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3篇“ 太阳系演化“的相关文章
天体尺度上的重大灾变事件——太阳系演化的插曲被引量:1
2010年
太阳系经历了约50亿年的演化史。在这漫长的时期中,短时标的灾变事件可能对一些太阳系天体(包括行星、月球和其他卫星、小行星以及行星环等)的形成和演化起了某种决定性的作用。
赵君亮
关键词:太阳系行星行星环小行星
太阳系演化中的地球和月球起源(英文)被引量:2
2002年
宇宙中恒星的演化始于巨星的形成 ,后者的质量是太阳系的数百倍 ,寿命估计为数百万年。重元素合成于巨星的内部。它们控制了巨星爆炸过程中 (超新星 )形成的气态云和盘状物的冷凝加速度。冷凝和旋转的加速导致后代恒星质量越来越小 ,寿命越来越长 ,直到形成像太阳这样的小星体 ,其质量为 1.989× 10 30 kg ,寿命已有几十亿年。这些小恒星的形成是冷凝过程中产生的水成冰氢星子不断聚集的结果。上一代巨星的原始星盘中的物质只有一小部分参与了冰氢星子的形成。这些星体形成于致密、高速旋转的原始恒星星盘中 ,周围环绕着巨行星和褐矮星。由于星体达到恒星状态 ,它们开始影响原恒星盘 ,结果导致星体相互分散 ,同时 ,最近的巨星发生表面去气作用。后者可以从巨星到恒星的质量衰减得到证实。UpsilonAndromedae、5 5Cancri和HD16 84 4 3等天体的巨行星记载了这样的事实。太阳系中的表面去气作用主要反映在近太阳巨星的流体外壳完全消失。由于流体外壳消失 ,铁硅酸盐熔融核暴露地表 ,形成小的类地行星。木星也经历过表面去气作用 ,依据是木星具有很高的平均密度 (1.3g cm3) ,几乎是土星密度 (0 .7g cm3)的两倍。因此 ,类地行星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 :原行星 (其父巨星具有重的熔融核 )和正常行星
A.A.MARAKUSHEV
关键词:太阳系演化月球起源地球起源离心力
天体力学的奠基人 太阳系演化学的开创者─-纪念拉普拉斯诞生250周年被引量:2
1999年
宣焕灿
关键词:天体力学
太阳系演化学的进展
1995年
太阳系演化学的进展宣焕灿早在二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探讨世界生成的问题。我国在战国时期,就已产生天和地是在浑饨中由阴阳两气相作用而诞生的见解;西汉的《淮南子》和东汉的《灵宪》中,则对天地万物从浑饨中生成的过程作过更详尽的阐述。古希腊的留基伯和德漠克利特...
宣焕灿
关键词:太阳系
模拟方法在太阳系演化研究中的意义
1991年
华欣
关键词:太阳系演化
太阳系演化学 下
戴文赛等著
太阳系演化学 上
戴文赛著
关键词:太阳系演化
锌同位素在行星科学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近年来有关太阳系天体中等挥发性元素的研究掀起了一波浪潮。锌作为中等挥发性元素,其稳定同位素对于高温挥发过程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因此,在行星科学领域锌同位素逐渐成为研究星云和行星演化的一个理想工具。本文统地归纳了各类陨石和行星天体储库的锌同位素组成,并对不同种类的陨石以及地外样品(碳质球粒陨石、普通球粒陨石、顽火辉石球粒陨石、橄辉无球粒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月球陨石和Apollo样品、火星陨石、灶神星陨石等)中的锌稳定同位素研究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主要包括不同陨石和行星锌同位素组成的控制因素以及锌同位素对太阳系内星云过程和行星过程的指示;同时,简要论述了锌同位素在太阳系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分馏机制,并立足目前的研究基础,探讨锌同位素在行星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景和发展趋势。
李智许英奎朱丹李世杰李雄耀刘建忠
关键词:锌同位素陨石太阳系演化
深空探测之前沿科学问题探析被引量:9
2023年
深空探测的驱动力源于人类探索未知的天性,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月球探测高潮以来,人类的深空探测任务已经实现了对太阳系八大行星等主要天体的探测,获得了大量的科学发现,同时也发现了更多未解之谜.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深空探测迎来了又一次高潮,参与探测的国家和探测任务的数量都有了巨大提升,技术的发展也提高了探测的成功率.从太阳系形成到生命出现并演化到智慧生物,太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地球和其他行星环境经历了剧烈变化.要证实和重建这个过程还有大量科学问题有待回答,需要依赖更多精密计划的深空探测任务去寻找线索.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行星宜居性、地外生命探索等是当前深空探测的核心科学内容.前太阳系物质组成、太阳系的初始状态、行星统的形成过程是太阳系形成与演化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类地行星沿不同路径演化的原因是行星宜居性研究的重要方面.地外生命探测是深空探测的核心内容之一,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地外生命信号识别、地球极端环境类比等是主要的研究内容.针对已经计划和正在论证的深空探测任务,统梳理其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及其研究现状和研究手段,能够为深空探测任务的科学规划提供参考,孕育更多的科学发现和前沿突破.
吴伟仁王赤刘洋秦礼萍林巍叶生毅李晖沈芳张哲
关键词:深空探测太阳系演化月球行星地外生命
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发现碳质球粒陨石撞击残留物被引量:1
2022年
月球是地—月统乃至整个太阳系演化历史的记录者,自形成之时起其表面就遭受了来自不同类型小天体的持续撞击.相比于其他类地天体,月球独特的空间环境有利于保存更长时间尺度及更完整的撞击记录.通过剖析月表不同时期的撞击通量及各类小天体的贡献比例,可以获取诸多关键科学问题的答案或线索.例如:碳质小行星是小天体中比较富含水及挥发分的。
杨亚洲刘洋
关键词:碳质球粒陨石太阳系演化小天体小行星挥发分

相关作者

秦礼萍
作品数:54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铬同位素 CR 铬 同位素 同位素组成
侯金良
作品数:33被引量:6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研究主题:银河系 星系 巡天 化学演化 天体物理学
陈道汉
作品数:12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
研究主题:彗星 相撞 木星 太阳系 火星
林巍
作品数:49被引量:7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趋磁细菌 磁小体 天体生物学 多样性 微生物
王道德
作品数:111被引量:21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陨石 球粒陨石 南极陨石 铁陨石 普通球粒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