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8篇“ 导洞施工“的相关文章
一种黏土层小施工用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黏土层小施工用防护装置,一种黏土层小施工用防护装置,所述黏土层小包括上台阶、和下台阶,所述下台阶包括下台阶上部和下台阶下部,防护装置包括挡板、斜支撑和锚固结构,所...
陈炳春邓刚董文广何振宇谭爽苗海
双层施工横通道免拆除临时仰拱回填施工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施工横通道免拆除临时仰拱回填施工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在施工横通道的临时仰拱安装下料管;在下中架设钢支撑,作为临时仰拱的底部支撑;砌筑下砖墙,用第一素土回填下,第一素土回填至与临时仰拱...
徐重之马志红安建伟
双连拱隧道三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2024年
为探索山岭重丘区浅埋连拱隧道所适用的开挖施工工艺,以某公路K65+531—K65+776段的中短隧道为例,结合地质条件提出三工法,应用ABAQUS程序构建隧道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隧道典型断面三施工结构开挖过程动态模拟;进而对施工技术要点及监测结果展开分析。结果表明,三工法具有节省占地面积、接线容易等优势,能快速安全成,工程效果良好,可在类似地质条件的隧道工程中推广应用。
邱敏
关键词:双连拱隧道工程施工技术
柱法施工的三柱四跨地铁站施工顺序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桩法车站施工时地面沉降受施工顺序影响较大,为了有效控制地面沉降,需要研究施工顺序的影响规律。[方法]以田村站为工程背景,建立了三柱四跨柱法车站施工三维模型,得出了合理的开挖顺序。基于此,为了缩短工期提出了错距同步开挖的施工方法,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了该施工方法对地面沉降的控制效果。[结果及结论]先开挖下层引起的地面沉降更小;当相距较近时,同步开挖会产生群效应,实际施工中为了有效控制地面沉降,应采用单独开挖或者错距开挖的方式;错距同步开挖施工方法对地面沉降控制效果较好,且显著缩短了工期。
胡赛鸿
关键词:地铁车站地面沉降数值模拟
高铁隧道三台阶法施工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
2024年
为探究高铁隧道三台阶法施工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以西康铁路燕子坡隧道身开挖施工为项目背景,基于该隧道工程特点及地质情况,提出了不同的隧道开挖方法,Ⅲ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法、台阶法施工,Ⅳ级围岩地段采用微台阶法、三台阶法施工,Ⅴ级围岩地段采用三台阶法、三台阶临时横撑法施工,并对三台阶法施工中的爆破关键参数进行了设计,最后,对三台阶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施工内容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
雷轩
关键词:高铁隧道三台阶法施工技术
浅埋超大跨多拱盖法地铁区间施工方案优化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为了保障施工安全,有效控制地层变形,对浅埋超大跨多拱盖法地铁隧道修建过程中的合理施工方案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数值模拟结合正交试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施工顺序、施工错距及施工进尺对隧道-围岩体系受力与变形特征的影响,在兼顾对施工周边环境影响小以及满足围岩-支护系统受力安全要求的条件下,优化了施工方案。结果及结论:与传统开挖方式相比,“先边后中”和“非对称开挖”的施工原则更有利于施工风险管控和围岩位移控制;在上软下硬地质条件下,影响超大跨多拱盖法施工力学效应的施工参数,按影响显著性由大至小依次为施工进尺、施工顺序及施工错距。
高晓刚尹学鑫崔凯舒文韬马龙祥
关键词:地铁隧道
一种桥梁下地铁施工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下地铁施工加固结构,包括对撑、纵向支撑单元、第一注浆加固区、第二注浆加固区和第三注浆加固区,所述桥梁主体底部设置有若干纵向支撑单元;所述对撑横向固装在相邻的所述桥梁承台之间;所述对撑与所述桥梁承台...
苑伟家赵恩华王圣涛韩愈马骥徐经锁黄文辉高峰和汶檑
浅埋大跨地铁隧道拱盖法施工顺序优化被引量:2
2023年
目前对于浅埋大跨地铁隧道拱盖法施工顺序优化的研究较少,因此以广州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华景路站—华师站区间大跨暗挖段拱盖法施工为研究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方法模拟不同施工顺序下的施工全过程,研究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力学特征变化规律,进而优化施工顺序,并通过现场监测对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施工顺序的不同主要影响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力学特征变化过程,中间的开挖对于围岩最大主应力和支护结构内力影响显著;若采用先开挖拱顶部位施工方案则围岩中会出现拉应力,影响施工安全,并且支护结构内力也会较大;而采用先开挖拱脚部位施工方案则围岩更加稳定,支护结构更加安全;不同施工顺序虽然施工过程中围岩位移变化产生差异,但对围岩最终变形的影响不显著;“先下后上,先边后中”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拱盖法的开挖,对于单跨无柱结构,非对称的单开挖方案相较于对称的双开挖方案能更好地控制围岩位移和应力以及减小支护结构内力。
高晓刚尹学鑫王忠钊舒文韬王鸿宇
关键词:导洞施工
双连拱隧道无施工技术及变形特征研究
2023年
为研究无施工技术在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支护体系各部分受力和变形状况,依托潘口连拱隧道工程并结合现场施工方案,采用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不同工况模型,通过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无施工隧道的受力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无施工与中施工的变形相差较小,可在围岩条件较好的隧道中使用,但存在先与后相互扰动变形的问题,现场监测左受扰动沉降占总沉降变形的53.3%,左右的水平位移结果相差较大,右采用CD法先开挖中墙侧能有效降低对左施工扰动。
刘晓陈跃周飞华成龙张奎红
关键词:双连拱隧道
一种连拱隧道无施工结构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连拱隧道无施工结构及方法,包括先行与后行,先行与后行的内侧均安装有多个支护板,先行的内侧与支护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支护板进行支撑的支撑稳固机构,斜插加固器,竖插连接件...
魏腾远舒杨刘晓华成龙焦丹

相关作者

刘应亮
作品数:34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隧道 管幕 管节 港珠澳大桥 曲线顶管
潘建立
作品数:68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管幕 隧道 管节 顶管 顶管机
王兆辉
作品数:9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复合地层 横通道 地铁车站 地表沉降 CRD工法
姚直书
作品数:526被引量:1,216H指数:22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井壁 钻井井壁 井壁结构 冻结壁 冻结井壁
周晓敏
作品数:108被引量:895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预测控制 冻结壁 高水压 井壁 板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