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6篇“ 心导管术“的相关文章
- 肺血管病右心导管术操作指南被引量:8
- 2022年
- 肺血管病是肺动脉、肺静脉及肺毛细血管结构和(或)功能异常的肺循环疾病总称,严重者可发展为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甚至导致死亡。右心导管术是一种将心导管经外周静脉送入右心系统测定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参数的介入技术,广泛应用于肺血管病的诊断、风险评估及治疗效果监测。为更好地指导我国医师的临床实践,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肺动脉高压专科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右心与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基于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国际研究成果,结合国内临床实践经验,制订了《肺血管病右心导管术操作指南》。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肺动脉高压专科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右心与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柳志红罗勤熊长明
- 关键词:右心导管术肺血管病肺动脉高压
- 儿童心导管术血管穿刺相关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心导管术血管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1488例行心导管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74例(5.0%)患儿在心导管术后出现血管穿刺相关并发症,其中男39例、女35例,中位年龄60.0(25.0~108.0)月;包括穿刺处血肿64例、股动静脉瘘5例、假性动脉瘤3例、血栓2例。与无并发症组相比,并发症组的年龄和体质量较大,身长(高)较高,穿刺血管为动脉、术前抗凝、使用大导管鞘以及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接受心导管术后血管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术前接受抗凝治疗、术中穿刺动脉血管、置入大导管鞘以及既往接受先心病手术患儿更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 吴怡蓓张志芳
- 关键词:心导管术血管穿刺并发症儿童
- 影像学检查与心导管术在川崎病心血管后遗症诊断、治疗及长期管理中的应用进展——2020年日本循环学会联合日本心脏外科学会《川崎病心血管后遗症诊断和处理指南》解读被引量:5
- 2021年
- 2020年日本循环学会联合日本心脏外科学会共同发布了《川崎病心血管后遗症诊断和处理指南》,进一步完善了影像学检查及心导管术在川崎病,尤其是心血管后遗症诊断、治疗及随访中的应用指征,更加规范了川崎病在学校阶段、青少年/青年期、成年期3个不同阶段的长期管理方案。现重点解读《川崎病心血管后遗症诊断和处理指南》中关于影像学检查与心导管术在川崎病心血管后遗症诊断、治疗及长期管理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使国内医务人员了解其最新研究成果。
- 陈婷婷杨艳峰柳颐龄石坤卢亚亨郭永宏李焰王献民
- 关键词:川崎病心导管术影像学
-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儿全身麻醉下右心导管术中及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儿全身麻醉下右心导管术中及术后发生不良事件风险及肺动脉高压危象(PHC)的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右心导管术的67例IPAH患儿(其中6例接受2次右心导管术,共73例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及术后是否发生PHC,分为PHC组(15例,15例次)和非PHC组(52例,58例次)。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术前超声心动图指标、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相关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PHC患儿与非PHC患儿随访期间生存率。结果PHC组PAH相关基因突变、晕厥史比例均高于非PHC组[91.7%(11/12)比48.5%(16/33)、53.3%(8/15)比22.4%(13/58)];PHC组术前右心室内径/左心室内径比值、三尖瓣反流峰值流速均高于非PHC组[(1.08±0.38)比(0.70±0.28)、(4.6±0.7)m/s比(4.1±0.8)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HC组术中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右心房压力、肺血管阻力指数均高于非PHC组,心脏指数、急性血管反应试验阳性比例均低于非P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PHC组中,PHC发生于麻醉诱导期间4例次、右心导管操作期间8例次、肺动脉造影后2例次、术后病房治疗期间1例次,4例次予心脏按压,1例患儿术后76 h死亡。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截至随访36个月,PHC患儿生存率低于非PHC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12.955,P<0.001)。结论IPAH患儿基础病情重,全身麻醉下右心导管术PHC发生风险高,PHC发作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进展快,需及时辨别PHC并积极治疗。
- 王嵘李强强张陈崔博群马骏顾虹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全身麻醉
- 心导管术的ICD-9-CM-3编码探讨及案例分析
- 2020年
- 心导管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术前诊断及介入治疗、经静脉人工心脏起搏及冠状动脉造影中,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操作,准确分类后再进行ICD编码能准确、全面的反映实际的手术过程及手术水平。本文结合相关临床知识和手术实例,分析不同临床应用下心导管术的编码规则,旨在帮助编码员理清心导管术编码思路,确保心导管术能被准确分类,实现精准编码。
- 秦娅玲宋萍
- 关键词:ICD-9-CM-3心导管术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编码
- 介入性心导管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介入性心导管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40例接受介入性心导管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编码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X线曝光时间、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性心导管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效果可靠,在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优化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效果理想。
- 马赟赟张爱华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性心导管术小儿
- 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对治疗性心导管术患儿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 目的:上呼吸道感染(URI)能明显增加心内直视手术患儿的围术期并发症,因此手术常需推迟进行。然而,近期(2周内)合并URI患儿的治疗性心导管术是否需要推迟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近期URI对行择期治疗性心导管术先天性心脏病(...
- 张森
-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全身麻醉心导管术
- 文献传递
- 近期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治疗性心导管术的安全性评估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近期(2周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I)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行择期治疗性心导管术的安全性,为临床麻醉管理提供指导。方法·纳入1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分级II^III级、行择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治疗性心导管术CHD患儿,年龄3个月~15岁。根据患儿近期URI病史,分为URI组和非URI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围术期呼吸相关不良事件(perioperative respiratory adverse events,PRAEs)[即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呼吸暂停≥15 s、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 O2)<95%(≥10 s)、咳嗽、舌后坠]及术后24 h内多痰、发热、兴奋烦躁、呕吐的发生率差异。结果·与非URI组相比,近期合并URI显著增加患儿PRAEs的总体发生率(发生其中任何1种)(P=0.001),其中Sp O2<95%(P=0.014)和咳嗽(P=0.000)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在URI组患儿中,年龄≤3岁的患儿PRAEs总体并发症(P=0.003)、Sp O2<95%(P=0.018)及咳嗽(P=0.027)的发生率显著高于4~15岁患儿。与非URI组相比,近期合并URI显著增加患儿术后多痰的发生率(P=0.002)。结论·近期合并URI能够显著增加行择期治疗性心导管术CHD患儿围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时间较短、容易被处理,患儿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 张森蔡美华贺盼张瑞冬黄悦郑吉建
-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
- 介入性心导管术血管并发症及其预防护理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在介入心导管术后加强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和预后改善的效果。方法:特地选取我院接拟行心导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42例为对照组,42例为观察组;手术治疗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方案为综合护理,以患者的满意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等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护理方案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早期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能够加快患者疾病的恢复速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 唐丽陈建李丽
- 关键词:心导管介入治疗血管并发症预防护理
- 心理护理在介入性心导管术中的应用效果
- 2017年
-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在介入性心导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介入性心导管手术的患者200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的心理护理的实验组。对两组的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手术的成功率(87.8%)小于实验组(98.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6.8%)大于实验组(1.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发生介入性心导管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的情绪,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唐红
- 关键词:心理护理介入性心导管术
相关作者
- 周爱卿

- 作品数:166被引量:1,28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介入治疗 小儿
- 秦永文

- 作品数:919被引量:3,655H指数:25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室间隔缺损 封堵器 冠心病 导管 高血压
- 周胜华

- 作品数:486被引量:1,896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患者
- 高伟

- 作品数:131被引量:68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研究主题:儿童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单心室
- 黄岚

- 作品数:1,065被引量:2,522H指数:21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内皮祖细胞 内皮细胞 损伤血管 冠心病患者 血管平滑肌细胞