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16篇“ 存废“的相关文章
- 清末民初步军统领衙门存废之争
- 2024年
- 清末新政时期,随着京师新式治安管理机构的设立,加之步军统领衙门自身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废除步军统领衙门的呼声兴起,但朝野仍然存在保留步军统领衙门的声音。民国初年,在刷新政治、废督裁兵、改良警政的大环境之下,改组和裁撤步军统领衙门的呼吁再起,并且在与继续保留该衙门声音的相互拉锯中声势日隆,步军统领衙门也确实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因为该衙门于京师秩序,特别是京师四郊的治安仍然有一定程度上的裨益,所以步军统领衙门得以继续保留,但已是强弩之末。最终,步军统领衙门在冯玉祥等人发动“北京政变”后成为历史。步军统领衙门的存废之争是清末民初政治与社会格局演变的一个缩影。
- 纪浩鹏
- 关键词:清末民初存废之争
- 略论涉他性犯罪附随后果的存废问题被引量:1
- 2024年
- 是否废除“对罪犯子女的考公限制”引发了公众对涉他性犯罪附随后果的存废之争。涉他性犯罪附随后果作为犯罪附随后果的类型化,是针对犯罪人的家庭成员或其亲属施加的处罚,与连坐制度无本质区别。它侵犯了主体人身权、人格权的独立性;将社会公众视为潜在犯罪人,发挥的是消极的一般预防功能;对主体人身危险性的推定脱离责任主义,缺少特殊预防功能实现的可能性;缺乏牵连性制裁的关联性。涉他性犯罪附随后果既无法律上的合法性也无道德上的合理性,法律应审慎考虑其废除问题。
- 汤倩
- 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的存废之争及其启示
- 2024年
- 鉴于“肯定性行动”取消导致弱势群体录取比例下降、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筛选功能需求降低以及高等教育机构利益受到影响,美国众多院校不再强制要求学生提交标准化考试成绩。这一招生政策的调整引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存废问题成为争论焦点。持否定观点者质疑SAT的公平性和有效性,认为标准化考试成绩和考生的社会经济地位有着显著的相关性等;持肯定观点者认为,SAT成绩是美国绝大部分高校开展招生录取工作的重要依据,在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回顾美国SAT存废之争的基础上,客观分析这一论争的深层原因,为我国高考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 赵俊芳李露
- 关键词:标准化考试SAT存废之争高考改革
- 大器天成:明末福建文人园林的审美特质与存废密码
- 2024年
- 明末福建文人园林主要集中在福州、泉州、漳州三地,以天然山水园为主流类型,其中石仓园尤为特出。通过与苏州园林的比较,明末福建文人园林以较大的体量和多因借少人工的造园理念,凸显了大器天成的审美特质。不论从内因还是外因来看,大体量都是导致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废弃殆尽的重要原因之一。福建文人园林是我国悠久丰富的园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吴可文
- 关键词:审美特质
- “权宜之计”抑或“合理之举”:清末民国大学预科制度存废的论争
- 2024年
- 大学预科制度系清末效仿日本为应对进入大学生源质与量均不足而采取的“权宜之计”。由于大学预科多由各大学独自办理,其课程及教学能较好地对标大学相关专业本科的基础知识要求,故在民国之后更是获得了“合法性”地位,相当时期内开办大学预科不仅合法而且合理,为各大学所青睐,即使在《壬戌学制》颁行后没有了合法性,却依然“蓬勃发展”。但大学预科属性不清,尤其是它与大学的关系问题,早在民国初年便成为引发北大预科风潮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大学本身布局不合理,势必造成大学预科设立区域的不公平,导致各地教育发展差异不断扩大,且影响中学教育的发展。但大学预科相对于普通高中的课程及教学而言,其对于大学本科教育基础知识的“精准对标”,确实又更有助于大学教育的专业发展。何去何从,对于大学预科制度的存废一直存在争论,即使是在1930年废止令发布,论争之声并没有完全消失。
- 胡金平
- 关键词:大学预科权宜之计合法性
- 书契和谐,精诚合作——林徽因对《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手稿所作修改之考证
- 2024年
- 通过对比梁思成、林徽因现存手迹,分析其书法结体、笔势及若干独特的笔迹特征,确认清华大学档案馆藏《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辩论》手稿中绝大多数修订为林徽因所作。结合已辨识出的手稿全文,包括梁思成原文和林徽因删除、增补的内容,简析林徽因对此文的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简述梁思成、林徽因保护北京城及其古建筑的系列学术合作,重申《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一文的突出价值。
- 杨澍王南
- 关键词:林徽因手稿北京城墙
- 论企业破产和解制度的存废与优化
- 破产和解程序作为现代破产法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如今却因适用率低下从而引发制度存废争议。在面对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的大势之下,破产和解制度所展现出较之于重整制度与清算制度难以复制的自治性强、成本低廉、高效便捷、清偿率高等独特优...
- 孙艺溦
- 关键词:破产和解否定说肯定说
- 保交楼背景下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存废
- 2024年
- 本文基于保交楼背景,从暴露的问题以及积极作用两个方面,对商品房预售制度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在我国城镇化率较高、城镇化进程放缓、自有住房拥有率较高的情况下,保留并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是适应当今时代的选择,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 钟沛尧王纯科
- 关键词:商品房预售制度
- 地方“两院”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存废困境及其化解
- 2024年
- 地方“两院”司法解释性质文件在法律层面和最高司法权层面尚未获得正当性。与规范层面上的禁止性规定不同,出于司法适用需要,此类文件在实践中仍然禁而不止。地方“两院”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禁而不止的根源在于混淆了作为方法的司法解释和作为权力的司法解释。基于司法权的内在需要,地方“两院”制定此类文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实践中,地方“两院”出于司法适用、回应政策需求以及适应地方具体情况等目的而制定解释性质文件,部分规则有解释之名却隐含了立法之实。为缓解地方“两院”法律解释需要和规则效力外溢之间的张力,应当从制定主体、功能界限以及裁判定位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限制。地方司法解释性质文件规范化后,宜将其纳入地方人大和司法系统中进行相应的双重审查规制。
- 秦前红王杰
- 关键词:备案审查裁判依据裁判理由
- 维斯曼纪念碑的存废与20世纪德国的殖民历史认知和反思
- 2024年
- 20世纪的德国历史与殖民问题紧密交织在一起。作为德国东非殖民地的缔造者之一,赫尔曼·冯·维斯曼是德国著名的“殖民英雄”,他的纪念碑见证了德国殖民历史认知的百年变迁。两座维斯曼纪念碑建于德意志帝国扩张时期,彰显了德国沙文主义的民族认同。一战战败后,德国被剥夺殖民地。维斯曼的历史形象先后被魏玛共和国和纳粹政权包装粉饰,分别用于驳斥战胜国的殖民道德指责和宣传扩张战争与极端种族主义意识形态。二战后,德国的殖民历史被淹没在非纳粹化改造及随后的冷战之下。以纳粹历史反思为主导的记忆文化与以西方为中心的历史观导致殖民历史长期被忽视。直至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对本民族历史传统的自省与亚非拉国家的反殖民主义和反种族主义运动才推动德国社会大规模批判性反思殖民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来,前殖民地国家对德国殖民历史的谴责促使德国社会跳出民族国家范式与西方语境,从殖民地与殖民帝国关系的视角重新审视殖民主义。
- 陈琬睿
- 关键词:德意志帝国
相关作者
- 赵秉志

- 作品数:596被引量:6,122H指数:4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刑法 刑法典 死刑 刑事法治 中国刑法
- 杨光

- 作品数:193被引量:77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针刺 针刺治疗 青光眼 针刺疗法 视神经萎缩
- 朱英

- 作品数:200被引量:921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 研究主题:商会 商民运动 商人 商民协会 国民党
- 马荣春

- 作品数:221被引量:682H指数:13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法 社会危害性 刑法学 人身危险性 公众认同
- 洪艳蓉

- 作品数:80被引量:729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资产证券化 公司债券 《证券法》 投资者保护 金融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