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25篇“ 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相关文章
- 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N19区妇科收治的9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6,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n=46,胰岛素泵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相比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泵治疗效果更佳,可控制降低血糖,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改善血糖代谢。
- 洪雅婷许章山陈桂莲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泵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代谢
- 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对GDM(妊娠期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泵的作用进行研究和对比,以期提高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由2021年12月到2023年11月妇幼保健院收治的GDM患者中挑选62例予以研究,将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的31例患者设为参照组,而行胰岛素泵治疗的31例患者设为研究组。通过评估两组疗效、测定血糖水平、判定胰岛素β细胞功能来了解治疗方案的可行性。结果 通过对照总有效率发现,研究组比参照组高(P<0.05);血糖指标FPG、HbAlc和2h PBG显示,参照组比研究组高(P<0.05);相比较于参照组,研究HOMA-IR更低,而HOMA-β更高(P<0.05)。结论 对GDM患者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的效果优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不仅能增强疗效、调节血糖代谢,还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值得推荐。
- 赵阳
- 关键词:胰岛素泵妊娠期糖尿病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代谢
- 持续皮下注射对比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评析小儿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中应用持续皮下注射和多次皮下注射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就诊的50例糖尿病患儿,根据硬币法将患儿划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参照组(n=25)采用多次皮下注射,研究组(n=25)采用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将两组糖尿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展开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 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的FPG、2 hPG、HbA1c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均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高于治疗前,研究组的LDL-C、TG、TC均低于参照组,HDL-C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尿酮消失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低血糖、头晕)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中应用持续皮下注射的效果显著,与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效果相似,可以更好地改善患儿的血脂与血糖,应用价值较高。
- 叶丽黄建锋
- 关键词:小儿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持续皮下注射多次皮下注射血脂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观察组实施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实施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观察组剖宫产率、妊娠高血压发生率、早产率、羊水过多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效果优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可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改善产妇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 赵雪
- 关键词: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皮下注射妊娠糖尿病
- 持续皮下注射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患儿的治疗效果分析
- 2023年
- 观察1型糖尿病患儿治疗中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应用效果。选取2016年12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1型糖尿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常规组(n=21,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和持续组(n=21,采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入院治疗5天后两组患儿TIR、TAR、TBR,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血糖达标时间、尿酮消失时间。结果显示,治疗后,持续组患儿TIR高于常规组,TAR、TBR低于常规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持续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消失时间短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发现,对1型糖尿病患儿采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方式,血糖达标时间更长,血糖控制更为平稳,低血糖发生率低,可缩短血糖、尿酮等指标达标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刘倩
- 关键词:持续皮下注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儿
- 利拉鲁肽联合基础胰岛素用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不达标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基础胰岛素用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不达标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治疗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是否联用利拉鲁肽分为联合皮下注射组和门冬胰岛素组,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门冬胰岛素组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治疗,联合皮下注射组在门冬胰岛素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统计比较2组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包括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体质指数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痛及低血糖)。结果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FGF-21水平及体质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皮下注射组低于门冬胰岛素组(P<0.05或P<0.01);联合皮下注射组与门冬胰岛素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98%vs.1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8,P=0.710)。结论利拉鲁肽联合基础胰岛素用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不达标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指标及FGF-21水平,控制体质指数,且利拉鲁肽药物安全性较高。
- 郭颖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胰岛素血糖血脂
- 对比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采用胰岛素泵(CSⅡ)强化治疗、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对比CSⅡ强化治疗与MSⅡ治疗在G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月收治的92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MSⅡ治疗,观察组应用CSⅡ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胰岛素用量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控制其血糖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的同时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戴晓育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泵皮下注射
- 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5
- 2023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CSⅡ)强化治疗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MSⅡ治疗,观察组给予CSⅡ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PG)[(5.1±0.7)mmol/L]、餐后2 h血糖[(6.1±1.1)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5.5±0.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9±1.0)mmol/L、(7.3±1.5)mmol/L及(6.9±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96、4.328及6.608,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TC)[(4.03±0.81)mmol/L]、三酰甘油(TG)[(1.11±0.35)mmol/L]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28±0.31)mmol/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32±0.89)mmol/L、(1.79±0.41)mmol/L及(1.56±0.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2±0.69)m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1.86±0.3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91、8.462、4.017及6.472,均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4.9±1.0)d]、胰岛素(INS)用量[(31.8±3.2)U]均低于对照组[(9.3±1.5)d、(40.9±3.8)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373、12.288,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9±0.7)、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83.8±4.2)、胰岛素浓度与血糖浓度比值(I30/G30)[(1.3±0.3)%]、胰高血糖素(GL)[(141.24±39.86)pg/ml]及INS[(187.53±35.18)pmol/L]水平与对照组[(4.5±0.8)、(62.9±3.8)、(1.0±0.2)%、(163.74±42.85)pg/ml及(251.63±40.18)p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097、24.753、5.582、2.579及8.052,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2[(5.15±0.46)pg/ml]、IL-6[(3.28±0.41)pg/ml]及IL-10[(4.52±0.72)pg/m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86±0.76)pg/ml、(4.98±0.55)pg/ml及(6.78±0.8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12、16.624及13.893,均P<0.05);观察组患者�
- 丁云川周会杰蒋兰玉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泵胰岛素血糖代谢新生儿并发症
- 持续皮下注射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注射对比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4例小儿糖尿病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患儿均采取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患儿多次皮下注射,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治疗7 d,期间根据患儿血糖变化调整剂量。观察组患儿持续皮下注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入短效胰岛素0.5 U/kg,治疗7 d,期间根据患儿血糖变化调整剂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指标有无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相比,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的疗效更佳,患儿血糖、血脂指标改善更明显。
- 边乐
- 关键词:持续皮下注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小儿糖尿病
- 持续皮下注射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对小儿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胰岛素实施持续皮下注射以及多次皮下注射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3月福建省莆田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7例小儿糖尿病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38例)和研究组(39例),参照组接受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研究组接受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血脂水平(TG、HDL-C、LDL-C)、血糖水平(FPG、2 hPG、GHb)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DL-C(1.81±0.51)mmol/L高于参照组,TG(1.21±0.33)mmol/L、LDL-C(2.49±0.43)mmol/L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PG(5.61±0.73)mmol/L、2 hPG(6.19±1.22)mmol/L、HbA1c(5.45±0.72)%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方法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儿的血脂、血糖水平,促进患儿的良好预后。
- 许庆阳刘华林林劲康智群许金霞
- 关键词:持续皮下注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血脂水平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