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77篇“ 当代儿童“的相关文章
- 当代儿童文学批评“青春崇拜”现象批判
- 2024年
- 张光芒、史鸣威在《长城》2024年第2期撰文指出,相较于儿童文学作品世界的丰富多彩,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批评却显出单调化的倾向,相较于文本呈现少年人心的复杂性,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批评却只留下赞美和掌声。在某种无意识的“美颜滤镜”下,儿童世界被净化、青春内涵被修饰。当代儿童文学批评伦理陷入“青春崇拜”而不自知,忽略了对文学与批评自身的反思。
- 关键词:当代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作品文本呈现批评伦理
-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海外传播模式初探——以曹文轩《青铜葵花》为例
- 2024年
- 2016年,曹文轩斩获“国际安徒生奖”,成为中国儿童文学走向海外的“代言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以其代表作《青铜葵花》为例,通过梳理该作品输出到海外世界的历程以及读者的接受程度,进一步从作品本身、译介主体和海外推广方式3个方面对中国儿童文学海外传播的有效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建议。
- 楚晓琦陈伟
- 关键词:中国儿童文学
- 变译理论指导下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译介研究--以曹文轩《青铜葵花》英译本为例
- 2024年
- 《青铜葵花》是中国作家曹文轩的小说作品之一,深受广大中国儿童读者的喜爱,其英文译本的出版则让更多的外国小读者接触到了曹文轩笔下那个纯净美丽的乡土世界。曹文轩的作品能够成功“走出去”,好的译文功不可没,这就要求译者必须关注外国小读者的阅读需求,以翻译出更好的作品。该文以变译理论为指导,着眼于儿童读者的特殊需求,探索适合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译介方法。该文从增、减、编、述、缩这五种翻译技巧出发,分析中文和英译本的典型例子,阐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译介策略。强调译者根据目的语读者阅读需求,对译文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取舍,有利于为外国儿童读者提供更加简明易懂、生动形象的译文。
- 高慧敏
- 关键词:《青铜葵花》儿童文学变译笔译
- 当代儿童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
- 2024年
- 文学具有教育属性。这不仅因为,文学是以语言为基本的意义表达方式,还因为文学创作了高于现实生活的意象和意境,可供人欣赏、模仿和反思。人在被这种表达方式所召唤,并将自身的经验与想象创造性地灌注在文学作品的意象和意境中时,人的思想感情便像一颗种子,在对文学的创意阅读过程中发芽。所以,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文学是一个心灵对另一个心灵的诉说、劳作和创造,心灵在其中得到教育。这个过程即文学教育的过程。儿童的心灵是成长中的心灵,是如洛克所言的白纸一样的心灵,所以文学教育对儿童而言,是对心灵的建筑。
- 王海峰
- 关键词:教育属性创意阅读当代儿童意境
- 西藏当代儿童文学汉语创作研究
- 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儿童健康成长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儿童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伟大的责任担当。为他们创造出适合他们的作品也是尤为重要的。西藏当代儿童文学作为西藏当代文学的一部分,伴随着西藏当代文学走过了70...
- 格松卓玛
- 关键词:儿童文学主题
- 丰子恺漫画中的儿童美育观对当代儿童社会美育的启示
- 2024年
- 美育和儿童的成长、发展休戚与共。自20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后现代文化的冲击,儿童社会美育的功利性增强,教育功能弱化。尤其在实用主义教学影响下,儿童美育逐渐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社会大众文化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当代儿童社会美育面临新的挑战。文章从丰子恺漫画中反映的儿童美育观出发,探究其对当代儿童社会美术教育的启示。
- 丘海念李承宗
- 关键词:丰子恺漫画儿童美育
- 当代儿童题材水墨人物画的探析与实践
- 当代水墨人物画家以儿童的成长生活为载体,生动真实地在作品中描绘儿童在社会环境下的成长变化。儿童的成长阶段天真活泼又单纯稚嫩,美好的品质与具备喜怒哀乐的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画面具备趣味性与思想性,作品的创作主题得到极...
- 毋童
- 关键词:当代水墨人物画儿童题材色彩语言
- 当代儿童观异化问题的解构与超越
- 2024年
- 在当代社会中,儿童观的异化现象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成人对儿童角色、主体性以及教育价值的误解,进而导致儿童成人化现象、儿童依附性困境以及儿童教育功利化危机。本文旨在探讨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内在价值,并针对以上异化的现实表征提出三条重构路径,以期解构儿童观的异化状态,促进当代儿童观的正向发展和儿童教育质量的提升。
- 唐双双
- 关键词:儿童观依附性功利性成人化
- 当代儿童美术教育融入中国传统艺术的实践
- 2024年
- 田靖
- 教育学视野下当代儿童绘本中的亲子关系研究
- 2024年
- 家庭是儿童最初成长的环境,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亲子关系是儿童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主题。在儿童文学领域,描述亲子关系的儿童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对于处于启蒙阶段的儿童来说,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图文并茂的绘本在语言和形象上更为直观。绘本作家们对儿童心理活动的观察以及亲子社会生活现象的描绘,为我们研究亲子关系提供了生动而鲜活的材料。通过从教育学的角度对儿童绘本中的亲子关系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亲子关系,从而促进儿童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
- 郑燕雯
相关作者
- 方卫平

- 作品数:60被引量:178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儿童文学 童年 儿童文学创作 中国儿童文学 幼儿文学
- 张锦贻

- 作品数:70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童话 儿童文学创作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作品 民族性
- 赵霞

- 作品数:35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童年 儿童文学 当代儿童 儿童文学研究 儿童小说
- 吴晓玲

- 作品数:72被引量:212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
- 研究主题:课程 课程改革 班本 德育课程 班主任
- 文雅

- 作品数:8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采茶戏 当代儿童 当代传承 传统艺术 非物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