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4篇“ 宋元话本小说“的相关文章
- 论王古鲁的宋元话本小说研究贡献
- 2024年
- 王古鲁的宋元话本小说研究,既重视新材料和新问题,又善于对旧材料和老问题提出新看法。他的观点包括:《全相平话五种》并非全部刊刻于元代至治年间;南宋的“说话四家”应为银字儿、说铁骑儿、说经、讲史书;宋代的“说话”伎艺来源于我国传统的说书艺术,而非佛教的俗讲;等等。王古鲁还拍摄、抄录了大量收藏于日本的中国古籍,开域外汉籍文献批量回归之先河。他的研究重视小说的插图和刻工,善于从插图的变化和刻工的不同来判断小说的版本,为古代小说研究开辟了新领域。
- 刘相雨
- 关键词:宋元话本小说域外汉籍插图
- 博观约取,比较鉴别——论赵景深的宋元话本小说研究
- 2024年
- 赵景深认为南宋“说话四家”为小说、说经(附说参请)、讲史、说诨话;他重视对作品本身的研究,主张结合文本中的文化、制度、风俗等来判断宋元话本小说的成书时间;他论述了元刊平话与明清章回小说的关系,注意到了作品的分回标志。赵景深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比较中发现问题,为后人提供了研究的思路和线索。赵景深的学术研究受到鲁迅、郑振铎等学者的影响,他自己也热情帮助朋友、精心培养学生。
- 刘相雨
- 关键词:宋元话本
- 论谭正璧的宋元话本小说研究范式被引量:1
- 2023年
- 谭正璧对宋元话本小说的篇数、存佚、内容等进行了考证,对《清平山堂话本》和“三言两拍”中哪些属于宋元话本小说进行了辨别。他的宋元话本小说研究,既重视小说的本事和源流,又重视小说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借鉴和影响。谭正璧的《中国小说发达史》,充分吸收了当时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谭正璧学术成就的取得,既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学术思潮有关,更与其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勤奋认真的工作精神有关。
- 刘相雨
- 关键词:宋元话本
- 论宋元话本小说中济世降妖母题的世俗化精神内核
- 2023年
- 神仙济世降妖是中国古代神仙故事母题的一个重要分支。宋元时代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这一地位的确立主要是由诞生于市井之间的话本小说所决定的。“话本”即“说话人”据以讲说的底本,话本小说发端于唐,至宋而逐渐蓬勃发展,体现出世俗化的特点。宋元话本小说家不仅吸收理学思想,还与市民阶层同思同想,创作出的以神仙济世降妖事件为母题的话本具有调和神性、人性关系以及教化、娱乐关系的文化意蕴与美学意蕴。
- 郑寅菲
- 韵文表演和文本吸纳:宋元话本小说的文体融合与建构
- 2023年
- 在宋元话本小说中留存了诸多韵文表演,如果将“集句”视为串联韵文并建构起一个完整的韵文表演的组织形式,那么“故事”本身也同样具备这一功能。就此我们也能对于“入话”和“头回”之间的关系有更为明晰的观照:故事性的头回应是从非故事性的入话渐次发展而来,对于入话韵文解释空间的充分拓展则是非故事性的入话最终得以演变为故事性的头回的根本原因。从韵文叙述的角度看,“潜故事人物”以及“伪故事人物”普遍存在于这些韵文表演中,他们更为重要的职能不在于叙事,而在于串联以及展现韵文。这些来自于其他民间伎艺的韵文表演最终被话本小说吸纳和消化,而话本小说在韵文叙述方面更为细致的文体特征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逐步建立。
- 叶楚炎
- 关键词:话本小说
- 集句:宋元话本小说中韵文的知识特性及其小说功能被引量:3
- 2021年
- 在宋元话本小说中,集句诗词既可以作为入话和头回,用在小说的起始部分,同时也广泛地存在于其他部分的韵文中。从表演形式和内容看,话本小说中的集句表演和宋元时期的"合生"应该有颇为密切的渊源。从类别看,话本小说中的集句可以分为显性集句和隐性集句。立足于观众对相关韵文的熟悉度,说话艺人对自身韵文知识的分类以及不同方式的运用,是形成显性集句和隐性集句的根本原因,附着在话本小说中的集句表演也因此构成了一种雅文学独特的知识传播形式。基于宋元话本小说中韵文套语的普遍性,我们可以将"集句"视为小说中韵文的一个普遍特征,理论上说,所有的韵文都是集句的对象,而所有的韵文也都可以通过集句的方式生成。
- 叶楚炎
- 关键词:宋元话本小说韵文集句知识特性
- 双城映像:宋元话本小说的空间书写
- 2020年
- 宋元话本小说的叙事空间聚焦于两宋故都东京与杭州,透过神圣与凡俗两个维度的物象勾勒,再现了"双城"的世俗图景。宋元话本小说的双城空间书写,着重建构了双城"外部"漂泊不居的江湖空间,以及双城"内部"隔而不断的情色空间,细致入微地呈现出两宋都城的环境、风俗与普通市民的心灵生活;内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开拓了白话小说的叙事技巧,对后代章回小说的空间建构影响深远。
- 夏明宇
- 关键词:宋元话本小说
- 史料搜集与中外文学观念碰撞下的文学史建构——论郑振铎宋元话本小说的研究范式被引量:1
- 2020年
- 郑振铎对于宋代“小说”话本的篇目进行了梳理,认为现存的宋代“小说”话本有三十余篇;他最早对《京本通俗小说》的真伪提出了质疑,认为该书的结集可能在明代中叶,但是其作品是宋代的。对于元代刊印的《全相平话五种》,他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郑振铎的宋元话本小说研究,体现出史料搜集与文学史建构的统一。他的文学史建构,重视外来文化与民间文化对于文学的影响,重视插图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善于以诗化的语言描述作品的艺术风格。郑振铎的学术研究,体现出广博与专精的统一;他一生往来于京、沪两大文化中心,沟通了京沪两地的学术,团结了京沪两地的学者。
- 刘相雨
- 关键词:宋元话本文学史
- 小说作品的整理与小说史料的考证——论胡适宋元话本小说的研究范式
- 2019年
- 胡适对宋元话本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宋人话本八种序》《〈水浒传〉考证》《〈西游记〉考证》等作品中。胡适考证了《京本通俗小说》各篇作品的成书时代,肯定了宋元话本小说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和价值;胡适倡导科学的研究精神和“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研究方法,扩大了白话小说的社会影响。胡适的研究也存在着假设太大胆而求证不够小心、盲信前人观点的缺憾。
- 刘相雨
- 关键词:宋元话本研究范式
- 宋元话本小说之媒人要素初探——以基本面貌、异素互联与书场情境为中心被引量:1
- 2019年
- 媒人是宋元话本小说中一个极具价值的文学要素。话本小说中的媒人形象为我们揭示出不为正史所载的宋元时期媒人的基本状况。她们多为70岁以上的专职化私媒,在市井中普遍受到尊重。贪利热心、性格圆滑、抗压能力强是媒人的普遍特质。在与其他文学要素的互动关系中,媒人常常作为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伏笔,抑或推动情节发展与折转的关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牵连与映衬其他人物也构成了媒人存在的重要使命。及至书场情境,程式化的说媒方式不仅可以减轻说话人的记忆负担,亦能够实现其亲近观众的理想。而说书人在演绎媒人时采取的视角变换与市井俗语,则突破了常规的叙事范式,并将表演现场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 张姣婧
- 关键词:宋元话本小说
相关作者
- 夏明宇

- 作品数:47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图书馆
- 研究主题:方言谚语 文化精华 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宋元话本小说 梦窗词
- 叶楚炎

- 作品数:60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儒林外史》 通俗小说 考论 科举 明代科举
- 刘相雨

- 作品数:79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红楼梦》 《水浒传》 红楼梦 桐城派 《金瓶梅》
- 马圣玉

-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河北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宋元话本小说 宋元话本 意境说 意境 词文
- 任莹

- 作品数:12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话本小说 宋元话本小说 宋元话本 宋代 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