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7篇“ 安替可胶囊“的相关文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胶囊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胶囊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SWISStarget、Uniprot数据库结合文献,查找胶囊的作用化合物和化合物靶点。使用TCGA数据库获取肝癌疾病相关靶点。获得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将其导入Cytoscape 3.8.2软件进行药物-靶点-疾病视化网络图。对交集靶点进行PPI网络分析、极限乘积法生存分析、基因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并将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得到胶囊靶点215个,肝癌靶点674个,其中交集靶点10个,其中CYP2C19、GCGR、ADCY1、DPP4表达与肝癌病死率呈负相关;AURKA、NUDT1、CDK1、AURKB、G6PD表达与肝癌病死率呈正相关。富集分析发现,10个关键靶点与19个生物学过程相关,与8个细胞组成相关,与6个组织学功能和2条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对接显示,G6PD是化合物作用最多的靶点,其次是AURKA;PARP1是结合能最好的靶点,其次是AURKA。结论胶囊能作用于CYP2C19、GCGR、ADCY1、AURKA、PARP1、NUDT1、CDK1、AURKB、DPP4、G6PD等多途径治疗肝癌,为进一步研究其药效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左瑶瑶梅丹王慧芳秦澄沈丽君韩黎黎
关键词:安替可胶囊肝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胶囊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胶囊联合TP方案(紫杉醇+顺铂)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术后复发转移、晚期转移无法手术治疗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第1天静脉滴注紫杉醇注射液135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75mg/m^(2)。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胶囊,2粒/次,3次/d。3周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免疫功能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生存质量(QLQ-C30评分、KP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随访1年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客观缓解率(42.00%)、疾病控制率(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22.00%、52.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QLQ-C30评分、KP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QLQ-C30评分、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CC-Ag、CYFRA21-1、CEA、CA125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SCC-Ag、CYFRA21-1、CEA、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1年后,治疗组中位生存期、肿瘤无进展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胶囊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能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免疫功能抑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
程鹏赵阳杨红杰韩倩
关键词:安替可胶囊紫杉醇注射液顺铂注射液晚期食管鳞癌KPS评分
胶囊联合FOLFOX6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血管生长因子、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胶囊联合FOLFOX6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血管生长因子、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医疗区收治的78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FOLFOX6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胶囊治疗,2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运用实体瘤疗效标准(RECIST)评估2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运用卡氏评分(KPS)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客观有效率为59.0%(23/39),对照组为41.0%(16/3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客观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MMP-9、VEGF、bFGF、CEA、CA199、CA724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胶囊辅助治疗晚期胃癌提高临床疗效,抑制血管生长因子,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沙晓锋张姣
关键词:安替可胶囊晚期胃癌血管生长因子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
胶囊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胶囊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治疗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1 000 mg/m^2,1次/周,连续治疗3周,休息1周,同时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80 mg/m^2,1次/d,连续治疗3 d,间隔3周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饭后口服胶囊,2粒/次,3次/d。两组均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242)、α-L-岩藻糖苷酶(AFU)、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桥蛋白(OPN)、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ORR和CBR分别为41.86%和72.09%,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的69.77%和86.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FP、CEA、CA242、AFU、VEGF、OPN、sIL-2R、HIF-2α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上述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囊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显著降低机体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王全晖袁守信张元浩郭明辉
关键词:安替可胶囊顺铂注射液晚期原发性肝癌骨桥蛋白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胶囊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抑制作用及其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胶囊对Lewis肺癌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及其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索拉非尼0.16g/(kg·d)、低剂量组0.27g/(kg·d)及高剂量组0.54g/(kg·d)]。接种Lewis细胞进行造模,成功后对各组灌胃给予,连续14d。末次给药24h后,观察各组体重、肿瘤体积、重量与肿瘤生长抑制率。对小鼠肿瘤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测,并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ADAMTS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免疫荧光染色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组肿瘤体积与重量均明显降低,且体重明显增高(P<0.05),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0.0%及40.6%。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组肿瘤组织中均见不同程度的癌细胞出现坏死与凋亡。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则表明,高、低剂量组VEGF、VEGFR-2、ADAMTS1及HIF-1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胶囊对Lewis肺癌小鼠具有较好的肿瘤抑制作用,其主要机制能为抗血管生成活性。
马薇舒庆周丹赵小燕付联强马岩敏
关键词:小鼠
胶囊联合实时虚拟导航系统引导射频消融治疗不切除的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疗效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胶囊联合实时虚拟导航系统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不切除的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4例无法手术切除的直肠癌肝转移患者,37例在实时虚拟导航系统引导下行射频消融和FOLFOX6方案化疗,37例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胶囊口服治疗。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近期疗效,观察两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7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P<0.05);两组1 a生存率分别为89.2%和83.8%,而观察组2 a生存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67.5%对54.1%,P<0.05);观察组中位PFS为12.4个月(95%信区间为10.0~16.2),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0.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不切除的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在实时虚拟导航系统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给予胶囊口服,疗效确切,全性较高。
曹光材白江江齐文海申连东
关键词:肝转移癌直肠癌射频消融安替可
胶囊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胶囊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分成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卡培他滨片,1 g/m^2,2次/d;同时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130 mg/m^2,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9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为40.48%,临床获益率(CBR)为71.43%;治疗组ORR和CBR分别为61.90%、90.48%,两组ORR、CB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80.95%和95.24%,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2和MMP-9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两项指标降低的更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低于对照组的54.7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囊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以降低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王敏杨勇李冲胡雄辉
关键词:安替可胶囊注射用奥沙利铂晚期结直肠癌基质金属蛋白酶
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当归、蟾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薄层色谱鉴别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华蟾酥毒基在50-25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脂蟾毒配基在44-22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华蟾酥毒基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9%,RSD%=0.56%;脂蟾毒配基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8%,RSD%=0.47%。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有效控制胶囊的质量。
缪珊韩超毕琳琳李捷张雅王四旺石小鹏
关键词:安替可胶囊薄层色谱HPLC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
一种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囊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当归原料以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过滤,取清液,浓缩得当归浸膏;优选地,所述当归原料为当归粗粉;2)将蟾皮原料以水煎煮,滤过,得到蟾皮干浸膏;优选地,所述蟾皮原料为蟾...
邵春杰
文献传递
一种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3)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等步骤实现了对胶囊中蟾皮含量的检测。同时,本发明的提供的检测方法还以应用于蟾皮药材...
邵春杰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王四旺
作品数:383被引量:2,615H指数:2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药 染料木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小鼠 Α-亚麻酸
朱玲珍
作品数:26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中药 安替可胶囊 中成药 大黄素 甲蓉片
王剑波
作品数:257被引量:1,401H指数:1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Α-亚麻酸 免疫组织化学 染料木素 中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谢艳华
作品数:192被引量:1,474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
研究主题:中药 小鼠 Α-亚麻酸 染料木素 椒目
王晓娟
作品数:76被引量:36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 薄层扫描法 皂苷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