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篇“ 定位选种“的相关文章
- 全息胚定位选种
- 1997年
- 在全息胚生物学理论指导下的作物全息胚定域选种技术是作物选种技术新突破。该项技术对作物选种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据对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大豆、小麦、高粱、甘薯、棉花等试验,一般增产幅度都达10%以上。定位选种技术是指种子在植株上着生的位置不同,具有不同的位置效应一即遗传势不同;再根据不同的选种标准,将选种的标准与种子着生位置联系起来,选取强遗传势位置上的高活力种子作种的选种方法。
- 傅兆麟王光杰
- 关键词:作物选种
- 全息胚定位选种被引量:4
- 1996年
- 全息胚定位选种山东省滨州地区农科所傅兆麟,王光杰近年来,在全息胚生物学理论指导下的作物全息胚定域选种技术是作物选种技术的新突破。该项技术对作物选种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据对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大豆、小麦、高粱、甘薯、棉花等作物进行试验,一般增产幅度都...
- 傅兆麟王光杰
- 关键词:作物选种
- 试述定位选种技术的历史与发展被引量:6
- 1995年
- 时侠清
- 关键词:作物种子定位选种
- 农作物定位选种和最佳收获期
- 1995年
- 按农作物最佳遗传优势部位搞定位选种,是选种科学的一项新技术。所选出的种子能把一个品种所有优良性遗传给下一代,即可经济有效增产丰收。试验证明:水稻穗子最优遗传部位种子的发芽率为100%,插秧及秧苗生长整齐健壮,抗逆性强,分孳快,可增产10%以上;小麦最佳遗传部位留种,成熟齐,增产8—11%;玉米最佳遗传部位留种可增产6.2—8.7%。
- 李张锁
- 关键词:作物选种收获期
- 全文增补中
- 小麦定位选种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小麦定位选种是一种科学的选种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穗部不同粒位遗传势的差异,利用最强遗传势粒位上的种子来提高产量。不加选择地将强弱遗传势粒位上的种子混合播种,是造成小麦优良品种发生退化减产的重要原因。小麦品种内籽粒间的差异,是由着生于穗部不同粒位上的籽粒具有不同遗传势所引起的,强遗传势粒位的种子粒重高,弱遗传势粒位的种子粒重低。不同粒位籽粒所具有的这种遗传势的差异,能够通过期望性状——产量,在后代中表现出来,强遗传势粒位的大粒种子后代产量高,弱遗传势粒位的小粒种子后代产量低。因此,根据籽粒所在粒位进行选种,对提高品种的利用价值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还未见到,根据笔者近年来在这方面所作的一些工作,整理出此文,以供参考。
- 傅兆麟
- 关键词:粒位繁殖器官籽粒产量麦类作物小麦
- 小麦定位选种技术
- 种子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麦是我国和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质量在小麦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过去小麦种子生产中一直是不加选择的将优劣势种子一起混用,严重地影响了品种的质量和产量的提高,主要原...
- 关键词:
- 关键词:小麦定位选种
- 如何进行作物定位选种
- 2003年
- 刘江云
- 关键词:作物定位选种高粱谷子大豆芝麻
- 小麦定位选种技术
- 2001年
- 关键词:小麦定位选种良种繁育定向育种
- 小麦定位选种技术
- 傅兆麟李红琴
- 该项目根据生物体遗传势差异理论和小麦穗内粒位的差异现象,提出了小麦定位选种技术概念并建立了技术体系,为小麦定位选种奠定了科学基础。该项目的研究成功,使作物定域选种理论与技术从定位性到定量,从一般到特殊,对小麦大田生产用种...
- 关键词:
- 关键词:小麦定位选种良种繁育
- 三种常规作物的定位选种法
- 2001年
- 目前,大秋作物已接近成熟,现将水稻、大豆、谷子三种常规作物(非杂交种)的定位选种法介绍如下,供农民朋友在选种时参考。
- 新生
- 关键词:农作物水稻谷子定位选种
相关作者
- 傅兆麟

- 作品数:83被引量:34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品种 小麦旗叶 小麦育种 旗叶
- 耿树清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滨州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定位选种
- 张义民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滨州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定位选种
- 李广科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滨州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定位选种
- 李洪琴

-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滨州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陆地棉 杂种优势分析 杂种优势 产量性状 纤维品质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