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876篇“ 当代社会“的相关文章
- 当代社会礼仪传承与重建的意义、策略和路径
- 2025年
- 提炼文化基因,推进当代文化建设安德明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的作用问题,是包括民俗学在内诸多学科长期关心的重要话题。萧放教授和他的团队完成的《有礼如仪》这部著作,通过对人生仪礼的传承与当代转化发展的深入探讨,为上述问题的研究贡献了一部厚重成果。除了选题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之外,该书尤其在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出有启发性的优点。
- 安德明周飞舟林继富杨华张勃
- 关键词:人生仪礼社会礼仪当代文化建设民俗学学术价值传承
-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 2025年
-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具体应用,是一种科学的历史观,超越了以往各种主义历史观存在的问题。本文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内涵,探讨其对当代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论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揭示社会本质、指导社会实践、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大价值,对当代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符曜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社会实践人民群众
- 少数民族声乐演唱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与接受
- 2025年
-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民族艺术中包括主流的汉族艺术,也包括少数民族的特殊艺术形态。声乐演唱是诸多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少数民族声乐演唱与汉语声乐艺术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在演唱方法和审美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艺术标准。当前声乐百花齐放的发展背景下,少数民族声乐如何获得受众的接受,并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是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对少数民族声乐演唱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探究少数民族声乐演唱在当代社会传播的策略,为少数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 俞亮
- 关键词:当代社会
- 传承与转化:传统武术与当代社会的平衡探索
- 2025年
- 传统武术拥有高深的哲学思想、文化内涵和技艺传承体系,它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和生命智慧的体现。当代社会如何在传承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之道,使传统武术得以保护、传承和创新,为当代社会作出贡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传统武术与现代社会的平衡之道。文章认为传统武术具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具备现代价值,但也面临着当代社会的冲击,传统武术需要在当代社会中进行新定位,在传承中保持创新,同时加强与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融合,通过传承与创新,保护与发展,达到传统武术与当代社会的和谐共存。
- 韦琴孙锦绣
- 关键词:传统武术当代社会
-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的实际应用与价值研究
- 2025年
- 本研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的实际应用和价值,着重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深刻影响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领域。通过详细审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视角,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思潮的对话,发现马克思主义为理解和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方向、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提供了实践指导。此外,研究还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塑造当代社会核心价值、道德伦理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及生态文明方面的积极作用。
- 毕新辉刘利
- 关键词:实际应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
- 艺术的终结困境———从理论争鸣到当代社会的审美挑战
- 2025年
- 自19世纪黑格尔开始,“艺术终结”问题就成为了备受瞩目的讨论热点,其核心议题在于艺术范畴、边际的界定以及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界限的划分。艺术无法在自身范围内对这些问题做出诠释,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哲学来做进一步说明,因此艺术在某一个点会终结自身,让位于哲学。机械复制时代对艺术的存在方式产生了挑战与质疑,摄影技术、电影艺术的兴起致使艺术的膜拜价值让位于展示价值,其原本的无目的性、无功利性也就此泯灭,从而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景观社会。若能给予艺术与美一个清晰的定义,艺术终结问题便会迎刃而解,然而艺术是拒绝被规训的存在,审美的特殊性阻碍了对审美认知进行普泛性概括的可能,同时艺术的内在品鉴让其自身具有了不可交流的特征,因此艺术终结问题也将继续进一步被追问。
- 侯长生史沛灵
- 关键词:艺术终结审美机械复制时代
- 当代社会媒介传播的责任伦理
- 2025年
- 当代社会媒介传播给人际交互带来诸多便利,但也面临着应该如何沟通、传递什么以及如何传递的责任伦理。媒介伦理的目标就是要在社会公共群体中形成真、善、美的价值氛围,承担起传承人类文明的伦理义务。媒介伦理责任的价值定位就是媒介人守住自我的道德良心,按照应有的道德规则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但当代媒介传播依然存在价值虚假性、价值夸张以及媒介资本操控下的价值异化与娱乐泛化等伦理失范行为。对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媒介实践中的主导地位,同时注重加强媒介人的道德涵养。
- 辛利利徐椿梁
- 关键词:媒介传播责任伦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文物的当代社会美育效能——以大同云冈佛小伴文创为例
- 2025年
- 《黑神话·悟空》火爆的热度把山西文旅推向新的发展高度,公众对于山西文物与传统文化的热情再度被点燃。文创产品作为文物的现代的衍生与转化成果,既传承了文物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底蕴,又象征着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推动着文化的传播及群体认同感的建立,有着极强的社会美育价值。以大同云冈文创产品“佛小伴”为例,深入分析当代文物产生新的美育价值的原因,探究文创产品与社会美育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出在新时代,应着力建设系统化文物美育资源体系,持续借助数字化赋能、秉承多元协同发展原则,共同推动我国当代文物美育事业迈向新高度。
- 常晓君张冰融
- 关键词:文物社会美育文化符号
- 廉洁自律:当代社会个体积极养老之基
- 2025年
- 积极养老是一种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行为模式,它倡导个体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廉洁自律与积极养老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个体尤其是担任公职的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坚守廉洁自律的原则,是决定他们能否避免“五九”现象的陷阱而实现“平安着陆”并安享晚年的重要因素。应通过加强教育和制度建设,引导个体自觉保持廉洁自律,同时,应激励个体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积极养老的理念,有效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
- 戴天娇
- 关键词:廉洁自律反腐倡廉
- 当代社会语境下皖江陶瓷传承中的困境研究
- 2025年
- 皖江陶瓷指的是在长江流域中安徽沿江地区所涌现的众多窑口所生产的瓷器,种类繁多且艺术价值显著,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远远超出了瓷器本身的实际功能。通过对皖江流域陶瓷文化发展的脉络进行研究,从历史和当代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梳理皖江陶瓷得以流传的原因,从时代变迁、原料品质方面探讨皖江陶瓷衰败的原因。从传承内涵的缺失、技艺传承的危机以及生态环境的断层方面进一步揭示皖江陶瓷在当代传承中遇到的困境,进而为皖江陶瓷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 周薇
- 关键词:皖江流域陶瓷可持续发展
相关作者
- 佘双好

- 作品数:258被引量:2,584H指数:25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青少年 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
- 陈泽环

- 作品数:141被引量:24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施韦泽 道德生活 伦理学 经济伦理学 伦理
- 韩巍

- 作品数:7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当代社会 思潮影响 社会比较 当代社会思潮 网络
- 姚君喜

- 作品数:67被引量:60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文化认同 当代社会 大众传播 西部贫困地区
- 尤洋

- 作品数:46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社会认识论 认识论研究 当代社会 知识 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