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9篇“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相关文章
延迟肌肉酸痛:神经营养因子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延迟肌肉酸痛(delayed-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是机体经历运动强度突然增加或不熟悉的运动后,在一段时间内所出现的肌肉酸痛现象。DOMS可影响运动员和健身人群的运动功能,降低竞技体育运动的成绩和体育锻炼成效。DOMS的典型症状是触压痛,可同时存在痛觉过敏,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近年来诸多研究证实,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等神经营养因子参与DOMS的发生和维持。本文对NGF与GDNF参与DOMS的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厘清DOMS中触压痛和痛觉过敏的产生机制,并为相关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刘云霄雷静尤浩军
关键词:延迟性肌肉酸痛神经生长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痛觉过敏
延迟肌肉酸痛与运动骨骼肌记忆被引量:1
2024年
背景:不习惯的运动使骨骼肌损伤,但可以产生一种减轻肌肉再损伤减轻疼痛的特定训练效果-肌肉记忆。目的:基于延迟肌肉酸痛的病因,综述延迟肌肉酸痛中骨骼肌记忆的存在及其可能机制,提出防治延迟肌肉酸痛的新见解。方法:第一作者以“DOMS,Skeletal muscle memory,Exercise Skeletal muscle adaptation,Repeat turn effect,exercise and autophagy,Autophagy and inflammation”为英文检索词,“延迟肌肉酸痛,骨骼肌记忆,运动骨骼肌适应,重复回合效应,运动与自噬,自噬与炎症”为中文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22年1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10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认为延迟肌肉酸痛是由于代谢紊乱、机械损伤和氧化应激所致的急期炎症反应,而运动骨骼肌记忆具有减轻延迟肌肉酸痛、减轻运动再损伤的作用,当离心训练的持续时间、频率和强度逐渐增加时,损伤症状可以被最小化,甚至可以避免。因此基于运动骨骼肌记忆机制,寻找防治或减轻延迟肌肉酸痛及运动肌肉损伤的方法是未来的研究方向。综述的主要目的:①明确运动骨骼肌记忆的存在;②探讨运动骨骼肌记忆的可能机制,并提出该记忆与骨骼肌自噬的关系;③通过改善骨骼肌自噬水平为延迟肌肉酸痛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白峥嵘孙羽张振显潘诗农
关键词:延迟性肌肉酸痛
振动泡沫轴联合静态拉伸对延迟肌肉酸痛运动表现的研究
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振动泡沫轴联合静态拉伸对延迟肌肉酸痛运动表现的研究,并探究振动泡沫轴联合静态拉伸与单一干预方案的效果差异,为运动爱好者尽快从延迟肌肉酸痛中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在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院...
刘立佳
关键词:延迟性肌肉酸痛肌肉力量
延迟肌肉酸痛防治研究进展
延迟肌肉酸痛(DOMS)是一种特殊的肌肉损伤。常见于高强度离心收缩运动后,以局部肌肉肿胀和酸痛为特征。一般在运动后的24 h内,酸痛的强度增加,在运动后24-72 h达到高峰,并持续5-7天的肌肉酸痛。目前对于DOMS...
杨烜榛
关键词:延迟性肌肉酸痛
延迟肌肉酸痛人体模型研究进展
研究目的:延迟肌肉酸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通常在离心运动或不熟悉的运动后12-24h内出现,会导致肌肉酸痛、僵硬和肿胀,肌肉力量下降,活动能力降低和运动范围受限等。D...
武强李海伟杨欢
关键词:延迟性肌肉酸痛
延迟肌肉酸痛人体模型研究进展
2023年
延迟肌肉酸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人体模型对于研究其发病机制、预防和发展新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DOMS模型是通过克服自身体重或外界施加负荷完成重复离心运动方案来建立的。建模肌肉包括下肢肌、肘屈肌和躯干肌,其中使用股四头肌的频率最高。等速训练仪建立股四头肌DOMS最为常见和稳定,且不受被试者运动水平的影响。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应探索特定人群DOMS模型的建立方法。肌肉疼痛和肌肉生理、物理特以及血液生化指标都不是诊断DOMS的直接指标,不能提供DOMS损伤程度以及恢复过程准确信息,未来的研究可结合超声弹成像提高诊断DOMS的准确和可靠
武强李海伟
关键词:延迟性肌肉酸痛
艾灸对延迟肌肉酸痛疗效的Meta分析
2023年
评价艾灸治疗延迟肌肉酸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万方和PubMed数据库中已发表的艾灸治疗延迟肌肉酸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提取文献资料后评估偏倚风险并采用RevMan5.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4篇,172例受试者,试验组85例,对照组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休息或安慰疗法)比较,艾灸干预可降低VAS积分(SMD=-0.61,95%CI:-0.87~-0.34,P<0. 00001),增加肌力(SMD=0.30,95%CI:0.01~0.59,P=0. 04<0.05),降低肌酸激酶(CK)水平(SMD=-0.66,95%CI:-1.00~-0.33,P=0. 0001)。结论 目前证据表明,艾灸治疗延迟肌肉酸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纳入研究数量有限,今后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加以验证。
张琳彭科志
关键词:艾灸延迟性肌肉酸痛META分析
滑雪运动的延迟肌肉酸痛及其治疗研究进展
2023年
研究目的:探索滑雪运动的延迟肌肉酸痛的机制,寻找延迟肌肉酸痛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3月,检索词为滑雪运动,延迟肌肉酸痛,治疗,康复。研究结果及结论:经过筛选,共纳入47篇文献,研究表明按摩、针灸和中草药等各种传统中医手段对防治延迟肌肉酸痛有一定的效果,电针在止痛方面疗效尤为显著。因此,进一步研究应用电针防治延迟肌肉酸痛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蔡国锋庄哲马喜强郭霞孙宏孙波全爱君梁洪文刘大伟李朝旭蔡国梁
关键词:滑雪运动延迟性肌肉酸痛康复
竞技体育中延迟肌肉酸痛常见康复干预措施研究
近年来随着《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的提出,全民体育热潮掀起,我国群众对于运动健康保健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无论在竞技体育运动中,还是在日常健身活动中,延迟肌肉酸痛可以算作为常见的运动损伤,究其本质,...
吕家东卜楠田垦薛华裕孟思进
筋膜枪放松对延迟肌肉酸痛恢复效果的影响
研究目的:延迟肌肉酸痛是运动中较为常见的肌肉损伤现象,通常在运动后12-24h内出现,24-72h达到最高峰,并在7天内恢复。主要症状为肌肉力量和活动能力下降、运动范围受限,伴随着肌肉疼痛、僵硬、肿胀和邻近关节功能障碍...
武强文新平李海伟
关键词:延迟性肌肉酸痛振动疗法

相关作者

张翔
作品数:81被引量:213H指数:8
供职机构:忻州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延迟性肌肉酸痛 体育 挠羊赛 《运动生理学》 骨骼肌
苏全生
作品数:207被引量:1,022H指数:18
供职机构:成都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大鼠心肌 大蒜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 游泳运动 运动后
赵广高
作品数:59被引量:267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研究主题:白细胞介素-4 延迟性肌肉酸痛 大蒜素 运动员 幼儿
邱俊强
作品数:174被引量:389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META分析 能量消耗 血乳酸 竞走运动员 运动员
刘丹
作品数:21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
研究主题:延迟性肌肉酸痛 D-核糖 无氧运动能力 有氧运动能力 R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