用。
- 严超英马丙祥尚青田慧玲张庆松
- 关键词:小儿脑性瘫痪神经生长因子多中心治疗疗效观察综合康复治疗疗效结果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中心治疗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把资料完整的43例患儿分为三组,A组为长春新碱组,B组为干扰素组,C组为丙种球蛋白组。回顾性对比研究三种疗法的疗效。结果A、B、C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8.5%、90.9%、91.7%。经χ2检验,A组与B组之间(χ2=6.99,P<0.05),A组与C组之间(χ2=7.67,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B组与C组之间(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干扰素、丙种球蛋白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儿易耐受,是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理想的治疗方案。长春新碱疗效次之,且不良反应大,只在一些难治性病例应用。
- 付惠玲吴焕卿徐靖华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春新碱干扰素丙种球蛋白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第二次多中心治疗总结被引量:32
- 2003年
- 目的 进一步证实“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治疗方案 (试行稿 )”的疗效。方法 统计国内 5 4所医院 114 5份HIE病例的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按上述治疗方案至少治疗 1个疗程 ,并随访至少 6个月。结果 HIE患儿总的预后不良率为 5 15 % ,其中重度预后不良率为 2 0 8% ,中度为 2 2 2 % ,轻度为 0 ,与第 1次多中心治疗比较 ,预后不良率略有下降。结论 上述治疗方案的疗效是肯定的 ,经得起大样本的重复试验 ,新生儿期后治疗可明显改善重度HIE的预后。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协作组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多中心治疗预后疗效
相关作者
- 吕晓菊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华西医大附一院
- 研究主题:氨苄西林钠 多中心治疗 急性细菌性感染 随机单盲 阿莫西林钠
- 罗长清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华西医大附一院
- 研究主题:氨苄西林钠 多中心治疗 急性细菌性感染 随机单盲 阿莫西林钠
- 胡克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华西医大附一院
- 研究主题:氨苄西林钠 多中心治疗 急性细菌性感染 随机单盲 阿莫西林钠
- 冯萍

- 作品数:234被引量:1,174H指数:1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耐药性 急性细菌性感染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 艾滋病
- 王文雅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华西医大附一院
- 研究主题:氨苄西林钠 多中心治疗 急性细菌性感染 随机单盲 阿莫西林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