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07篇“ 大鼠血清“的相关文章
- 通窍汤加减对过敏性鼻炎模型大鼠血清sPD-L1与Tim-1表达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通窍汤加减对过敏性鼻炎(AR)模型大鼠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1(Tim-1)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建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以及地塞米松组。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ELISA法检测IFN-γ、IL-4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构,Real time-PCR及免疫印迹检测sPD-L1、Tim-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健康组相比,模型组行为学评分、IL-4水平、Ti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IFN-γ水平、sPD-L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行为学评分、IL-4水平、Ti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IFN-γ水平、sPD-L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行为学评分、IL-4水平、Tim-1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IFN-γ水平、sPD-L1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与高剂量组相比,地塞米松组行为学评分、IL-4水平、Tim-1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IFN-γ水平、sPD-L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模型组可见鼻黏膜下层水肿,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以及地塞米松组均有所改善。结论:通窍汤加减对模型AR大鼠具有提高血清sPD-L1水平,以及降低Tim-1水平和调控Th1/Th2水平比例的功效。
- 周娟崔毅唐金勇文浩杰薛金梅
-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
-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肠炎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粪便菌群、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本试验旨在探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大鼠粪便菌群及其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血清炎性因子与抗氧化指标、粪便炎性标志物、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阐明该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肠炎模型动物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基础饲粮)、肠炎模型组(DSS+生理盐水+基础饲粮)和益生菌组(DSS+复合益生菌制剂+基础饲粮),造模1周,正饲3周,采样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肠炎模型组相比,益生菌组的SOD和GSH活性上升(P<0.01),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和IFN-γ水平下降(P<0.01),粪便炎性标志物FC、MMP-9和MPO降低(P<0.01);3个处理组均含有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弯曲菌(Campylobacterota)、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等菌门;与肠炎模型组比较,益生菌组粪便中SCFAs含量均增加(P<0.01);益生菌组消化酶活性均高于肠炎模型组(P<0.01),低于对照组(P<0.01);相比于肠炎模型组,益生菌组回肠和空肠黏膜形态趋向于对照组正常小鼠状态逐渐恢复。可见,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改变DSS诱导的肠炎大鼠的粪便微生物群多样性和组成,促进有益菌定植和SCFAs的产生,提高免疫力和消化酶活性,降低炎性指标,恢复肠道组织形态。
- 李怡菲雷智琦郁筱玲孙杨阳辛子莹韦婷婷黄彩云李莲
- 关键词:粪便菌群肠道形态血清生化指标
- 苗药联合揿针对原发性失眠模型大鼠血清IL-1、TNF-α含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苗药联合揿针对原发性失眠模型大鼠血清IL-1、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氯苯丙氨酸诱导构建原发性失眠大鼠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苗药组、揿针组、苗药联合揿针组。通过干预治疗后,观察大鼠一般状态、记录治疗前后大鼠体重差值,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IL-1、TNF-α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PI模型大鼠一般状态较差,体重增加较少(P<0.01),血清IL-1、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苗药组、揿针组体重增加较多(P<0.05,P<0.05),血清IL-1、TNF-α水平下降(P<0.05),苗药联合揿针组体重增长趋势更好(P<0.05),血清IL-1、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接近于空白组水平。结论:苗药验方内服、揿针埋穴、苗药验方内服联合揿针埋穴均能改善睡眠症状,且二者联合治疗效果呈现更好的趋势。通过影响原发性失眠模型大鼠血清IL-1、TNF-α的水平可能是对失眠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 闭海棠谢亚菲黄金玲刁天霞梁津雨尚雪梅
- 关键词:苗药揿针原发性失眠IL-1TNF-Α
- 黄连纳米明胶贴对肛瘘创面模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及CD68表达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通过研究黄连纳米明胶贴对于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及CD68表达的影响,从而观察黄连纳米明胶贴对肛瘘大鼠模型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清洁级SD雄性大鼠40只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四组,空白组不予以处理,其余三组造模后分别予以相应的药物外敷治疗,模型组给予凡士林,阳性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观察组给予黄连纳米明胶贴,治疗第3、7、14天后观察创面肉芽及创面愈合情况,并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肉芽组织中CD68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新鲜肉芽组织生成快速,成纤维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丰富均优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术后3、7、14 d,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阳性对照组;术后第3、7、14天,观察组血清中IL-6,IL-1β均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的表达含量均高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且随着时间呈上升趋势,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纳米明胶贴能够通过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影响炎症反应的过程和调控CD68的表达以加速创面进入肉芽增生和重塑期,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 张文秀冯文哲石鹏
- 关键词:炎症因子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 三仁汤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三仁汤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给药剂量为1.0×10^(-4)g·kg^(-1))以及三仁汤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4.1 g·kg^(-1)、8.2 g·kg^(-1)、16.4 g·kg^(-1)),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均采用每周前2 d以1.6 mL·kg^(-1)的0.5%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来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的同时,除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他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干预,持续时间为4 w。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情况,ELISA法检测TNF-α、IL-1β、IL-6、IL-10、PDGF-BB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与三仁汤低、中、高剂量组肝脏炎症浸润呈现不同程度减少,肝细胞结构形态相对正常,肝细胞变性坏死减轻,肝纤维结缔组织减少,胶原纤维组织缩小。与模型组比较,三仁汤中、低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大鼠的肝重显著升高(P<0.001或P<0.01);秋水仙碱组及三仁汤中、低剂量组大鼠的肝体比显著升高(P<0.001或P<0.01或P<0.05);秋水仙碱组以及三仁汤低、中剂量组的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秋水仙碱组以及三仁汤低、中、高剂量组的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三仁汤高剂量组的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三仁汤低剂量组的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秋水仙碱组以及三仁汤低、中、高剂量组的PDGF-BB水平亦显著降低(P<0.001或P<0.01)。结论:三仁汤可改善肝脏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水平有关。
- 隆卫阳李墨辞吴同玉
- 关键词:三仁汤肝纤维化炎症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 更欣汤对围绝经期失眠模型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及下丘脑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肖承悰教授临床验方“更欣汤”对围绝经期失眠模型大鼠行为、血清雌激素水平及下丘脑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7周龄雌性SD大鼠,采用雷公藤多苷溶液灌胃联合对氯苯丙氨酸(PCPA)混悬液腹腔注射诱导围绝经期失眠大鼠模型。将26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各13只,另设空白组12只;中药组每日予更欣汤颗粒剂溶液1.8 g/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每日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周期14 d。利用旷场实验(OFT)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下丘脑雌激素受体(ER)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大鼠下丘脑ERα、β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OFT水平与垂直活动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修饰次数显著增多(P<0.01),血清E2显著下降(P<0.01),下丘脑ERα、ERβ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ERα/ERβ比值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修饰次数显著下降(P<0.01),下丘脑ER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ERα/ERβ比值下降(P<0.01)。结论:更欣汤能够上调围绝经期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ER不同亚型蛋白表达,从而改善大鼠睡眠状态。
- 王艺璇汤玲孙天琳史梅莹陆义芹李修恒
- 关键词:围绝经期失眠下丘脑雌激素雌激素受体
- 副干酪乳杆菌FP02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本研究对酸菜中分离出的一株副干酪乳杆菌FP02进行体外降尿酸性能检测、生理生化特性表征,并探究该菌株对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大鼠模型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体外结果显示,副干酪乳杆菌FP02能够有效降解尿酸及其前体物质肌苷、鸟苷,降解率分别为29.10%、67.09%、70.48%,且对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性的抑制率为64.20%。同时,该菌株可分解多种糖(醇),对胃酸、胆盐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通过氧嗪酸钾灌胃联合高尿酸饮食构建HUA大鼠模型,连续灌胃副干酪乳杆菌FP02冻干粉14 d后,FP02治疗组的血清尿酸含量较高尿酸模型组降低了49.96%(P<0.001),接近空白对照组,且尿液中尿酸排泄量增加,血清中XOD活性受到显著抑制(P<0.001),肾切片结果显示FP02治疗组大鼠的肾损伤得到了部分恢复。该研究将为副干酪乳杆菌FP02作为预防HUA的潜在药品或功能性食品奠定了基础。
- 王学颖刘艳丽何苗赵雨晴彭心怡郭庆彬朱巧梅刘欢欢李贞景杨华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副干酪乳杆菌肾损伤大鼠模型
- 癫痫持续状态大鼠血清与海马TrkB及BDNF动态变化情况与分析
- 2024年
- 分析癫痫持续状态大鼠血清、海马TrkB变化情况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变化情况。方法 以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以氯化锂-匹罗卡品及腹腔注射的方式将癫痫持续状态组大鼠制作成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给予对照组大鼠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对比各组大鼠致痫24h后、致痫30d后BDNF mRNA表达水平及致痫30d后TrkB表达水平,分析各组大鼠海马BDNF及Trk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 两组比较,大鼠致痫24h后癫痫持续状态组大鼠具有更高的BDNF mRNA表达水平(P<0.05),致痫30d后BDNF mRNA大鼠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比较,大鼠致痫24h后癫痫持续状态组大鼠具有更高的TrkB表达水平(P<0.05),致痫30d后大鼠TrkB表达水平组间对比不显著(P>0.05)。结论 癫痫持续状态大鼠血清与海马TrkB与BDNF致痫24h后表达水平较低,致痫30d后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 袁建华
-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TRKBBDNF
- T淋巴细胞在脓毒症大鼠血清及肺部的分布特征
- 2024年
-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在脓毒症大鼠血清及肺部的分布特征。方法2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24 h、Sham 48 h、脓毒症组(CLP)24 h和CLP 48 h。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分别在造模后24、48 h留取各组大鼠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并进行CD3^(+)T及CD4^(+)T淋巴细胞流式检测。留取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行肺损伤病理评分。结果与Sham组相应时间点比较,CLP组血清CD3^(+)T及CD4^(+)T淋巴细胞比例在CLP后24 h及48 h均减低(均P<0.05);Sham组和CLP组血清CD3^(+)及CD4^(+)T淋巴细胞在CLP后48 h较24 h均有不同程度增生,但CLP组增生程度较Sham组减低(均P<0.05)。与Sham 24 h比较,CLP 24 h大鼠BALF中CD3^(+)及CD4^(+)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减低(均P<0.05);与CLP 24 h比较,CLP 48 h BALF中CD3^(+)及CD4^(+)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病理观察显示,各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肺损伤改变,CLP 24 h组大鼠肺损伤评分更高(P<0.05),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间质充血水肿、肺泡出血等改变。结论大鼠血清及肺部T淋巴细胞在脓毒症中后期增生被抑制;血清CD3^(+)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肺组织水平;脓毒症肺脏损伤情况越重,BALF中T淋巴细胞增生趋于减低。
- 赵继伟陈彤桦麦皓尘陈雪茹张萌
- 关键词:脓毒症肺泡灌洗液T淋巴细胞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去势后大鼠血清骨代谢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去势后SD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0VX组(模型对照组)、2 Hz组(0VX+TEAS 2 Hz组)、50 Hz组(0VX+TEAS 50 Hz组),每组8只,3个月后分别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I型原胶原C端前肽(PICP)、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I型胶原羧基端肽(ICTP)、吡啶啉(Pyr)、脱氧吡啶啉(D-Pyr)及BMD。结果0VX组较Sham组血清BALP、PICP、PINP、ICTP、Pyr、D-Pyr均显著增高(P<0.05);与OVX组比较,2 Hz组血清BALP、PINP、PICP、ICTP、Pyr、D-Pyr均显著降低,腰椎、右股骨BMD增加(P<0.05),50 Hz组血清BALP、PINP、PICP及BMD无明显变化,ICTP、Pyr、D-Pyr亦均显著降低(P<0.05);与50 Hz组比较,2 Hz组腰椎BMD增高(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能通过调控骨吸收和骨形成指标,参与抗骨质疏松作用,且2 Hz电刺激频率可能较50 Hz更适用于临床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 郑小花徐颖林超琴胡德婷郑启斌
- 关键词:经皮电刺激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代谢
相关作者
- 杨牧祥

- 作品数:220被引量:865H指数:16
-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醒脑启智胶囊 胃炎饮 高脂血症 中风康 咳喘宁
- 翁锡全

- 作品数:365被引量:1,00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州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运动生物化学 低氧运动 枸杞汁 糖尿病 有氧运动
- 曲桂武

- 作品数:45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大鼠血清 传统中药 佐剂关节炎 RMI RDI
- 孙亚楠

- 作品数:25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大鼠血清 传统中药 佐剂关节炎 RMI RDI
- 曹刚

- 作品数:111被引量:807H指数:17
-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大鼠血清 动脉粥样硬化 和肝 拟血管性痴呆 高脂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