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8篇“ 大气响应“的相关文章
火星大气波动与沙尘暴期间的大气响应研究
火星作为太阳系的四颗类地行星之一,轨道处在太阳系宜居带附近,在太阳系形成之初与地球大气环境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随着时间推移,两者大气环境演化过程出现显著的差异。从比较行星学的视角来看,研究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系统中相似的物...
孙聪
关键词:火星大气大气波动大气环流沙尘暴
春夏季热带东印度洋海温的季节内振荡及大气响应
2024年
基于1982—2020年OISSTv2.1数据集、NOAA Interpolated OLR数据集和NCEP/DOE II再分析数据资料,通过功率谱分析、位相合成法等方法研究了春夏季(3—8月)热带东印度洋海温季节内振荡的特征及大气响应。结果发现春夏季热带东印度洋海温季节内振荡的显著周期主要集中在20~50天,强海温振荡事件主要分布在4—7月,关键区内对流抑制超前暖海温异常1/8周期,滞后冷海温异常3/8周期,反之亦然。春夏季海温异常激发的对流异常呈经向偶极子分布,且有明显的北移演变特征,但北侧的对流中心较南侧弱,即对流在北移过程中迅速衰减。使用K-means聚类法提取了两种具有显著差异的环流响应类型:北移型和局地型。北移型主要分布在夏季,表现为更有组织性的对流偶极子对,南北中心的强度和影响范围相当且北移特征更为清晰。在对流偶极子北移的过程中显著影响阿拉伯海上西南季风的强弱,对印度半岛夏季风季节内变化的影响较大。局地型主要分布在春夏转换季节,对流异常呈单一中心结构,移动性较弱,主要在热带东印度洋上空发展和消亡。热带东印度洋海温季节内振荡耦合的大气环流异常主要影响赤道印度洋地区,对热带外的影响较弱。进一步探究发现,背景东风切变的差异是导致两种对流响应差异的原因。夏季,北印度洋东风切变强,垂直风切变机制导致对流明显北移,春夏转换季节,东风切变弱,垂直风切变机制不成立,较弱的正压涡度平流机制引起对流微弱的北移,但主要在局地生消。
张镁熠李秀珍
关键词:海表温度季节内振荡大气响应
基于多源数据的西北印度洋涡旋时空分布及大气响应
2023年
【目的】基于多数据集研究西北印度洋涡旋的统计分布规律及其大气响应。【方法】通过高度计数据以及漂流浮标数据对西北印度洋从1993-2012年以来中尺度涡旋进行探测识别及统计分析。【结果】用高度计数据共探测到84551个中尺度涡旋,其中气旋涡44120个,反气旋涡40431个。其数量大概是海洋浮标探测到的涡旋数量的20倍,且涡旋大小、涡旋生命时长均比海洋漂流浮标探测到的要大。由高度计探测到的中尺度涡旋没有明显季节以及年度变化趋势,但由海洋漂流浮标探测到的中尺度以及次中尺度涡旋则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另外,通过比对探测到的涡旋与其上空大气场发现,反气旋涡上空对应正的风应力旋度异常,气旋涡上空对应负的风应力旋度异常。【结论】西北印度洋的次中尺度涡旋应该存在季节性变化趋势;反气旋涡使上空风速加快,而气旋涡则使上空风速减慢。
夏琼陈泽楷李高聪刘大召
关键词:中尺度涡旋大气响应
1961—2020年黄河流域干旱演变分析和大气响应被引量:7
2022年
本文选取黄河流域1961—2020年90个气象站点的实测逐月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SPEI指数、交叉小波变换和经验正交函数等方法探究流域干旱时空演变在年、季尺度上的特征,并结合气象因子,研究长期干旱与大气之间的遥相关性。结果表明,年尺度上,流域SPEI以0.102/10a幅度呈现干旱趋势,干旱发生频率为25.0%~38.3%,等级越低,发生频率越高;空间上,以景泰—固原—临夏—合作线为界,呈现西湿东干趋势;季尺度上,冬季干旱化趋势最弱,春季和夏季次之,秋季最为明显;EOF分析显示,流域整体以干旱分布为主,但是干旱情况呈现缓解趋势;交叉小波变换分析显示,MEI与SPEI相关性最高,表明流域内与气温和降水有关的干旱演变与ENSO事件密切相关。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流域干旱减灾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刘玉针魏长寿李志进
关键词:干旱EOF分析黄河流域
冬季白令海海冰范围变化及其对大气响应机制研究
2022年
白令海是冬季北极海冰变化最明显的区域之一,该区域海冰的季节和长期变化与局地的气候、水文环境和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并会影响我国的天气气候过程。为了识别该区冬季海冰的长期变化,基于Hadley中心数据,采用滑动t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白令海1960–2020年海冰范围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海冰变化对大气环流等大气强迫的影响。结果表明:白令海冬季海冰范围在1960–2020年显著减小,20世纪70年代和2000年前后白令海海冰范围存在显著的均值突变。其过程中伴随着阿留申低压中心低压加强、核心位置向白令海西部偏移以及对应风场分布的变化,这个过程存在一个近20 a周期的振荡。同时,太平洋年代际震荡的相位变化可以通过改变海平面气压来调节经向风,改变进入白令海的热平流,进而影响白令海冬季海冰范围。因此,阿留申低压系统和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对冬季白令海海冰的变化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袁泉张凡一雷瑞波张国胜
关键词:白令海阿留申低压
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SST旋转模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大气响应
北大西洋地区除了存在周期为70年左右的AMO(AtlanticMultidecadalOscillation)之外,历史长期气候记录中英格兰温度(CentralEnglandTemperature,CET)与格陵兰冰芯净...
傅心雨
关键词:大气响应
阿拉斯加三月冻土和积雪的大气响应
2009年
从当年10月至翌年5月中旬,在北极和亚北极地区,冻土层和积雪层是最常见的陆地表面条件。积雪融冻和积雪深度通过对土壤的水分状况分布、过冬植物的生长及土壤水分向大气蒸发的影响从而控制着土壤的冻结过程。积雪可以使大气边界层(ABL)较为稳定,使痕量气体的纵向变化降低。被积雪覆盖的孤立土壤表面会产生大量的热交换、对流,特别是在太阳辐射显著时,会增强大气边界层的垂直交换混合。积雪覆盖区和无雪地区在能量收支方面的强烈空间反差,会产生湿气与热量的水平对流。因此,季节性积雪的存在时间和期限显著影响了大气候和小气候条件和空气质量。
N. Molders刘雪松(翻译)佟元清(校对)
关键词:冻土层大气响应大气边界层小气候条件
强风条件下海洋对大气响应特征的数值研究
应用区域海洋模式POM,通过提高区域海洋模式水平分辨率至1/6°×1/6°,以及对上层海洋层进行加密处理,检验了POM对影响中国台风过程中海洋状态的模拟能力,设计了理想涡旋扰动风场和实际台风风场两组试验,讨论了强风条件下...
林惠娟
关键词:台风过程海洋模式海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强风条件下海洋对大气响应特征的数值研究
应用区域海洋模式POM,通过提高区域海洋模式水平分辨率至1/6°×1/6°,以及对上层海洋层进行加密处理,检验了POM对影响中国台风过程中海洋状态的模拟能力,设计了理想涡旋扰动风场和实际台风风场两组试验,讨论了强风条件下...
林惠娟
关键词:台风过程海洋模式海气相互作用
文献传递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年代际变化及其大气响应被引量:6
2005年
定义了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的强度变化指数和面积变化指数,分析了其年代际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以前,暖池强度和面积基本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40-80年代,有一个相对较小的增加趋势;80年代以后至2000年增加的趋势加大。将水平风速分解为无辐散分量和无旋分量,分析了暖池上空大气环流对该暖池年代际变化的响应,发现尽管暖池上空大气环流对该暖池年代际变化的响应并不十分明显,但在特定的季节和特定的对流层高度上这种响应也是明显的。
刘娜于卫东陈红霞华锋张庆华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大气响应

相关作者

郑惠南
作品数:29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磁场重联 太阳 日冕 日冕物质抛射 磁流体力学
胡友秋
作品数:72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磁流体力学 激波 太阳 太阳风 行星际
张文君
作品数:49被引量:378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ENSO 土壤湿度 模态 印度洋偶极子 年际变化
何金海
作品数:567被引量:7,373H指数:48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夏季 大气环流 降水 青藏高原 季风
郭春迓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大气响应 黑潮 年际变化 海域 云水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