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3篇“ 实践意蕴“的相关文章
- 二十大报告提出团结奋斗的理论、历史和实践意蕴探析
- 2024年
-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其内在特性具有理论、历史和实践的意蕴。从理论意蕴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引团结奋斗的思想源泉;从历史意蕴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是依靠团结奋斗走向胜利的生动写照;从实践意蕴来看,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实现民族复兴要坚守团结奋斗之道。准确把握团结奋斗的理论、历史和实践意蕴,对于深刻领会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 钟恢万
- 关键词:团结奋斗理论意蕴历史意蕴实践意蕴
- 论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践意蕴
- 2024年
- 马克思辩证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蕴,它作为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内涵逻辑,克服了理论理性层面辩证法的局限性,推动了其超越理论哲学走向实践哲学的理路。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践意蕴首先体现在,它超越了古代本体论辩证法和近代认识论辩证法两极对立的存在观点和意识观点的思维方式,以否定性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将两者统一于现实的人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确立了辩证法的实践观点。其次,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践意蕴更进一步体现在,它通过揭示传统辩证法的无根性,将辩证法奠基于更为本源性的内在于实践活动的社会生活之中,为辩证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根基。最后,它超越传统辩证法以理论方式寻求对人与世界本质的解释,以批判和革命的实践活动方式,消解了人在“神圣形象”和“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破除了抽象对人的统治,改变了与人的生存发展不相适应的社会关系,彰显出人类解放的实践旨趣。
- 武姗姗
- 关键词:辩证法实践意蕴
-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意蕴
- 2024年
- 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繁荣发展的文化事业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着力点,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品格,深入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基础,进而深刻揭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意义,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
- 何强刘畅
- 关键词:实践品格
- “基于理解意义实践”的理论旨趣和实践意蕴
- 2024年
- 侍作兵老师提出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小学语文“理解教学”主张,探索出了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模式。该教学主张具有鲜明的特点,对教学有重要的启示,其“理解”是基于尊重的意义实践,是教学的学术主张,也是实践的范式。
- 成尚荣
- 关键词:理解教学教学主张实践范式理论旨趣
- 课改视野下靳家彦小学语文导读法的学理探寻与实践意蕴被引量:1
- 2024年
- 靳家彦小学语文导读法以素质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改革思维为基,在新世纪课改的浪潮中得到创新与发展。本文以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为视角,对导读法的本质、核心、样态进行系统阐释,以更好地揭示导读法的内在学理,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主张和实践困境,提出解决策略。
- 丰向日
-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践意蕴
- 弘扬教育家精神 造就时代“大先生”——教育家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逻辑理路与实践意蕴被引量:1
- 2024年
- 当前,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更多的时代“大先生”,不仅需要在理论层面弄清楚“我们需要弘扬教育家的什么精神”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时代逻辑与理论逻辑,更需要在实践层面弄清楚“我们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及“我们如何造就时代大先生”的实践意蕴和行动逻辑。
- 方健华
-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教师专业发展逻辑理路实践意蕴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语境与实践意蕴——兼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启示
- 2024年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现实,批判性地吸收了当代生态理论的思想,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语境与实践意蕴,阐明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重要启示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能够使大学生以哲学视角审视生态问题,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 林召霞杜宇鹏
-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化实践中国式现代化
-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意蕴
- 2024年
- 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既内涵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显中国特色,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的实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的实践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实现方式的创新思想,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的实践指向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方式多样性思想。
- 罗月红刘国建黄炤羿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指向
- 学校课程的人学逻辑与实践意蕴——兼论“品质课程”的价值追求被引量:2
- 2024年
- 人学立场是教育的核心立场,人学逻辑是课程的核心逻辑。学校课程的人学逻辑意味着:人是课程的终极目的,课程是人的生成方式。儿童和社会都属于学校课程研制的本体论维度,它们规范着学校课程的价值取向,赋予学校课程以教育学内涵和社会学意义。学校课程是在“儿童”与“社会”之间的动态平衡系统,处于失衡到平衡、再失衡再到新平衡的变化过程,呈现出“平衡循环”和不断“趋向平衡”的运动规律。基于学校课程的人学逻辑,学习是“现实的人”的学习,是自我探索、社会建构和伙伴交往过程。摒弃“学习即认知”的狭隘观点,是学校课程变革的时代焦点。当我们把学习视为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和伦理性实践的时候,学习便是探寻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过程。把课程的全部涵义统一于“学习实践”之中,对提升学校课程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 杨四耕
- 关键词:学校课程
- 法律概念的自成一类及其实践意蕴
- 2024年
- 法律概念是法律规则、法学知识的基本构成单元。法律概念具有法定性、实践性与规范性等独特性。基于这些独特性,法律概念既不是描述性概念,也不是自然种类概念或解释性概念,而是自成一类的。法律概念的独特性与自成一类对于法治事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蕴。首先,正是法律概念的自成一类使法律解释成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认识活动,而法律概念的独特性虽然不能完全决定解释的方法,但可以给我们思考解释方法问题提供一些启发或洞见,也可以用来排除一些不合理的做法或观点。其次,法律概念的自成一类使得法律命题也是自成一类的,这给法律证成带来了一些独特要求。最后,同时也最重要的是,正是法律概念的独特性与自成一类使得法治实现的前提性要求能够得到满足。
- 陈坤
- 关键词:法律概念法律解释法治
相关作者
- 刘贺

- 作品数:12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C60 和谐相处 量子点 实践意蕴 人与自然关系
- 何强

- 作品数:76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实事求是 和谐社会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 达斡尔族
- 张翔

- 作品数:40被引量:78H指数:4
- 供职机构: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教师 图书馆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学生 信任
- 王平

- 作品数:844被引量:2,347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红楼梦》 大学生 长江 《水浒传》 航磁
- 吴霞

- 作品数:2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滨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教育智慧 教育心理学化 裴斯泰洛齐 实践意蕴 教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