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7篇“ 引潮力“的相关文章
- 地球引潮力演示仪
- 2024年
- 海水的涨落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潮汐。天体无法被看成质点,从而造成组成天体不同部位的物质所受力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引潮力。为了更好地理解潮汐的原理,我制作了地球引潮力演示仪。一、基本思路利用磁铁磁吸铁粉,推动透明塑料薄膜向前或向后起伏涌动,能较直观地观察潮汐现象。
- 罗鸿杰邓江军(指导)
- 关键词:潮汐现象演示仪引潮力天体地球
- 一种通过修改重力场实现叠加引潮力的月幔对流模拟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修改重力场实现叠加引潮力的月幔对流模拟方法,包括:为了在现有月球重力场模型中叠加引潮力,对现有月球重力场模型进行修改;将修改后的月球重力场模型转换到笛卡尔坐标系下,并计算月球引力加速度、地球引力加速度和...
- 孟治国 周峻伟 魏朝然平劲松 张渊智
- 引潮力——天体间无形的手
- 2023年
- 为什么海洋每12个小时要经历一次潮起潮落?为什么人们抬头望月只能看到月球正面?太阳系的8颗行星中,为什么有的行星会自带光环……这些看似奇怪的现象,在宇宙中却是普遍存在的,让我们一探究竟吧!不均衡的引力--引潮力引力潮汐力,简称引潮力,是指一切天体对其他天体或物体的引力差,会导致后者发生形变。它是作用在两个天体间无形的手!
- 张君波范舟
- 关键词:引潮力行星太阳系
- 与月球有关的引潮力被引量:1
- 2022年
- 从简化的地月系统力学模型出发,严格推导出地表物体动力学方程在转动坐标系下的表示形式,通过对称性的分析,得到引潮力,从而有助于加深对引潮力和潮汐成因的理解.
- 金咸宜
- 关键词:潮汐月球引潮力对称性
- 天文潮引潮力驱动岩石层构造运动
- 2022年
- 天文潮引潮力是以地月之间引力为主,地日之间引力为辅,并有与引力质量相等的惯性力参与的巨大自然能。引潮力即便不能直接驱动地壳岩石层构造运动,引潮力引起的地球固体潮能使岩石层发生弹性形变。弯曲变形的岩石层能夠聚积、存储并逐渐增强内应力。岩石层这一物理性质对构造运动起决定性作用。另外,还有其他自然能助力。加之地轴摆动,海陆区别,海水深浅不一,引力方向和距离的不同等一系列外部条件支持。球形不规则的地壳岩石层被内应力挤压,拉张,扭转造成断裂。发生大地震颤,同时导致岩石层发生一次次位移。
- 黄德怀
- 关键词:引潮力地震
- 行星会合运动与太阳引潮力的周期性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行星会合指数和太阳引潮力指数是行星系统相对于太阳的两个重要指标,在分析行星系统对太阳影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行星系统会合运动及其引发太阳引潮力的周期吻合性,本文对行星会合指数和太阳引潮力指数两指标进行数值模拟,提供了百年、千年尺度的时间序列.对1450—2000AD期间的行星会合指数和太阳引潮力指数进行索周分析,显示行星会合指数存在显著的准19.88年、39.37年、12.94年、25.54年的周期规律,其中19.88年、39.37年的周期性较强、12.94年、25.54年的周期性较弱;太阳引潮力指数存在准11.99年、24.04年、35.99年、48.03年的强周期和4.0年、5.97年、7.98年、16.01年的弱周期.同时,利用功率谱和Morlet小波分别对行星会合指数和太阳引潮力指数进行周期性分析,分析结果与索周分析结果一致.行星会合指数和太阳引潮力指数存在相近的周期性规律又存在不同的周期性特征,反映了两指标的变化特征;行星对太阳正、反垂点产生大小近似相等、方向相反的引潮力,当行星会合指数处于极大或极小值时太阳引潮力指数都将达到极大值.行星对太阳引潮力的复杂性导致太阳引潮力指数具有多周期性特征,这些周期性规律有助于分析太阳活动.行星会合指数和太阳引潮力指数为进一步研究行星系统对太阳影响及太阳活动提供新思路.
- 徐姝婷孙威王建王颖李国庆王颖颜瑞
- 关键词:行星系统
- 引潮力诱发冲击地压的机理研究
- 2021年
- 通过对冲击地压发生的时间以及地域的统计分析发现,冲击地压发生的时间及地域与引潮力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究此相关性,对引潮力诱发冲击地压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冲击地压发生的力学模型,采用库伦-摩尔准则分析法对引潮力诱发冲击地压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分别从5种情况对引潮力诱发冲击地压进行了分析,为冲击地压的预测与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郭高川杨永康
- 关键词:引潮力冲击地压
- 基于引潮力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西北太平洋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5再分析资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HORIZONS系统天文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1949—2019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路径上各节点所受引潮力,并诊断引潮力与大气环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向上垂直引潮力越大,热带气旋生成数越多、增强速度越快,同时向西移速增大。水平引潮力方位角与热带气旋前进方向接近时,垂直引潮力增强的效果更明显。2)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跃期(7—10月),向上的垂直引潮力有利于大气的上升运动,导致对流层中层(高层)辐合(辐散),形成有利于热带气旋发展的环流配置结构。
- 李俊杰范伶俐曹宁
- 关键词:热带气旋引潮力
- 基于EEMD的太阳引潮力与太阳黑子周期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行星对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与太阳黑子变化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议.争议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准确系统的八大行星对太阳引潮力的合力时间变化序列是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在行星系统对太阳引潮力合力的计算公式和方法上做出改进,计算既考虑引潮力对称分布特征又考虑行星轨道偏心率影响的八大行星对太阳引潮力矢量和,获得了其在1700—1999年间的变化序列.行星对太阳的引潮力矢量和与太阳黑子相对数时间序列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特性,因此利用聚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分解两序列,并分析它们分解出的一系列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s)周期的对应性以及相关性.结果显示:太阳黑子的约0.34 a、约0.71 a、约1.15 a周期以及Schwabe周期、Hale周期、Double-Hale周期、Gleissberg周期、Suess周期都能在太阳引潮力中找到近似对应的周期;互相关分析表明太阳黑子的Schwabe周期、Hale周期、Gleissberg周期、Suess周期的IMF分量与引潮力相似周期的IMF分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可达0.329、0.272、0.637、0.949,表明行星对太阳的引潮力可能是太阳黑子形成与变化的一个影响因子;但是两序列周期的方差贡献率所占密度差异较大,行星引潮力的亚年~年际尺度周期所占比重较高,而太阳黑子相对数年代际尺度周期所占比重较高,显示行星对太阳的引潮力不是太阳黑子形成和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 王琳琳孙威王建王婕
- 关键词:引潮力太阳黑子周期互相关
- 日月引潮力对冲击地压的触发机制及时间窗口效应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冲击地压发生的“时-空”特征难以预测,严重制约了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产出。从日月引潮力对采场围岩循环加卸载的作用机制出发,统计2001~2021年典型冲击地压事故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理论分析和数据统计厘清了日月引潮力与冲击地压的内在联系,采用CASRock细胞自动机分析软件,研究2种日月引潮力时程作用模式对冲击地压类型的触发机制,并提出基于时间窗口效应的岩石循环加卸载应力路径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日月引潮力与冲击地压发生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在日月引潮力的循环加卸载作用下,冲击地压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月和9月及每月的农历初一、十五左右。(2)日月引潮力的2种时程作用模式下的累积声,发射数量、等效塑性剪应变(Epstn)、岩石破裂度(RFD)均大于常规三轴加载,表明在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下,煤岩体更易发生应力跌落,由弹性向塑性转化,并释放更多的弹性能,更易诱发冲击地压。(3)从冲击力源出发,日月引潮力的2种时程作用模式分别容易诱发重力型冲击地压和构造应力型冲击地压。(4)揭示了日月引潮力对于冲击地压的触发机制实际上是日月引潮力对于采场围岩重复循环加卸载的作用结果。并在分析常见的循环加卸载应力路径基础上,结合矿井工作制度,将每日的生产期间划分为加载阶段,检修期间划分为卸载阶段,提出基于时间效应优化的采场围岩应力路径。上述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岩石力学实验,为真实反映煤岩试件在采动应力路径作用下的冲击破坏规律提供新的方法。
- 崔峰张廷辉
- 关键词:采矿工程日月引潮力冲击地压
相关作者
- 马未宇

- 作品数:70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 研究主题:地震 天体引潮力 地震前 M NCEP
- 张捍卫

- 作品数:155被引量:44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地球自转 天文大气折射 引潮力位 地球 动力学
- 任振球

- 作品数:97被引量:13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引潮力共振 气候变暖 天地 地震预测 特大暴雨
- 韩延本

- 作品数:271被引量:673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研究主题:太阳活动 地震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变化 日食
- 康春丽

- 作品数:68被引量:32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 研究主题:地震 长波辐射 卫星遥感 天体引潮力 地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