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篇“ 强势粒“的相关文章
灌浆期开放式增温对水稻强势和弱势淀粉代谢关键酶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阐明模拟全球气候变暖对水稻灌浆期淀粉代谢关键酶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大穗型粳稻品系CJ03和中穗型粳稻品种‘宁粳3号’为材料,在水稻抽穗期进行开放式增温处理,测定强、弱势的千质量、灌浆速率、总淀粉与直链淀粉含量及花后10 d和20 d淀粉代谢关键酶的主要调控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在灌浆前期,与对照弱势相比,开放式增温明显促进弱势的灌浆进程,主要表现在弱势灌浆速率及其峰值均有增加,灌浆启动提前;在灌浆后期,随着增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强、弱势灌浆活跃期均缩短。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测定结果表明,参与籽淀粉代谢的关键酶,如蔗糖合成酶(Su Sase)、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颗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和淀粉分支酶(SBE),它们的基因表达水平在不同处理和不同部位均有差异。在花后10 d的增温处理下,强、弱势中Su Sase、AGPase、SSS和SBE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而GBSS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下调。花后20 d,相对于强势,各处理弱势中淀粉合成关键酶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结论]增温处理下,弱势中淀粉合成关键酶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上调是其灌浆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沈直唐设张海祥陈文珠丁艳锋王绍华
关键词:籽粒灌浆强势粒弱势粒基因表达水平
施氮量对旱地小麦强势和弱势灌浆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6
2013年
为给旱地小麦高产栽培中合理施氮提供依据,在盆栽条件下,以两个旱地小麦品种长武134和长旱58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旱地小麦强势和弱势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产量、穗数和穗重均随施氮量的提高呈增加趋势,但千重受施氮量影响较小。强势的灌浆速率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均明显高于弱势。随施氮量的增加,强、弱势的灌浆速率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强势重与平均灌浆速率和总灌浆时间呈正相关,而弱势重与最大灌浆速率持续时间和各阶段灌浆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徐莹王林林陈炜李红兵邓西平
关键词:小麦施氮量灌浆特性
非对称性增温对冬小麦强势和弱势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以扬麦11为材料,采用全生育期田间开放式增温系统进行增温处理,研究了不同增温处理对小麦强和弱势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冬小麦强势中蔗糖合酶(S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和淀粉分支酶(SBE)的活性较弱势高,而且三者白天的活性均比夜间高。不增温条件下,整个灌浆期强势中SS、AGPase和SBE的活性平均分别比弱势高72.9%、111.4%和7.8%。全天、白天和夜间增温条件下,强势SS白天的活性比常温对照的高8.4%~31.2%,夜间的活性比对照高11.1%~20.3%;弱势SS白天的活性比对照高9.7%~20.3%,夜间的活性比对照高6.1%~32.0%。弱势中AGPase活性在不同增温处理下也显著提高,其白天的活性比对照高54.2%~124.4%,夜间的活性比对照高20.7%~99.3%。增温对SBE活性的影响较小,强势和弱势在增温条件下其白天的活性均比对照高3.9%~12.1%,夜间的活性均比对照高1.0%~7.6%。相关分析表明,AGPase和SBE的活性与千重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增温条件下AGPase和SBE的活性显著提高,尤其是弱势中AGPase和SBE活性的显著提高是千重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田云录陈金董文军邓艾兴张卫建
关键词:冬小麦强势粒弱势粒淀粉合成关键酶千粒重
不同穗型强势与弱势稻米品质的比较被引量:4
2004年
通过对水稻9个品种12项品质性状的比较研究,明确了弯曲穗型、半直立穗型、直立穗型强势与弱势稻米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强势较弱势有较高的精米率、整米率、精米长度、精米宽度、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和较小的长宽比、垩白面积;直立穗型品种强势与弱势大部分米质性状差异较大。直立穗型品种较半直立穗型品种、弯曲穗型品种的稻米品质差。
刘丙臣石小翠刘涛徐小飞董金生吕德贵
关键词:穗型强势粒弱势粒
辽宁省水稻品质兼及品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Ⅲ.不同穗型强势与弱势稻米品质差异被引量:31
2001年
通过不同穗型强势与弱势米质差异比较 ,研究了稻米品质生理。结果表明 ,强势较弱势有较大的精米长度、精米宽度、垩白率、AC、GC ,和较小的长 /宽、垩白面积、GT ,直立穗型品种强势与弱势米质差异较大。
吕文彦邵国军曹萍刘炳晨侯秀英和萍韩勇邱福林
关键词:粒位穗型水稻
基于iTRAQ技术分析灌浆前期大穗型粳稻强势与弱势蛋白表达谱的差异
<正>1试验设计水稻大穗型品种弱势的灌浆通常不充分,限制了产量潜力的发挥,明确弱势灌浆差的生理与分子机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本研究选用了一个纯合的大穗型粳稻品系W1844,它是遗传特性稳定的育种中间材料,来...
尤翠翠何海兵丁艳锋武立权王绍华
文献传递
化肥优化减施对麦茬旱直播稻强、弱势食味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2024年
以常规施肥处理(F0,施N 350 kg/hm^(2)、P_(2)O_(5)135 kg/hm^(2)、K_(2)O 135 kg/hm^(2))为对照,研究不同化肥优化减施处理(F1:施N 280 kg/hm^(2)、P_(2)O_(5)108 kg/hm^(2)、K_(2)O 135 kg/hm^(2);F2:施N 210 kg/hm^(2)、P_(2)O_(5)81 kg/hm^(2)、K_(2)O 135 kg/hm^(2);F3:施N 140 kg/hm^(2)、P_(2)O_(5)54 kg/hm^(2)、K_(2)O 135 kg/hm^(2))对麦茬旱直播稻强、弱势食味与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直播稻优质高产施肥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各化肥优化减施处理总体上均显著提高了直播稻强、弱势崩解值和峰值黏度,改善了食味品质,F1、F2、F3处理强势的崩解值分别比F0处理显著提高8.35%、7.65%、9.78%,F1、F3处理弱势的崩解值分别比F0处理显著提高13.25%、11.13%。各化肥优化减施处理总体上均显著降低了强、弱势中组氨酸、脯氨酸及锰含量,总体上均显著提高了强、弱势中酪氨酸、精氨酸、赖氨酸含量和弱势中铜、锌含量,另外,F1处理还显著提高弱势中铁含量,F2处理显著提高强势中铁、铜含量及强、弱势中钙含量。与F0处理相比,F1、F2、F3处理强势的酪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00.28%、44.76%、41.08%,弱势的酪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85.21%、61.64%、22.47%;F1、F2、F3处理强势的赖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8.87%、27.32%、70.62%,F1和F3处理弱势的赖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7.23%、39.44%;F1、F2、F3处理强势的精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6.54%、11.84%、2.18%,弱势的精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32.83%、33.59%、23.02%。与F0处理相比,F1处理弱势铁含量显著提高27.16%,F1、F2、F3处理弱势锌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8.86%、6.56%、3.39%,F1、F2、F3处理弱势铜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49%、2.95%、3.11%。综上,化肥优化减施在提高强、弱势食味品质的同时,可以改善营养品质,总体上以F1处理最优。
刘奇华孙召文尹秀波郑崇珂
关键词:化肥旱直播强势粒弱势粒
大麦强、弱势胚乳淀粉体发育及淀粉理化性质的比较研究
2023年
以大麦品种白青稞C2-2为材料,通过树脂切片观察大麦胚乳淀粉体发育的结构特征,同时提取成熟大麦籽的淀粉,测定其形态、结构、功能等理化性质,研究大麦强、弱势胚乳淀粉体发育及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麦强势胚乳中淀粉体的发育较弱势好,胚乳淀粉的充实度更高;强、弱势淀粉的形态和晶体类型基本相似,但淀粉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强势淀粉的相对结晶度显著高于弱势,但1022/995 cm^(-1)吸收峰强度的比值却显著低于弱势;大麦强势淀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均显著高于弱势,表现出较好的糊化特性。
姜恩熙陈思高健祁刘子萌陶一锴黄心如褚毅泽陈昕钰熊飞
关键词:大麦强势粒弱势粒淀粉体理化性质
不同叶位功能叶片对不同穗型水稻籽灌浆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2023年
为明确不同穗型水稻不同叶位功能叶片与灌浆特性、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关系,以半直立大穗型水稻辽粳401和弯穗型优质稻辽粳37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叶位功能叶片[剪剑叶(T1)、剪倒2叶(T2)、剪倒3叶(T3)和不剪叶(对照,CK)]对不同穗型水稻强、弱势灌浆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对籽灌浆参数与稻米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剑叶和倒2叶缺失均显著降低辽粳401强、弱势和辽粳371弱势的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不同叶位功能叶片缺失均显著延长了辽粳401的活跃灌浆期,缩短了辽粳371的活跃灌浆期;不同叶位功能叶片缺失均提前了辽粳401的最大灌浆时间,推迟了辽粳371的最大灌浆时间;剑叶和倒2叶缺失均显著降低结实率、籽充实度和千质量,进而显著降低产量。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均表现为剑叶>倒2叶>倒3叶。与CK相比,剪剑叶处理中辽粳401和辽粳371的千质量分别降低18.32%和6.44%,产量分别降低16.52%和8.05%。随着缺失叶位升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崩解值和最终黏度逐渐下降,其中对垩白度和垩白率的影响较大。不同叶位功能叶片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均表现为弯穗型小于半直立大穗型。综上,不同叶位功能叶片对水稻灌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表现为剑叶>倒2叶>倒3叶,且对半直立大穗型水稻的影响大于弯穗型。
解文孝姜秀英吕军潘争艳韩勇王庆新李建国
关键词:穗型功能叶叶位灌浆特性强势粒弱势粒
稻田土壤铜含量对水稻籽灌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为探究稻田土壤铜含量对水稻产量及籽灌浆特性的影响,于2019和2021年通过盆栽试验分析24.32(对照,CK)、100(Cu100)和200 mg·kg^(-1)(Cu200)稻田土壤铜含量下水稻的产量差异,并通过Richards方程对籽灌浆过程进行拟合,比较籽灌浆参数之间的差异,探讨铜含量对不同位籽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和2021年Cu200处理水稻产量较CK分别减少31.18%和39.50%(P<0.05);而Cu100处理水稻产量较CK分别表现为减少12.94%(P<0.05)和增加10.07%(P>0.05)。土壤不同铜含量处理下水稻籽灌浆特性表明,与对照相比,Cu100处理强势延长了活跃灌浆期(D)和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最终生长量A值提高,而弱势D值及Tmax明显缩短,A值明显降低;Cu200处理强、弱势D值及Tmax明显减小,A值显著降低。总体而言,各处理对弱势灌浆影响大于强势。进一步分析不同土壤铜含量下水稻产量变化规律发现,与CK相比,Cu100处理水稻增产是由于强势重增加的同时有效穗数也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弱势灌浆不充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Cu200处理产量显著下降是由于强、弱势灌浆不充分共同作用,导致有效穗数及千重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合理利用铜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袁源远刘瑛吴建富颜晓颜晓卢志红
关键词:水稻强势粒弱势粒籽粒灌浆

相关作者

杨建昌
作品数:363被引量:8,275H指数:59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结实期 籽粒灌浆 稻米品质 生理机制
黄升谋
作品数:65被引量:374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北文理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杂交水稻 强势粒 弱势粒 叶片衰老
李文阳
作品数:103被引量:688H指数:16
供职机构:安徽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淀粉粒 粒度分布 小麦籽粒 玉米
陶龙兴
作品数:207被引量:1,429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植物生长调节剂 高温胁迫 多效唑 烯效唑
王振林
作品数:259被引量:4,363H指数:41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 冬小麦 小麦籽粒 淀粉粒 小麦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