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62篇“ 微生物变化“的相关文章
- “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前后环境微生物变化分析
- 2025年
- 微生物病害是出水木质古船面临的主要病害之一。其中,古船所处水/土环境中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或对古船产生直接危害,或通过改变古船所处环境进而影响文物安全,同时环境的改变也会反作用于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代谢特征。因此,环境和微生物构成相互影响的动态体系,系统、深入地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时发现风险甚至预测风险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是出水木质古船保护的重要方向。本研究采用环境监测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前后的环境特征因子、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潜在病害微生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前后,水环境因子的变化幅度较大,水体微生物丰富度与多样性明显下降,尤其细菌丰富度大幅下降;沉积物环境因子的变化幅度比水环境因子的变化幅度小,同时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变化较小。沉积物和水环境中可参与降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的潜在病害微生物主要为芽孢杆菌(Bacillus)、曲霉菌(Aspergillus)和枝孢霉菌(Cladosporium)。此外,沉积物中存在比例较高的硫酸盐还原菌须引起关注。本研究初步建立了“长江口二号”古船环境因子-病害微生物监测评估方法体系,为后续通过科学化、系统化地积累基础数据进而采用统计分析和模型模拟手段评估甚至预测“长江口二号”古船的环境微生物风险状况奠定了基础。
- 周新光张赛伟黄河钱晓雍高宇赵叶飞
- 关键词:环境因子微生物分析
- 不同年限烤烟连作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探究烤烟连作障碍的关键影响因素及规律,对汉中地区种植5种不同年份处理:连作0 a(CK)、连作2 a(T1)、连作4 a(T2)、连作6 a(T3)和连作8 a(T4)的烤烟土壤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的分析。结果显示:烤烟土壤有机质、土壤pH和总碳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T4处理相比于CK处理,土壤有机质、土壤pH和总碳含量分别减少8.34%、25.39%和25.20%;土壤中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及丰富度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细菌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厚壁菌门;真菌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毛霉菌门,相比于CK处理,T3处理下微生物相对丰度变化较大,其中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担子菌门变化幅度分别为4.04%、6.24%和28.86%。结果表明,连作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和全碳含量,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 郑梅迎刘福童郑邦玺黄治宏徐画晴张雅楠何文勤姚峰任天宝
- 关键词:烤烟连作障碍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微生物群落
- 鮰鱼不同部位肌肉冷藏期间品质及微生物变化规律
- 本研究分析了鮰鱼头、腩、腹、背和尾部在冷藏期间品质、菌群变化规律及腐败机制。首先,测定鮰鱼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感官特性及理化指标,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菌群结构,其次,利用离心损失、低场核磁共振(LFNMR)和HE染色对...
- 李旺王缤晨江竤宇宫浩楠张素芳
- 关键词:水分变化微生物变化
- 一种陈皮陈化过程中微生物变化检测仪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陈皮陈化过程中微生物变化检测仪器,涉及微生物检测器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基座上端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调节筒,调节筒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一放置盘,基座上端部固定安装有弧形限位条,弧形限位条与调节筒之间放置有废液储液...
- 黄瑞球黄东亮崔健辉阮耀堂
- 呼伦贝尔羊不同生长阶段瘤胃微生物变化与羊肉膻味相关微生物分析被引量:3
- 2024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呼伦贝尔羊的瘤胃微生物变化及与羊肉膻味相关微生物分析。本试验选取体况良好、初生体重[(3.63±0.46)kg]近似的新生呼伦贝尔羊32只,按照生长阶段(新生期、断奶期、育肥中期、育肥后期)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只(公母各占1/2)。试验采集瘤胃食糜进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测定,同时应用16s rDNA测序分析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1)随羊的日龄增长,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升高(P<0.05),瘤胃发酵趋向于生成摩尔占比更多的丙酸或丁酸。2)α多样性结果显示,瘤胃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随羊的日龄增长而增加,在断奶期的增加最明显。β多样性结果显示,不同生长阶段的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著不同(P<0.05)。3)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随羊的日龄增长而显著降低(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在断奶期显著高于新生期(P<0.05)。在属水平上,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相对丰度随羊的日龄增长而显著降低(P<0.05);而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和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相对丰度却随羊的日龄增长而显著升高(P<0.05)。4)标志性差异菌种相对丰度与膻味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聚类分为2类,解肝素拟杆菌(Bacteroides heparinolyticus)、普雷沃氏菌属sp002298815(Prevotella sp002298815)等11个菌种相对丰度与膻味脂肪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r<-0.5);栖瘤胃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ruminicola)及多酸光岗菌(Mitsuokella multacida)等4个菌种相对丰度与膻味脂肪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r>0.5)。综上所述,呼伦贝尔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微生物群落呈发育性变化,且其变化可能会影响皮下脂肪组织中膻味脂肪酸的沉积。
- 赵烨嬋欧慧敏谭支良焦金真
- 关键词:不同生长阶段瘤胃
- 口腔微生物变化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2024年
- 口腔作为人体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开端,是连接人体与外界环境的重要通道,口腔湿润、温暖、富含营养的环境使其成为细菌粘附和增殖的理想场所,超过700多种微生物定植在人类口腔中,组成人体最重要、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之一。口腔微生物也是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MP)五大研究重点之一(口腔、鼻腔、阴道、肠道、皮肤)。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口腔微生物与口腔及全身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口腔微生物稳态平衡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会影响这种平衡.
- 郭景芳雷文龙
- 关键词:口腔微生物细菌粘附测序技术全身疾病
- 肠道菌群结构及肺部微生物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结构及肺部微生物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80例AECOPD患者作为急性加重组,同期80例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作为稳定组,对比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及肺部微生物情况。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及肺部微生物变化与AECOPD的关系,并采用CAT问卷评价80例AECOPD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三个亚组,即轻度组(CAT为0~10分,n=23)、中度组(CAT为11~20分,n=37)及重度组(CAT为21~40分,n=20)。对比三组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及肺部微生物变化,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及肺部微生物变化与AECO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加重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比值(B/E)明显低于稳定组,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数量明显高于稳定组(P<0.05);急性加重组共检出95株微生物,稳定组共检出13株微生物,急性加重组微生物检出数量明显高于稳定组,但两组肺部微生物类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加重组患者革兰阴性菌检出率明显高于真菌检出率与革兰阳性菌检出率(P<0.05);以急性加重作为因变量(急性加重=1,稳定=0)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B/E值、革兰阴性菌感染为AECOP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不同疾病严重程度AECOPD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B/E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AECOPD患者95株微生物中,轻度组检出21株,中度组检出31株,重度组检出43株,不同疾病严重程度AECOPD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B/E值与AECOPD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大肠杆菌、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AECOPD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肠道菌群结构对COPD患者病情急性加�
- 钟凌熊健沈菁
- 关键词:肠道菌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鲍曼不动杆菌
- 人工种植牙相关口腔微生物变化与围手术期护理
- 2024年
- 种植术区的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是导致种植体早期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口腔微生物一方面可以随着唾液等迁移至种植术区,引起局部感染;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创口入侵循环系统,引起短暂的菌血症,严重者甚至可以出现心内膜炎等全身性病变。口腔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而种植手术绝大部分在门诊完成,如何降低种植术区病原微生物至关重要。尽管难以达到无菌状态,种植手术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和适当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同时,通过分析微生物学,针对性选择抗生素、完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提高种植体的成功率。
- 吴菲何琳翟孝庭何正江青松
- 关键词:口腔种植术护理围手术期
- 梯度升温发酵工艺对不同盐分稀态发酵酱油微生物变化和风味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本文以12%和18%(w/v)两种盐分浓度的稀态发酵酱醪为研究对象,探究梯度升温(15℃-20℃-25℃-30℃)工艺对发酵酱醪微生物计数和风味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梯度升温工艺的低盐分酱醪样品(TC12)的酵母计数在发酵到期时比恒温(30℃)对照组(C12)要高1.0 log CFU/g左右,这表明酵母在梯度升温工艺中维持生长代谢时间较长。这或与发酵前期较低的温度限制了酵母过快的繁殖有关。其中,TC12的发酵到期原油的氨基酸态氮高达1.14 g/100 g,达到我国规定的特级酿造酱油标准。同时,TC12中的鲜味(19.03 g/L)和甜味氨基酸(19.32 g/L)含量较高,共占氨基酸总量约60%,呈现较好的鲜甜滋味。挥发性物质检测数据显示,TC12中的乙醇、苯乙酸乙酯、棕榈酸乙酯、3-甲硫基丙醛和苯甲醛等含量较高,样品整体呈现“水果甜香和酯香”。另一方面,高盐组梯度升温样品(TC18)则测得更多的愈创木酚和甲基麦芽酚,呈现“烟熏香和酱香”。感官鉴评数据显示,低盐分梯度升温发酵样品TC12相比恒温发酵组C12具有更高的香气和滋味得分,综合口感更优。综上所述,梯度升温工艺有利于限制低盐分(12%)发酵酱醪中酵母在前期的过快生长,保持其在发酵后期的活性细胞计数,使其能持续发酵生成更多风味物质,提升低盐发酵原油的整体风味。
- 李心智刘希徐新玉周其洋吴昌正童星欧仕益
- 关键词:氨基酸态氮挥发性风味物质
- 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患儿咽部微生物变化特征
- 2024年
- 目的:通过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OSA)患儿咽部微生物特征改变,从微生物学的角度探索OSA可能的发病机制,为临床预防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随机抽取符合OSA诊断的患儿20例作为OSA组,不符合OSA诊断的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儿的咽拭子,采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2组咽部微生物组成差异。结果:α-多样性比较提示OSA组的Chao1和Observe-Otus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2组的β-多样性比较有明显差异及聚类现象。生物组成分析提示,与对照组比较,OSA组变形菌门(嗜血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厚壁菌门(韦氏球菌属)以及拟杆菌门(普雷沃氏菌属-7及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下降。结论:OSA患儿咽部微生物组成丰富度明显降低且菌种组成比例明显发生改变,这一改变为儿童OSA发病机制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
- 朱苏徽滕支盼
- 关键词:微生物睡眠呼吸暂停咽部儿童
相关作者
- 葛庆联

- 作品数:256被引量:757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 研究主题:鸡蛋 线粒体DNA 试剂盒 蛋品质 蛋鸡
- 李佳

- 作品数:177被引量:58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南瓜多糖 报警功能 南瓜 理化特性 中式香肠
- 孙宝忠

- 作品数:365被引量:1,598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研究主题:牛肉 牦牛肉 牦牛 肉品质 嫩度
- 张小燕

- 作品数:191被引量:49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 研究主题:鸡蛋 试剂盒 PCR引物 性别鉴定 弯曲菌
- 孔保华

- 作品数:981被引量:5,029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 研究主题:肉制品 肌原纤维蛋白 冷却肉 风干肠 凝胶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