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078篇“ 当代中国教育“的相关文章
当代中国教育
本书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简述、中国现行学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发展成就和展望未来。
顾明远著
当代中国教育
何东昌主编
关键词:教育工作
不忘本源,面向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评《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余年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产出了丰富的知识成果,特别是1983年高等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学科专业目录成为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开启了高等教育研究新的篇章。从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等方面看,我国都堪称高等教育研究的大国,而这汗牛充栋的研究呈现出怎样的发展特征,面临着怎样的问题与挑战,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开展学术史研究来寻求答案。
文雯王嵩迪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学科专业目录学术史研究当代中国教育
当代中国教育家李吉林的精神气象被引量:1
2024年
教育家李吉林的情境教育实践、学术研究及个人成长经历,揭示了教育家应具备的特质。她注重实践,持续探索,将学习内容转化为独特的教育思想。李吉林著述丰富,成果显著,影响广泛。教育家应具备高远的目标追求、丰富的实践经验、深邃的思考和理论的建构能力,同时还要有广为传播的教育思想。作为典范,李吉林将继续引领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施建平
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 成人教育研究
本书系“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丛书之一,作者通过学术史梳理,对国内在成人教育研究这一学术领域7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较为全面、充分和客观的回顾和总结。书中主要从成人教育学术史进展、成人教育学科范式研究、高校继续教育研究、终身教...
乐传永
当代中国教育改造图景的设计与实践——关于教育改造中国范式的价值思考(二)被引量:1
2024年
中国的罪犯教育改造取得果辉煌的成效,在社会交往日益密切、监狱角色日益社会化和教育校正技术交流日益频繁的新时代,中国的罪犯教育改造模式、方式的变更与创新需求日益凸显。教育改造的终极目标必然是引导罪犯顺利复归,成为适格的“社会人”。罪犯教育改造中国范式的创新与发展的核心在于:坚持中国道路,强化教育改造的刑罚宗旨与功能,从罪犯思想认知、心理健康、行为习性、责任意识、技术能力五个维度开展罪犯教育改造,并以这五个维度为标识,构建罪犯刑满释放前教育改造质量评价标准,即“罪犯离监考核门槛”规则。
陶新胜
关键词:罪犯教育改造
国家认同——当代中国教育的国家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教育是民族国家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共性实践活动,教育的国家价值的基本诉求是促进国家认同。在当代中国,国家认同面临着诸多挑战——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矛盾,全球化趋势以及个人权利的至上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均不同程度地解构了部分国民的国家认同感,这些国家认同挑战诉求于加强教育的国家认同价值。立足教育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乃至世界价值,加强引导教育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实现的价值取向,加强引导教育的世界价值是在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前提下进行,这三个方面是实现当代中国教育国家认同价值需要正确把握的三个问题。
左志德李思饶
关键词:中国教育国家认同
论“两个结合”与当代中国教育的文化使命被引量:1
2023年
“两个结合”指导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形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时期,中国教育须担负起新文化形态建设的重要使命。但是,现有相关研究总量较少,且普遍成文较早,对当前而言针对性不足。本文聚焦当下,探讨中国教育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建设使命的重点内容与实践方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主要阶段,应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和完善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体系,培养担负中华民族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教育;推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用高质量的教育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赛娜张天宸
关键词:教育文化使命
鲁迅的语文:当代中国教育的难度、深度和高度(上)被引量:2
2022年
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困惑与争议由来已久,如果将视野投向20世纪的鲁迅研究,也能发现诸多截然不同的观点。今天,我们试图从高等院校学术研究与基础教育的融合层面来探讨,以期在某种程度上廓清"迷雾",为一线教学带来新的思考。本期《学人视角》特别邀请语文特级教师毕于阳对鲁迅研究学者李怡教授进行了专题访谈。二位老师的深度对话将分三期刊载,敬请关注。
李怡毕于阳
关键词:语文特级教师基础教育鲁迅研究当代中国教育学术研究鲁迅作品教学
鲁迅的语文:当代中国教育的难度、深度和高度(中)
2022年
他始终关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毕于阳:李老师,鲁迅作品是经典,这已经成为共识。但实际情况是不少中学生认为有的鲁迅作品读起来很吃力,不少老师将原因归结为时代的隔膜。真正读懂鲁迅作品需要深入了解时代背景,而有的背景涉及鲁迅与同时代其他文人之间的论争或者“骂战”,教师教学时对时代背景应该铺垫到什么程度?
李怡毕于阳
关键词:鲁迅作品当代中国教育教师教学语文铺垫

相关作者

陈桂生
作品数:387被引量:2,153H指数:24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研究主题:教育学 教育 辨析 教师 德育
胡军良
作品数:54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
研究主题:哈贝马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对话伦理学 对话范式 交往理性
李怡
作品数:311被引量:958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新诗 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
孙绵涛
作品数:157被引量:1,391H指数:22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教育政策 教育改革 教育管理 教育 教育管理学
朱永新
作品数:1,013被引量:3,192H指数:2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新教育实验 教育 新教育 老师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